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ISSN 1001-9332 CN 21-1253/Q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23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12-07-18
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目录
2012, 23(07): 0.
摘要
(
1128
)
PDF
(519KB) (
433
)
研究报告
华北地区油松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CO
2
浓度升高的响应——基于BIOME-BGC模型和树木年轮的模拟
彭俊杰1,2,何兴元1,陈振举1**,崔明星1,2,张先亮1,2,周长虹3
2012, 23(07): 1733-1742.
摘要
(
1868
)
PDF
(1442KB) (
748
)
应用BIOME-BGC模型和树木年轮数据模拟1952—2008年华北地区典型油松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动态,探究了树木径向生长和NPP对区域气候变暖的响应以及未来气候情景下油松林生态系统NPP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52—2008年,研究区油松林生态系统NPP波动于244.12~645.31 g C·m
-2
·a
-1
,平均值为418.6 g C·m
-2
·a
-1
.5—6月的平均温度和上年8月至当年7月的降水是限制该地区油松径向生长和油松林生态系统NPP的主要因子.研究期间,随着区域暖干化趋势的加强,树木径向生长和生态系统NPP均呈下降趋势.未来气候情景下,NPP对温度和降水的单独和复合变化的响应为正向.CO
2
浓度升高有利于油松林生态系统NPP的增加,CO
2
的施肥效应使NPP增加16.1%.在生态系统和区域水平,树木年轮是一种理想的指示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代用资料,可以检验和校正包括BIOME-BGC模型在内的各种生态系统过程模型.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与闪电的关系
雷小丽1,2,周广胜1**,贾丙瑞1,李帅3
2012, 23(07): 1743-1750.
摘要
(
1686
)
PDF
(867KB) (
479
)
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林火,特别是雷击火有增多的趋势.本文对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1966—2007年的林火数据及相应的闪电和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966—2007年,该地区雷击火的次数及其过火面积都呈显著增加趋势.影响雷击火的气象条件与研究时间尺度有关,年尺度的雷击火与降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489;月尺度的雷击火则与气温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18.雷击火与闪电的关系也与时间尺度有关,年尺度的雷击火与闪电关系不明显,受降水影响较大;月尺度的雷击火与闪电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受降水的影响;日尺度的雷击火在降水量>5 mm时与闪电关系不明显,但当降水量<5 mm时,雷击火与闪电次数呈正相关.据此,发展了基于闪电定位仪数据的火险指数算法以及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雷击火预报模型.经2005—2007年雷击火验证,该模型的预报准确率>80%.
广州地区荷木夜间树干液流补水的影响因子及其对蒸腾的贡献
周翠鸣1,赵平1**,倪广艳1,王权2,曾小平1,朱丽薇1,蔡锡安1
2012, 23(07): 1751-1757.
摘要
(
1681
)
PDF
(762KB) (
351
)
明确树木夜间水分补充现象有助于提高总蒸腾量和冠层气孔导度估算的精确度,进一步认识冠层蒸腾与树干液流之间存在的时滞关系.本研究采用热消散探针法测定了广州地区的荷木树干液流密度,同步监测了主要的环境因子,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了树干夜间液流的水分补充现象.结果表明:与白天相比,荷木夜间液流密度较小,旱季变化幅度比湿季大;夜间水分补充的时间段主要在前半夜(18:00—22:00);年内各季节夜间水分补充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偏相关关系不显著,但与胸径、树高、冠幅、树干生物量、冠层生物量的回归曲线拟合很好,表明树形特征和生物量能更好地解释夜间补水的变化;各季节夜间水分补充量对总蒸腾量的贡献有显著差异,旱季明显高于湿季.
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和林隙内位置对小气候的影响
冯静,段文标**,陈立新
2012, 23(07): 1758-1766.
摘要
(
1826
)
PDF
(874KB) (
514
)
在阔叶红松混交林的大、中、小林隙的中心和通过林隙中心的南、北、东、西冠空隙边缘共5个观测点安装HOBO自动气象站,测定2010年6—9月的气温、相对湿度、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以及林隙中心的总辐射和降水量,并在郁闭林分和空旷地设对照,分析了不同大小林隙之间以及林隙中心与林隙边缘之间小气候的差异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比较了晴天和阴天对林隙小气候因子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PFD依照大林隙、中林隙和小林隙的次序依次降低;对于同一林隙,林隙中心的PPFD大于边缘处;林隙中心的月均气温和月均总辐射均为7月>6月>8月>9月,并按照空旷地、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和郁闭林分的次序依次递减;月均相对湿度为8月>7月>9月>6月,并按照郁闭林分、小林隙、中林隙、大林隙和空旷地的次序依次递减;不同大小林隙和空旷地观测期间降水总量和各月降水量基本上按照空旷地、大林隙、中林隙和小林隙的次序依次减少.晴天,大林隙PPFD、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大于小林隙,阴天则相反.
栓皮栎人工林冠层温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微气象因子的关系
魏丹丹1,张劲松1**,孟平1,郑宁1,李春友2,任迎丰3
2012, 23(07): 1767-1773.
摘要
(
1610
)
PDF
(603KB) (
345
)
基于2011年栓皮栎主要生长季(5—8月)的冠层温度数据及同步观测得到的冠层微气象资料,分析了典型晴天和阴天条件下华北低丘山地栓皮栎人工林冠层温度(
T
c
)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微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晴天日9:00—16:00,栓皮栎人工林林冠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
T
c
比空气温度(
T
a
)平均高3.55 ℃;阴天日
T
c
的变化较晴天条件下平缓;
T
c
与
T
a
、净辐射(
R
n
)、相对湿度、风速等冠层微气象要素的复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其复相关系数为0.825;影响
T
c
的主要气象因子是
T
a
和
R
n
,二者对
T
c
的影响程度与天气状况有关.
