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8-04-10
    目录
    目录
    2018, 37(4):  0. 
    摘要 ( 326 )   PDF (493KB) ( 134 )  
    研究报告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冠层结构对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铁军,王霞,刘倍贝
    2018, 37(4):  967-973. 
    摘要 ( 878 )   PDF (494KB) ( 164 )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和CI-110冠层分析仪,测定了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雌雄植株阴阳面不同部位净光合速率(Pn)与冠层结构参数,以揭示南方红豆杉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与冠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的Pn在10:00时最大,为10.58 μmol·m-2·s-1(雌株)和8.21 μmol·m-2·s-1(雄株),在14:00时最小,为1.03μmol·m-2·s-1(雌株)和1.54 μmol·m-2·s-1(雄株);雌雄植株的Pn日变化(t=0.230,P=0.827)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植株Pn的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且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在阳面,南方红豆杉冠层各部位的Pn从大到小依次为,雌株为上外>上内>中内>下外>中外>下内;雄株为中外>下外>上外>上内>中内>下内;在阴面,南方红豆杉冠层各部位的Pn从大到小依次为,雌株为上外>上内>中外>中内>下内>下外;雄株为上外>中外>下外>中内>上内>下内;阴阳面雌株冠层各部位(t=1.233,P=0.272)和雄株冠层各部位(t=1.265,P=0.253)的Pn日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南方红豆杉雌雄植株的Pn与叶面积指数(LAI)呈极显著负相关(r=-0.732,P=0.000),与叶倾角(MTA)(r=0.602,P=0.001)和散辐射透过系数(τd)(r=0.659,P=0.000)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异质性光照生境下克隆整合对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生长的影响
    李晓霞,沈奕德,范志伟,王亚,刘延,黄乔乔
    2018, 37(4):  974-980. 
    摘要 ( 527 )   PDF (590KB) ( 178 )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原产中、南美洲,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目前已广泛侵入中国广东、海南、云南等省区,是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本文以海南重要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为实验材料,通过温室盆栽实验,研究了克隆整合对异质性光照生境下薇甘菊克隆片段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质性光照下,克隆整合显著提高了低光斑块分株的生物量,但同时降低了高光斑块分株的生物量,对克隆片段总体的生物量积累无显著影响,且这一结果不受资源输送方向的影响;克隆整合降低了异质性光照下克隆分株间根冠比的差异,加大了克隆分株间净光合速率的差异,且倾向于提高生长在高光斑块分株的比叶面积;克隆整合虽然并不能促进薇甘菊匍匐茎克隆片段在异质性光照生境下总体的生长,但可以促进低光斑块下分株的生长,因而,克隆整合可促进薇甘菊从开阔生境向低光生境(森林、杂草群落等)的入侵能力,因此,克隆整合特性是薇甘菊对异质性光照环境的重要适应对策之一。
    油茶-鼠茅草复合系统细根空间分布及地下竞争
    丁怡飞,曹永庆,姚小华,吴鹏飞,龚洪恩,傅松玲,张平安
    2018, 37(4):  981-986. 
    摘要 ( 413 )   PDF (661KB) ( 159 )  
    采用田间分层挖掘法和图像扫描分析法,研究油茶-鼠茅草复合系统中油茶与鼠茅草细根生物量及形态空间分布,并用Levins提出的生态位重叠公式计算了油茶与鼠茅草种间的地下竞争指数。结果表明:油茶和鼠茅草细根(≤1 mm)的平均生物量分别是0.52和0.38 mg·cm-3,油茶细根生物量是鼠茅草的1.37倍;在水平方向上,油茶细根生物量整体趋势随着距树干距离增加而下降,而油茶细根的根长密度与比根长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加而升高;鼠茅草的细根生物量整体趋势随着距树干距离增加先升高后下降,根长密度及比根长都分布比较均匀;不同水平距离鼠茅草的根长密度均大于油茶,除距树干90 cm外,油茶细根生物量与竞争指数均大于鼠茅草;在垂直方向上,油茶细根生物量是随着土层加深先升高再下降,根长密度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升高,比根长分布均匀;鼠茅草的细根生物量及根长密度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下降,而比根长则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上升;除0~10 cm土层外,油茶细根生物量与竞争指数均大于鼠茅草。在油茶-鼠茅草复合系统中,油茶根系遭遇鼠茅草根系的竞争,作为生存策略,为了避开这种竞争,最大限度地获取土壤中的资源,其根系产生了各种可塑性反应。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原始林细根生物量、生产力和周转
    刘顺,罗达,杨洪国,史作民,刘千里,张利,康英,马青
    2018, 37(4):  987-993. 