辽西不同针叶被害率的油松冠层光谱特征
冯锐1**,张玉书1,于文颖1,武晋雯1,王培娟2,纪瑞鹏1,车宇胜3,朱永宁3
2012, 23(07): 1774-1780.
摘要
(
1420
)
PDF
(715KB) (
284
)
通过对辽宁西部大面积油松冠层反射光谱的测定,分析了不同针叶被害率的油松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健康植被和不同针叶被害率的油松冠层光谱均符合绿色植物的光谱特征,但针叶被害率大于60%的油松冠层的红谷不十分明显;在近红外波段,随着针叶被害率的减少,780~1350 nm波段范围的光谱反射率增大,1450~1800和1950~2350 nm波段范围的光谱反射率下降.随着针叶被害率的增加,红边拐点波长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即出现“蓝移”现象.不同针叶被害率与红边特征参数和多种植被指数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以DVI(1470,860)为参数所建模型能更好地监测油松冠层针叶被害率.
基于植被数量分类的排水疏干影响下若尔盖高原沼泽退化特征
李珂1,杨永兴1**,杨杨2,韩大勇1
2012, 23(07): 1781-1789.
摘要
(
1759
)
PDF
(932KB) (
331
)
2009年,在对若尔盖高原沼泽的生态特征、环境质量考察和排水疏干沼泽样带生态调查的基础上,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将研究区20个典型沼泽样地划分为原始沼泽、长期排水退化沼泽和短期排水退化沼泽3种类型,每类退化沼泽包含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3个退化等级,研究不同程度退化沼泽的植被和土壤退化特征.结果表明: 若尔盖高原沼泽退化主要受排水方式、排水强度和土壤水分梯度的驱动.植物群落退化过程较土壤退化过程变化明显.其中,植物群落水分生态型的结构变化最显著,在长期排水和短期排水的影响下,沼生植物重要值由0.920分别下降至0.183和0.053,中生植物重要值由0.029分别上升至0.613和0.686.土壤对沼泽退化的响应具有滞后性,其理化性质呈一定的变化规律,但差异尚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水分和氮、钾等养分含量是影响若尔盖高原排水疏干退化沼泽植物物种分布的关键因素.
NaCl胁迫对花棒叶片光合特性及游离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燕辉1,彭晓邦2**,薛建杰3
2012, 23(07): 1790-1796.
摘要
(
1683
)
PDF
(793KB) (
369
)
为了解盐胁迫对花棒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花棒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以及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浓度NaCl胁迫下,花棒叶片的光系统Ⅱ通过耗散过剩激发能,避免了光伤害.此时气孔限制是导致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着NaCl胁迫的加剧,叶片的光保护机制不足以避免过氧化引起的伤害,导致光系统Ⅱ受损.200 mmol·L
-1
NaCl处理下,非气孔限制成为抑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NaCl胁迫下,花棒叶片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积累与代谢发生变化.低浓度NaCl胁迫时,叶片中的脯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等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积累;随着NaCl浓度进一步升高,叶片中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减少,脯氨酸的合成与积累增加.
不同光强对入侵种三裂叶豚草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王蕊,孙备,李建东**,王国骄,孙佳楠,王欣若,钟日亭
2012, 23(07): 1797-1802.
摘要
(
1580
)
PDF
(590KB) (
416
)
通过人工遮光,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以及光合特性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遮光条件下,三裂叶豚草的株高、冠宽、单株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生物量比重显著增加,总生物量、单位叶面积生物量和根冠比减小;在全光照条件下,其冠宽和单株叶面积较小,根冠比较大,有利于高温强光下减少水分散失,表现出对不同光强较强的形态和生物量可塑性.遮光使三裂叶豚草叶片的日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
2
浓度上升.正午光照最强时,低遮光处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中遮光和高遮光条件下,其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a/b显著减小,有利于提高三裂叶豚草的光能利用效率,以适应弱光环境.
杂交酸模叶片线粒体交替氧化酶呼吸途径在光破坏防御中的作用
孟祥龙,张立涛,张子山,高辉远**,孟庆伟
2012, 23(07): 1803-1808.
摘要
(
1664
)
PDF
(789KB) (
432
)
以杂交酸模(
Rumex
K-1)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强下线粒体交替氧化酶呼吸途径(AOX途径)对酸模叶片光破坏的防御作用.结果表明: 在200 μmol·m
-2
·s
-1
弱光下,用水杨基羟肟酸抑制AOX途径后,
Rumex
K-1叶片的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合线性电子传递速率以及光合放氧速率均显著下降,非还原性
Q
B
反应中心显著升高,加重了叶片的光抑制,而活性氧清除机制上调,避免了活性氧的过量积累,部分缓解了
Rumex
K-1叶片的光抑制;在800 μmol·m
-2
·s
-1
强光下,AOX途径受抑,导致
Rumex
K-1叶片发生严重的光抑制,而此时活性氧清除机制的上调不足以缓解活性氧过量的积累.无论在强光还是弱光下,AOX途径在
Rumex
K-1叶片的光破坏防御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强光下,AOX途径对叶片的光破坏防御作用是叶绿体内其他光破坏防御途径所不能代替的.