    摘要 ( 440 )   PDF (619KB) ( 174 )  
    原始林在全球碳收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细根在地下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连续土钻法对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原始林0~30 cm土层细根(≤2 mm)生物量及其季节动态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决策矩阵法对细根生产量和周转速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岷江冷杉原始林0~30 cm土层活细根生物量和年生产量分别为286.89 g·m-2和168.94 g·m-2·a-1,平均细根周转速率为0.56 a-1;细根生物量、生产量和死亡量在生长期内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活细根生物量和生产量总体呈现单峰曲线特征,以9月最大;死细根生物量和死细根/活细根生物量在生长期内总体呈“U型”变化趋势,而死亡量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土层深度是影响细根动态的重要因素,活细根生物量、死细根生物量、生产量和周转速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而死细根/活细根生物量略有增加。
    梭沙韭和昌都韭的遗传变异和生态位分化
    钟燕,余岩,谢登峰,谢川,何兴金
    2018, 37(4):  994-1002. 
    摘要 ( 462 )   PDF (1785KB) ( 207 )  
    选取葱属(Allium L.)的两个近缘类群,梭沙韭(Allium forrestii Diels)和昌都韭(A. changduense J. M. Xu.)共16个居群232个个体,基于3个叶绿体基因片段序列(atpI-atpH、trnL-trnF和ndhC-trnV)进行遗传变异和生态位分化研究。野外调查发现,两物种分布间断,生境有明显的差异;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梭沙韭和昌都韭既没有共享单倍型,也不存在明显基因流,支持两个种是独立进化的观点;生态位分析显示,梭沙韭和昌都韭的最适生态位基本重叠,只有温度季节性变化和最冷季平均温度差别较大。推测,剧烈的温度变化和较低的冬季均温以及高度特异性的生境可能是昌都韭与梭沙韭分化的重要原因。
    北京松山油松林林分结构和地形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黄萍,刘艳红
    2018, 37(4):  1003-1009. 
    摘要 ( 483 )   PDF (655KB) ( 158 )  
    以北京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油松林天然更新与地形因子、林分结构的关联,揭示影响松山油松天然更新的因素。结果表明:油松幼苗数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1);油松幼苗数量在不同坡位间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幼苗数量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林分结构中大小树比例与幼苗更新数呈抛物线关系,在大树比例为50%左右达到最低值;林分密度(P<0.05)及草本盖度(P<0.05)与油松幼苗更新显著关联,幼苗更新数量随着林分密度和草本盖度的增加而增加。
    水位对大米草和藨草种内种间关系的影响
    穆亚楠,安树青,智颖飙,张明祥,李红丽
    2018, 37(4):  1010-1017. 
    摘要 ( 428 )   PDF (825KB) ( 136 )  
    以外来克隆植物大米草和本土种藨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控制实验,人工模拟3种水位(基质表面积水5 cm,基质表面微积水0 cm及基质表面下5 cm处微排水)交叉5种定植模式(试验容器内分别为大米草2株、藨草2株、大米草4 株、藨草4株以及两物种各2株混种)的试验,研究水位对外来植物大米草和本土种藨草生长繁殖特性及种内种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位仅对大米草和藨草的根生物量及叶片数具有显著影响,而定植模式对两者的生长繁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大米草种间相对邻里效应指数均显著大于种内相对邻里系数,而藨草的种内和种间相对邻里系数无显著差异;由此推测,水位改变了大米草和藨草的种内种间关系,可以通过适当调节水位以及本土物种的恢复来有效控制大米草在中国海岸带的分布。
    神农架地区次生林主要树种林冠雨的氮磷营养特征
    杨林,王明,王传华
    2018, 37(4):  1018-1025. 