雪被去除对川西高山冷杉林冬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杨玉莲1,吴福忠1,何振华2,徐振锋1,刘洋1,杨万勤1**,谭波1
2012, 23(07): 1809-1816.
摘要
(
1687
)
PDF
(882KB) (
502
)
为了解气候变暖情景下雪被减少对冬季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采用人工遮雪的方法,研究了雪被去除对原始冷杉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雪被去除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以及可培养细菌和真菌数量,但土壤微生物在雪被覆盖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在雪被去除处理下,土壤有机层MBC和MBN在雪被形成初期和雪被融化前期显著降低,而在雪被覆盖期和雪被融化后期显著增加;在雪被形成初期至雪被覆盖期,可培养细菌数量都显著降低,但可培养真菌数量都显著增加.雪被融化后,雪被去除显著降低土壤有机层MBC和可培养真菌数量,显著增加可培养细菌数量,对MBN无显著影响.矿质土壤层MBC、MBN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在雪被去除下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层基本一致,但波动较小.雪被去除还改变了川西高山冷杉林冬季土壤微生物类群比,提高了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的冬季优势.
间作对桑树和谷子生长和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朱文旭,张会慧,许楠,王鹏,王师丹,牟世南,梁明,孙广玉**
2012, 23(07): 1817-1824.
摘要
(
1528
)
PDF
(787KB) (
310
)
以桑树和谷子为研究材料,探讨了大田条件下,桑树-谷子间作对桑树和谷子的干物质生产、土地利用率和光合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谷子间作条件下,间作桑树的株高、地茎、根长和枝条数分别比单作桑树增加了6.0%、13.7%、6.8%和14.8%,且间作桑树的产叶量比单作桑树增加了31.3%;间作谷子与单作比较,其株高和根长的变化不大.桑树-谷子间作增加了土地当量比,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单作、间作桑树和谷子叶片在12:00时均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单作桑树的光合午休现象比间作桑树严重.桑树-谷子间作提高了中午时桑树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增加了桑树光合碳同化能力,抑制了桑树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和最大光化学效率的下降,从而减缓了桑树的“光合午休”现象.桑树谷子间作能明显提高桑树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
桑树-大豆间作对盐碱土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鑫,张会慧,岳冰冰,金微微,许楠,朱文旭,孙广玉**
2012, 23(07): 1825-1831.
摘要
(
2126
)
PDF
(609KB) (
469
)
针对桑树-大豆间作可缓解盐碱土危害的特点,利用Biolog
TM
技术研究了桑树-大豆间作对盐碱土作物根际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征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在桑树-大豆间作下明显高于桑树单作和大豆单作,其中间作大豆的AWCD最高,单作桑树最低.桑树-大豆间作的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指数高于单作,而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在间作和单作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桑树-大豆间作改变了盐碱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主成分分析表明,桑树-大豆间作和单作下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出现分异,主要碳源为糖类、羧酸和聚合物类物质等.盐碱土pH和盐度是制约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间作有效降低了土壤pH和盐度,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提高.
黄淮平原冬小麦不同品种根系生长差异
邱新强.高阳.李新强.黄玲.段爱旺**
2012, 23(07): 1832-1838.
摘要
(
1780
)
PDF
(1078KB) (
314
)
选择黄淮平原地区当前主推品种郑麦9023,以及早期引进品种阿勃和丰产3号为材料,利用微根管技术,研究冬小麦活根长和根直径径级的分布动态,以及以活根长为基础的净生长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直径为0.05~0.25 mm的细根是冬小麦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根直径≤0.5 mm的细根占活根长的98%以上;冬小麦的平均根直径随着生育进程不断变化,其变化范围为0.15~0.22 mm,不同品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活根长与根尖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根尖数是活根长增加的主导因素;返青期到拔节期是冬小麦根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阿勃和丰产3号具有较长时期的根系增长活力,郑麦9023自拔节期以后根直径≥0.1 mm的细根根尖数占总根尖数的比例有所上升,这有利于提高生育后期根系抗性和保证根系活性稳定,以满足籽粒灌浆的需要.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树丽,贺明荣**,代兴龙,周晓虎
2012, 23(07): 1839-1845.
摘要
(
1577
)
PDF
(651KB) (
388
)
在大田条件下,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15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泰农18:每公顷135、270、405万株;山农15: 每公顷172.5、345、517.5万株)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泰农18的根长密度、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均显著增加;在生育后期,山农15的根长密度、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在种植密度为每公顷345万株时最大.泰农18的籽粒产量、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在种植密度为每公顷405万株时最高,山农15在种植密度为每公顷345万株时最高,但与种植密度为每公顷517.5万株的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冬小麦成熟期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态氮在不同土层的积累量均降低.泰农18和山农15种植密度分别为每公顷405万株和345万株时,是兼顾高产和高效利用氮素的适宜种植密度.
大穗型小麦产量形成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
王丽芳,徐宣斌**,王德轩,上官周平
2012, 23(07): 1846-1852.
摘要
(
1595
)
PDF
(457KB) (
383
)
在大田条件下,对8个大穗型小麦新品系和多穗型品种西农979(对照)的产量性状以及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Chl)和叶面积指数(LAI)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单位面积穗数低于对照外,8个新品系的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大穗型小麦新品系2036、2037、2038、2039和2040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8个新品系的平均光合速率(
P
n
)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PSⅡ实际量子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PSⅡ反应中心活性均高于对照;品系2037、2040、2039、2038和2036的Chl比对照分别提高17.5%、19.1%、15.3%、13.9%和7.9%;大穗型小麦品系的LAI明显高于对照,且在生育后期下降缓慢.