    摘要 ( 448 )   PDF (722KB) ( 164 )  
    林冠水文过程对大气降雨氮磷营养特征的影响,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森林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在神农架地区次生林中选择了8个优势树种,定期收集、测定了林外降雨及各树种穿透雨、树干茎流的氮磷浓度和pH值,分析了该地区的湿氮、磷沉降强度以及种特异性的茎流、穿透雨氮、磷浓度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生长季节的湿氮、湿磷沉降强度分别为11.89 kg N·hm-2·a-1和1.98 kg P·hm-2·a-1,其中,硝酸盐氮占全氮的40.75%,亚硝酸盐氮占15.19%,铵态氮占44.08%;降雨偏酸性,全年pH平均值为5.84;8个树种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氮、磷年均浓度显著高于大气降雨,表现出较强的淋溶作用,同时,各树种林内雨氮、磷特征存在显著的月度差异和种间差异,尤其是原生树种巴山冷杉的硝酸盐氮、铵态氮、总氮及P浓度均较高,而引进树种华山松和阔叶树种的浓度则较低;8个树种的茎流和穿透雨的pH值分别介于5.42~6.82和6.23~6.83,均略高于大气降雨;在种组水平,引进树种的pH值显著低于原生树种,但氮、磷浓度在两组间不显著。因此,该地区次生林演替过程中林分变化对林内雨氮磷营养特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藏北高寒草地植物群落C、N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马百兵,孙建,朱军涛,罗广祥
    2018, 37(4):  1026-1036. 
    摘要 ( 567 )   PDF (1632KB) ( 155 )  
    碳(C)、氮(N)作为植物必需的养分元素,其二者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与生境的关系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反映了植物的生长速率。研究藏北高寒草地58个样点植物C、N化学计量特征及植物C、N含量和C∶N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寒草地植物的C、N耦合关系存在差异,可分为高碳氮比植物(lg(C)/lg(N)=0.926)和低碳氮比植物(lg(C)/(lg(N)=0.105);(2)藏北地区高寒草地植物C含量为382.24 mg·g-1、N含量为17.76 mg·g-1,植物C∶N平均值为22.24,且N的变异系数>C∶N的变异系数>C的变异系数;(3)高碳氮比情况下,主要环境因子对植物碳、氮及碳比氮分布变化的解释量:土壤有机碳(SOC)(48.91%)>土壤全氮(STN)(30.50%)>温度(27.47%)>降水(16.66%);低碳氮比情况下,环境因子对植物碳、氮及碳氮比分布变化的解释变量:降水(18.78%)>经度(16.32%)>干旱指数(14.35%)>植物物种丰富度(12.58%);(4)对于高碳氮比的植物,植物C、N含量随着SO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植物C∶N受环境因素影响不显著;而对于低碳氮比的植物,植物C含量和C∶N值与降雨、经度、干燥度和植物物种丰富度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于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及生态保育与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同基原的中药川贝母生境适宜性分布
    赵文龙,陈红刚,林丽,崔治家,晋玲
    2018, 37(4):  1037-1042. 
    摘要 ( 574 )   PDF (2729KB) ( 217 )  
    利用最大熵模型与GIS技术,结合生态环境数据和中药川贝母4个基原(川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和暗紫贝母)的实际地理分布信息,预测不同基原中药川贝母的生境适宜性空间分布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海拔是影响不同基原中药川贝母生境适宜性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海拔对川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和暗紫贝母生境适宜性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38.8%、44.9%、51.1%和52.6%,川贝母的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海拔1850~4550 m的地区,而其他3个基原的中药川贝母大都适宜生长在海拔28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中药川贝母最适宜生境集中分布在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和云南5省,但不同基原在各省的分布面积和空间格局存在差异,在引种驯化和人工种植时需要对不同基原进行区分。
    基于高山梯度试验的粳稻开花期低温对结实的影响
    马树庆,全虎杰,邓奎才,刘晓航,袭祝香,佟丽媛,柴庆荣,杨军,杨茹,潘长虹,金龙范,杨环宇
    2018, 37(4):  1043-1050. 