育秧箱全量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汝亮1,2,李友宏2,张爱平1,王芳2,赵天成2,陈晨2,洪瑜2,杨正礼1**
2012, 23(07): 1853-1860.
摘要
(
1698
)
PDF
(636KB) (
439
)
采用育秧箱全量施肥技术,通过2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中量控释氮肥(80 kg N·hm
-2
)、高量控释氮肥(120 kg N·hm
-2
)和常规施肥(300 kg N·hm
-2
)处理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高量控释氮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未显著降低.常规施肥处理2年平均氮素利用率为33.2%,中量和高量控释氮肥处理的平均氮素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提高26.2%和20.7%.常规施肥处理田面水的总氮含量在施肥后1~3 d达最大值,中量和高量控释氮肥处理的高峰期为施肥后7~9 d,全生育期内,中量和高量控释氮肥处理田面水的总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常规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的氮素渗漏流失主要在分蘖期,中量和高量控释氮肥处理的氮素渗漏流失后移至分蘖-开花期.各处理硝态氮流失量占总氮流失量的59.7%~64.2%,高量控释氮肥处理的总氮净流失量比常规施肥处理减少51.8%.
植物多糖类复合制剂对大豆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的影响
白文波1,宋吉青1**,国金义2,刘星海1,李际会1
2012, 23(07): 1861-1868.
摘要
(
1603
)
PDF
(767KB) (
416
)
大田栽培条件下,在大豆始花期叶面喷施以植物多糖(P
1
)、植物多糖和5氨基乙酰丙酸(P
2
)以及植物多糖、5-氨基乙酰丙酸和缩节胺(P
3
)为有效成分复配的3种制剂,研究不同植物多糖类复合制剂对大豆叶绿素含量、光合蒸腾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喷施3种制剂35 d内,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增加,且随生育进程下降的趋势有所延缓;喷施P
1
和P
3
使大豆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3.2%和10.3%以上.与对照相比,喷施3种制剂促进了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提高了叶片干物质向荚的分配比例,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17.1%以上;喷施P
1
和P
3
后,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显著增加,喷施P
2
后变化不显著;喷施3种制剂使大豆增产5.9%以上.3种植物多糖类复合制剂可促进大豆叶绿素合成、延缓叶片衰老、改善叶片光合潜能和水分状况,有效调控大豆干物质积累和花后同化物分配,进而实现增产.
温室番茄蒸腾量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及模型模拟
姚勇哲1,李建明1**,张荣2,孙三杰1,陈凯利1
2012, 23(07): 1869-1874.
摘要
(
1722
)
PDF
(501KB) (
418
)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不同灌溉量处理下温室番茄日蒸腾量与单株总叶面积、土壤相对含水量、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等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建立日蒸腾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番茄日蒸腾量与单株总叶面积、土壤相对含水量、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等因子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各因子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土壤水分状况是番茄蒸腾量的主要决策因子,决策系数为27.4%;日最低空气相对湿度是主要限制因子,决策系数为-119.7%;番茄日蒸腾量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回归系数平方值(
R
2
)为0.81,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RE)分别为68.52 g和19.4%.根据通径分析筛选主要影响因子建立的番茄日蒸腾量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温室番茄日蒸腾量.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与适应Ⅰ.降水资源演变特征
隋月1,2,黄晚华1,3,杨晓光1**,李茂松4
2012, 23(07): 1875-1882.
摘要
(
2224
)
PDF
(1234KB) (
484
)
基于中国南方地区15个省(市、自治区)262个气象台站1959—2008年的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季尺度降水量的趋势系数、降水变率、年际及年代际标准化降水距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南方地区降水变化趋势的季节差异较大,大部分地区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多趋势,但西南部分地区略有不同;研究区域春旱发生可能性减小,夏旱、秋旱和冬旱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春旱更易发生在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夏旱和秋旱发生可能性较高的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冬旱发生可能性较高地区由华南地区扩大为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南方地区春季和秋季降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显偏少,夏季和冬季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偏少、20世纪90年代偏多、21世纪以来又偏少.中国南方各区域季节尺度降水量标准距平的年代变化基本一致,研究时段内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
水土流失治理新范式:基于流域过程模拟和情景分析的方法
朱阿兴1,2,陈腊娇1,3**,秦承志1,王平2,刘军志1,3,李润奎3,蔡强国1
2012, 23(07): 1883-1890.
摘要
(
1618
)
PDF
(2413KB) (
524
)
随着土壤侵蚀问题的日益突出,水土流失治理逐渐成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通过在试验小流域实施治理措施并评价其效益是水土流失治理的传统范式,但这种范式存在试验周期长、可重复性差、资金和人工技术投入大、推广性差等局限性,已不能适应当前水土流失治理的需要.近年来兴起的基于流域过程模拟的情景分析方法在定量模拟流域过程对地理变量响应的基础上,通过评价不同治理措施的环境、生态和经济效益,探索能够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该方法能够在无需大范围工程实施和实地观测的情况下对各种治理措施的效益进行评价,花费少,灵活性强,在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决策制定中具有较大优势.本文详细阐述以情景分析方式作为水土流失治理新范式的基本思路,通过实例分析,演示新范式在治理流域水土流失中的应用,并展望新范式在流域治理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拉开档次”法的改进及其在河流生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宋刚福1,2**,沈冰1
2012, 23(07): 1891-1896.
摘要
(
1751
)
PDF
(427KB) (
419
)
针对“拉开档次”法在进行综合评价过程中不能较好反映评价者主观信息的缺点,并考虑到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因素具有多层次、不确定和属性复杂等特点,对”拉开档次”法进行改进,并运用改进的”拉开档次”法对流经北京和天津的北运河上、中、下游各区段进行生态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运河上、中、下游各区段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值分别为0.539、0.521、0.546,生态状况均处于亚健康状态;河流水环境状况对北运河生态系统健康影响程度最大.运用改进后的“拉开档次”法进行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既兼顾了评价者的主观判断,又包含了数据本身的客观信息,评价过程透明,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客观、可靠,可为河流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依据.
基于SPOT-VGT NDVI的陕北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杨延征1,赵鹏祥1**,郝红科1,常鸣1
2012, 23(07): 1897-1903.
摘要
(
1733
)
PDF
(1162KB) (
433
)
利用1998—2010年SPOT-VGT NDVI影像对陕北地区植被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陕北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季相变化明显,月均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月均值的变化幅度在0.14~0.46,NDVI月均值为0.28,其年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植被改善地区集中于陕北中南部,生态环境退化区域集中在长城以北风沙区;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植被变化的重要气候因子,其与NDVI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58;植被改善明显的区域主要位于坡度15°~25°的地区,反映出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起到了巨大作用.
福建罗源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
杜永芬1**,高抒1,于子山2,王丹丹1,冉琦1
2012, 23(07): 1904-1912.
摘要
(
1687
)
PDF
(865KB) (
406
)
根据2009年罗源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 应用Brey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生产量/生物量系数(P/B)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估算.结果表明: 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次级生产力为18.58 g AFDM(无灰干质量)·m
-2
·a
-1
, P/B系数为0.97; 潮间带上部互花米草盐沼区域的年次级生产力(8.97 g AFDM·m
-2
·a
-1
)低于下部光滩区域(28.19 g AFDM·m
-2
·a
-1
).与20世纪80年代末互花米草生长前相比, 潮间带的年次级生产力约增加4倍.栖息在光滩下部区域的凸壳肌蛤对次级生产力的贡献达66.4%.若除去该蛤拓殖因素, 则盐沼区域的次级生产力显著高于光滩区域, 并且25年来次级生产力的变化较小.互花米草加速了细颗粒物质的沉降, 为蛤类拓殖提供了重要条件; 凸壳肌蛤的摄食活动可增加沉积物中叶绿素a含量.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与沉积物中叶绿素a和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盐沼植物对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物理和生物等多种因素
缘管浒苔和浒苔对海水盐度胁迫的生理响应
高兵兵1,郑春芳2,徐军田3,郑青松1**,刘兆普1,翟瑞婷1,蒋和平1
2012, 23(07): 1913-1920.
摘要
(
1830
)
PDF
(1050KB) (
425
)
为探讨大型海藻对盐度的生理响应及其适应机制,以缘管浒苔和浒苔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盐度的稀释或浓缩海水处理10 d对浒苔属植物鲜质量(FM)、相对生长速率(RGR)、相对电导率(REC)、叶绿素含量(Chl)、类胡萝卜素含量(Car)、色素比值(Chl a/Chl b、Chl/Car)、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渗透调节能力(OAA)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200%海水处理均明显促进两浒苔属品种的FM和RGR,缘管浒苔和浒苔分别在100%和50%海水处理下的FM和RGR达到最大值;300%海水处理显著抑制两浒苔生长,缘管浒苔受抑制程度较大;缘管浒苔的生物量仅在50%、100%海水处理下呈现正增长,浒苔生物量在10%、50%、100%、200%海水处理下均呈现正增长.10%海水处理下,两浒苔的Chl、Car、Chl a/Chl b显著上升,且随海水盐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缘管浒苔和浒苔的Chl、Car、Chl a/Chl b分别在100%、50%海水处理下达到最大值.随盐度的增加,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
F
v
/
F
m
)、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
rETR
max
)、光能利用效率(α)和半饱和光强(
I
k
)都显示与Chl相同的变化趋势.10%~300%海水处理下,浒苔属均表现出一定的OAA,缘管浒苔在100%海水处理下,OAA达到最大值,浒苔在50%海水处理下,OAA达到最大值.两浒苔的生长指标除与Chl/Car无明显的相关性,与REC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hl、Car、Chl a/Chl b、
F
v
/
F
m
、Yield、
rETR
max
、α、
I
k
、OAA呈极显著正相关.100%和50%海水处理分别对缘管浒苔和浒苔的生长最适宜,浒苔生长适应盐度的范围比缘管浒苔宽.REC、Chl、Car、Chl a/Chl b、
F
v
/
F
m
、Yield、
rETR
max
、α、
I
k
和OAA均可以作为浒苔属植物生长盐适应性的评价指标.
太湖沉积物微生物生物量及其与碳、氮、磷的相关性
王娜1,徐德琳1,郭璇2,吴筱清1,安树青1**
2012, 23(07): 1921-1926.
摘要
(
1934
)
PDF
(1191KB) (
521
)
对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磷(MB-P),以及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揭示太湖沉积物微生物对太湖沉积物营养盐的响应及反馈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微生物生物量(MB)在湖体沿岸地区大于湖心区,平均值为184.66 mg·kg
-1
,MB-C在西部沿岸区以及竺山湾和梅梁湾区域较高,平均值为127.57 mg·kg
-1
;MB-N在梅梁湾、贡湖部分区域以及靠近梅梁湾和贡湖的湖心区域和东部沿岸区较高,平均值为19.25 mg·kg
-1
;MB-P在东部沿岸区及其附近的湖心区最高,平均值为19.09 mg·kg
-1
;沉积物TOC高值区(≥2.30 g·kg
-1
)主要集中在竺山湾、西部沿岸区、梅梁湾、贡湖地区,平均值为1.59 g·kg
-1
;沉积物TN高值区(≥0.30 g·kg
-1
)主要集中在贡湖、梅梁湾、竺山湾部分地区以及西部沿岸区,平均值为0.21 g·kg
-1
;沉积物TP高值区(≥1.20 g·kg
-1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岸区以及湖心部分区域,平均值为0.55 g·kg
-1
;太湖沉积物TOC/TN在7~19,平均值为8.97,表明太湖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具有明显的双重来源,其中陆源有机质主要集中在西部沿岸区;太湖沉积物MB与沉积物TOC和TN呈显著正相关,与沉积物TP相关性不显著;沉积物MB-C/MB-N与沉积物TOC/TN显著相关.太湖沉积物微生物主要受沉积物TOC、TN影响,且沉积物TOC/TN的变化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
温度对三叶草彩斑蚜种群参数的影响
刘长仲**,杜军利,张廷伟,钱秀娟,陈应武
2012, 23(07): 1927-1932.
摘要
(
1607
)
PDF
(706KB) (
380
)
为了探讨温度对三叶草彩斑蚜种群增长的影响,在实验室研究了15~35 ℃范围内共9个温度下三叶草彩斑蚜的发育、繁殖和生命表.结果表明: 三叶草彩斑蚜种群在35 ℃下不能存活.若虫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显著缩短,在15~32 ℃内为18.33~4.02 d,存活率在40.0%~83.6%,25 ℃下若虫的存活率最高、32 ℃下存活率最低.成蚜的平均寿命在10.64~20.87 d,23 ℃下寿命最长、32 ℃下最短.产蚜〖JP2〗高峰期随温度的上升而提前,除15 ℃为15 d以外,其余温度下均在3~6 d.平均繁殖力和单头最高繁殖力以25 ℃下最高,分别为820和149.0头.平均世代周期随着温度的上升从15 ℃的31.17 d逐渐缩短到32 ℃的10.17 d.净增殖率在25 ℃下最大(68.62),32 ℃下最小(13.96).内禀增长率在0.10~0.30 d
-1
,其中28 ℃下最高、15 ℃下最低.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35 ℃和97.83 d·℃.繁殖力、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与温度的关系均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描述.
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的抗性机制及交互抗性
王圣印1,2,周仙红1,张安盛1,李丽莉1,门兴元1,张思聪1,刘永杰2,于毅1**
2012, 23(07): 1933-1939.
摘要
(
1832
)
PDF
(511KB) (
497
)
为明确西花蓟马对辛硫磷的抗性风险,研究了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对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对辛硫磷的抗性机制.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对辛硫磷与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灭多威存在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对溴虫腈、吡虫啉、甲维盐和多杀菌素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对啶虫脒和阿维菌素不存在交互抗性.酶抑制剂与辛硫磷的增效剂测定结果表明,胡椒基丁醚(PBO)、三丁基三硫磷酸酯(DEF)和磷酸三苯酯(TPP)对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XK)、田间种群(BJ)和敏感种群(S)均起到了显著的增效作用(
P
<0.05),马来酸二乙酯对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和敏感种群增效作用均不显著,但对田间种群增效作用显著(
P
<0.05).生化测定发现:除田间种群西花蓟马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提高不显著外,西花蓟马抗辛硫磷种群和田间种群的细胞色素P
450
含量(2.79和1.48倍)、细胞色素b
5
含量(2.88和1.88倍)及O-脱甲基酶活性(2.60和1.68倍)、羧酸酯酶活性(2.02和1.61倍)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3.10倍)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
P
<0.05);谷胱甘肽-S-转移酶酶活性也有一定程度提高(1.11和1.20倍),但不显著(
P
>0.05).表明其体内解毒代谢酶和靶标酶活性提高是西花蓟马对辛硫磷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间作与施用水杨酸甲酯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空间分布的影响
董洁,刘英杰,王光,刘勇**
2012, 23(07): 1940-1944.
摘要
(
1522
)
PDF
(370KB) (
429
)
研究了小麦油菜间作和田间施用水杨酸甲酯(MeSA)下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小麦-油菜间作和施用MeSA使麦长管蚜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间作和施用MeSA均能降低麦长管蚜的聚集程度,并使之趋于均匀分布,二者同时作用效果更显著.小麦不同生育期天敌种群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与麦长管蚜种群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确立麦长管蚜及其天敌的田间调查抽样方法和预测预报等提供依据.
发酵牛粪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曾祥伟1,王霞2,郭立月1,战丽杰1,博文静3,李占1,吴光磊1,蒋高明1,3**
2012, 23(07): 1945-1951.
摘要
(
2854
)
PDF
(813KB) (
336
)
为寻找大型养殖场牛粪资源化与产业化利用途径,本文探讨了杂食性黄粉虫转化与利用牛粪的可行性.将牛粪和黄粉虫常规饲料(65%麦麸、30%玉米面、5%豆粕)按梯度比例混合后,用有益微生物菌群(EM)发酵,筛选出FD
1
、FD
2
(牛粪含量分别为60%、80%)两组发酵饲料作为处理,以常规饲料为对照(CK)进行黄粉虫幼虫饲养试验,研究不同发酵料对黄粉虫幼虫生长曲线、死亡率、化蛹率、抗氧化系统等的影响,评价黄粉虫幼虫对发酵牛粪饲料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虽然FD
1
处理黄粉虫幼虫生长周期延长了20 d,死亡率有所上升,但黄粉虫幼虫单体取食总量增加49%(P<0.01),末龄幼虫单体质量增加28%(
P
<0.01),粗脂肪含量提高26%(
P
<0.05),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比CK高32%(
P
<0.05),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强,对发酵饲料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而FD
2
处理各项指标均比CK差,表现出较低的适应性.表明在FD
1
处理条件下,可利用黄粉虫3龄幼虫对牛粪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和防御信号物质对斜纹夜蛾解毒酶的影响
吴国昭1,2,3,胡林1,2,3,叶茂1,2,3,王瑞龙1,2,3,朱克岩4,曾任森1,2,3**,蔡文5
2012, 23(07): 1952-1958.
摘要
(
1744
)
PDF
(461KB) (
462
)
在昆虫与植物漫长的相互作用中,植物合成多种抗虫物质并采用防御信号转导系统抵御昆虫,昆虫也具有多种解毒酶系统保护其免受植物毒素的毒害.本文研究了人工添加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植物防御信号物质对斜纹夜蛾幼虫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持续6代自幼虫2龄或3龄开始喂养含有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人工饲料,其5龄幼虫中肠和脂肪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显著升高,2、3龄处理的继代幼虫中肠和脂肪体内羧酸酯酶活性均在第二代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2.06、2.40倍和1.96、2.70倍;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则分别于第4、2代达到最大值,分别为对照的7.03、11.58倍和5.71、3.60倍,并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预先接触外源信号物质茉莉酸甲酯、水杨酸甲酯48 h和添加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均可使斜纹夜蛾幼虫中肠、脂肪体内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显著升高,且预先接触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甲酯48 h可减缓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幼虫中肠和脂肪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作用效果.
种群密度和培养体积对发头裸腹溞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陈丽娜,李玉颖,邓道贵**,金显文,葛茜,王少琴
2012, 23(07): 1959-1964.
摘要
(
1544
)
PDF
(493KB) (
310
)
研究了不同培养密度(D
1
=100 ind·L
-1
, D
2
=150 ind·L
-1
, D
3
=300 ind·L
-1
)和培养体积(V
1
=50 mL,V
2
=100 mL,V
3
=400 mL)对发头裸腹溞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密度下,发头裸腹溞首次怀卵体长、雌体第一窝幼溞数和后代总数均随着培养体积的增大而减少,而雌体所产后代的性比(雄体∶雌体)随着培养体积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培养体积下,雌体产出后代总数随着培养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雌体最大首次怀卵体长(0.95±0.10 mm)和最大后代总数(171.3±19.8 ind)均出现在D
1
V
1
组合,最大性比(0.54±0.05)出现在D
3
V
2
组合.培养密度和培养体积及其协同作用对发头裸腹溞雌体后代总数、后代性比均具有显著影响(
P
<0.001).
不同营养状态下方斑东风螺的镉生物积累及毒性
薛明1,2,柯才焕2**
2012, 23(07): 1965-1972.
摘要
(
1653
)
PDF
(697KB) (
539
)
采用室内模拟方式,研究了方斑东风螺在饥饿及摄食饵料分别为贻贝和沙蚕3种情况下暴露于水体镉(Cd
2+
, 50 μg·L
-1
)10周后的存活、生长、螺体Cd蓄积及有关毒性效应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饥饿与同时水体Cd暴露降低了方斑东风螺的成活率,且螺体糖原被最大程度动用,摄食有助于螺体抵抗Cd毒性;方斑东风螺肝胰脏DNA受损伤后在摄食状态下随时间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自我修复能力,但长期禁食使螺的DNA完整性降低且不能恢复;饥饿引起方斑东风螺体组织萎缩,并导致Cd蓄积与金属硫蛋白(MT)含量升高,摄食螺因体质量增加的稀释作用而具有较低的Cd蓄积与MT含量;摄食贻贝的方斑东风螺较摄食沙蚕有更快的生长率和更低的Cd浓度.表明饥饿加剧了Cd对方斑东风螺的毒性;不同饵料对方斑东风螺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并间接影响螺体Cd蓄积、MT诱导和糖原消耗.应用方斑东风螺等海洋腹足类作为环境监测指示种时应考虑栖息地食物丰度和饵料类型等的影响.方斑东风螺高密度工厂化养殖中应注意合理投饵并定期监测海水Cd浓度.
镍胁迫下安氏伪镖水蚤SSH文库的构建及铁蛋白cDNA的克隆与差异表达
蒋洁兰,王桂忠**,吴荔生,李少菁
2012, 23(07): 1973-1978.
摘要
(
1826
)
PDF
(2294KB) (
465
)
为探讨镍胁迫下桡足类的分子响应机制,以安氏伪镖水蚤为研究对象,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了镍胁迫下安氏伪镖水蚤SSH cDNA文库,并随机挑取生长菌落140个克隆子,进行菌液PCR鉴定,计算文库重组率为98.6%,文库容量为1.12×10
6
cfu.将重组子测序,经BLAST一致性搜索比对分析发现,有一重组片段含有铁蛋白保守结构域,该片段大小为859 bp,连续编码170个氨基酸残基,GenBank登录号为JK312601.半定量PCR证实,镍胁迫24 h后,安氏伪镖水蚤中铁蛋白表达显著上调.本文库的成功构建及铁蛋白cDNA片段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镍胁迫下桡足类的分子响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好氧反硝化菌
Defluvibacter lusatiensis
str. DN7的分离鉴定和异养硝化性能
肖继波,江惠霞,褚淑祎**
2012, 23(07): 1979-1984.
摘要
(
1866
)
PDF
(1040KB) (
434
)
从稳定运行处理竹子加工废水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分离得到一株好氧反硝化菌DN7,其72 h NO
3
-
降解率达99.4%.细胞显微镜观察显示,菌株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大小为0.5 μm×1.5 μm,菌落为乳白色.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初步推断该菌株为根瘤菌中的
Defluvibacter lusatiensis
str.碳源、C/N、硝酸盐初始浓度、溶解氧(DO)、pH对DN7反硝化性能影响的结果表明:菌株对柠檬酸钠、葡萄糖等小分子有机物的利用较好;C/N为9时,脱氮率达99.0%;硝酸盐浓度低于138.48 mg·L
-1
情况下,DN7脱氮率在96%以上,且亚硝酸盐浓度均在1.0 mg·L
-1
以下;菌株DN7对DO不敏感,中性偏碱性环境有利于DN7反硝化反应的进行;DN7具有良好的异养硝化性能,72 h铵氮降解率达84.7%.
云南滇池富磷区趋化性细菌的系统多样性
郝玉娥1,杨培香2,陈明会2,舒雪萍2,陈强2,李程1,杨发祥3,莫明和2**
2012, 23(07): 1985-1991.
摘要
(
1814
)
PDF
(2301KB) (
529
)
从云南滇池富磷区100份土样中筛选解磷细菌(PSB),通过组氨酸激酶编码基因(
che
A)筛选趋化性PSB,并通过软琼脂平板法验证其趋化性;利用钼蓝比色法测定PSB对磷酸三钙的溶解能力;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趋化性PSB的系统亲缘关系.结果表明: 分离到的145株PSB的溶磷圈直径在0.5~2 cm,其中37株为趋化性PSB.该37株PSB对供试的4种趋化底物均具有趋化性,而且对磷酸三钙均具有解磷活性.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这37株趋化性PSB分属于10属,共17种细菌,其中假单胞菌属种类最多(5种9株),肠杆菌属次之(3种8株),芽孢杆菌属尽管只分离到1个种(
Bacillus aryabhattai
),但共分离到9个菌株.
综合评述
UV-B辐射增强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柳淑蓉,胡荣桂**,蔡高潮
2012, 23(07): 1992-1998.
摘要
(
2032
)
PDF
(468KB) (
420
)
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之一,紫外射线B(UV-B,波长280~320 nm)辐射增强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UV-B辐射增强主要通过改变植物的光合作用、凋落物分解以及土壤呼吸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的输入和转化输出.其他气候因子(大气CO
2
浓度、温度和水分)可能会促进或减缓UV-B辐射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作用.本文介绍了UV-B辐射增强的背景,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UV-B辐射增强及与其他气候因子交互作用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总结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讨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土壤团聚体固碳的研究方法
陈晓侠1,2,梁爱珍1**,张晓平1
2012, 23(07): 1999-2006.
摘要
(
2067
)
PDF
(510KB) (
637
)
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对维持土壤肥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缓解温室气体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土壤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物理保护是土壤碳固定的重要机制.本文综述了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固定作用,土壤团聚体固碳机制研究的经典方法和现代常规方法,并且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流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曹宇**,颜晶
2012, 23(07): 2007-2014.
摘要
(
1636
)
PDF
(790KB) (
662
)
流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为帮助流域管理者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而研发的智能系统,其模拟结果直接影响流域管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从水量模拟和调配系统、水质监测和评价系统、流域综合管理系统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分析了现存系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简要介绍AQUA-Tool、Elbe-DSS、HD等代表性系统的模型结构和发展现状.模拟结果精确稳定、工作流程简洁、用户可视化程度高是流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重点,优化方案选择模型和三维可视化工具、研发跨流域综合管理系统、提高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是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发酵底物混合厌氧发酵的研究进展
董飞青1,李霞2,卢剑波2**
2012, 23(07): 2015-2025.
摘要
(
1816
)
PDF
(866KB) (
631
)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下,生物能源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沼气发酵作为一种较成熟的生物质能转化方式,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如何提高沼气发酵的效率,使其规模化、产业化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混合厌氧发酵作为一种简单、低成本、高效率的提升厌氧发酵的模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混合厌氧发酵研究的分析,归纳了各类发酵底物特征,主要阐述了动物粪便、污水污泥及工业废弃物等混合厌氧发酵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混合发酵的优势以及影响因素,并展望了混合厌氧发酵研究趋势及应用前景,旨在为混合厌氧发酵的推广及其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嗜热微生物及其降解剩余污泥的机理
杨悦,王云龙**,杨尚源,梁志伟,刘国防,陈英旭
2012, 23(07): 2026-2030.
摘要
(
1583
)
PDF
(368KB) (
487
)
活性污泥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剩余污泥是此过程的副产物,其处理费用约占污水处理系统总成本的25%~60%,处理不当则会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成为目前污泥处理研究的难点之一.利用嗜热微生物降解污泥操作方便、经济性较好且易于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污泥降解中的嗜热微生物、嗜热微生物污泥降解机理以及污泥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嗜热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影响嗜热微生物降解污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嗜热微生物在污泥消化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