    摘要 ( 375 )   PDF (949KB) ( 164 )  
    利用气温随海拔递减特征,在长白山北坡开展水稻开花期低温处理试验,以揭示粳稻结实对开花期低温的反应。试验设7个海拔(温度)和3个持续时间处理,分3个开花时段。结果表明:粳稻结实对开花期低温反应敏感,气温越低、低温时间越长,水稻空秕率越高;水稻空秕率与开花期2 d短期低温的关系为线性函数,但温度影响系数很小;与3 d以上低温的关系为对数函数,温度影响系数较大;不同开花时段低温对结实影响差异明显,盛花期影响最大,其次为中花期和初花期,盛花期低温影响系数是初花期的3倍左右;开花期平均而言,低温处理2、3、4 d,其间日平均气温每降低1 ℃,水稻空秕率分别上升0.4、1.5和3.1个百分点;昼间平均气温每降低1 ℃,空秕率分别上升0.4、1.9和3.5个百分点;空秕率与昼间温度、最高气温的关系比与夜间温度、最低气温的关系更密切;低温持续时间和低温强度对空秕率的组合影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低温时间每延长1 d,空秕率约上升4.5个百分点;气温降低1 ℃,空秕率约上升1.7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粳稻开花期短期低温 (≤ 2 d) 仅可导致轻度冷害,3 d以上低温可引发中度或重度冷害;用昼间气温和最高气温作为花期冷害指标比传统的日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更适宜。
    CO2浓度升高下粳稻叶片光合作用对光强变化的响应
    刘晓萌,于凌飞,黄耀,孙文娟,刘超,陈健,胡正华
    2018, 37(4):  1051-1057. 
    摘要 ( 515 )   PDF (643KB) ( 196 )  
    为了研究不同CO2浓度升高水平下水稻光合作用对光强变化的响应,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设置对照(CK,背景大气),CK+40 μmol·mol-1(T1)和CK+200 μmol·mol-1(T2)两个CO2浓度升高水平,各设4个OTC作为重复。测定了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乳熟期不同光强水平下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氮含量等,并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模拟确定光合作用参数。结果表明:T1处理的Pn仅在拔节孕穗期和乳熟期的低光强(PAR=400 μmol·m-2·s-1)下略高于CK,在其他光强水平下与CK无显著差异,饱和光强下的净光合速率(Pn max)在3个生育期均与CK无显著差异;不同光强下T2处理的PnPn max在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比CK高34%~40%,在乳熟期与CK无显著差异;CO2浓度升高200 μmol·mol-1有降低叶片氮含量的趋势,但叶片尺度的光合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高于CK和T1处理,且随着光照的增强而进一步提升;CO2浓度升高200 μmol·mol-1有利于提升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的表观量子效率。
    二萜类化合物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对拟南芥四种磷脂酶的影响
    杨鹏军,陈璐,仇奕之,安炎黄,赵敏,杨宁
    2018, 37(4):  1058-1064. 
    摘要 ( 420 )   PDF (960KB) ( 161 )  
    为了探究二萜类化合物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对拟南芥4种磷脂酶的影响,以蓝萼甲素为供体,以哥伦比亚野生型拟南芥(Col0)和4个拟南芥磷脂酶突变体株系(pla1-1、pla2-1、plc1-1和pldδ2)为受体植物,通过施加不同浓度的蓝萼甲素(0、20、100 μmol·L-1)对5个拟南芥株系组织膜透性和渗透调节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施不同浓度的蓝萼甲素后,拟南芥5个株系中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升高,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24 h达到峰值,且不同的磷脂酶在调控其生理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表明蓝萼甲素作用与4种磷脂酶具有相关性,可通过调控4种磷脂酶来发挥部分化感作用。
    天津厚蟹植食对黄河三角洲高潮滩芦苇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俪文,王安东,赵亚杰,宋建彬,韩广轩
    2018, 37(4):  1065-1070. 
    摘要 ( 426 )   PDF (672KB) ( 168 )  
    上行因子、下行因子和种内种间作用均会影响盐沼植物的生长繁殖,然而上行效应的研究较多,而下行效应的研究则较少。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主要植被类型,而潮水芦苇则是重要和独特的芦苇种群。本研究旨在探讨下行效应对黄河三角洲潮水芦苇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于芦苇幼苗期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潮水芦苇区域设置24个2 m×2 m样方调查天津厚蟹取食对芦苇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水芦苇幼苗受了天津厚蟹的严重取食和破坏;24个样方中共有1139株芦苇幼苗,其中被轻度取食的芦苇幼苗有308株(占27.04%),被重度取食的芦苇幼苗有234株(占20.54%),未被取食的芦苇幼苗有597株(占52.41%);黄河三角洲潮水芦苇幼苗生长指标受到天津厚蟹取食的显著影响,天津厚蟹重度取食显著减少芦苇幼苗高度生长、减少幼苗叶片数和幼苗叶片长度。因此,在黄河三角洲潮水芦苇保护和管理时应该考虑下行因子对芦苇生长的影响。
    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苔藓覆盖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陈奶寿,杨舟然,杨玉盛,陈仕东,谢锦升
    2018, 37(4):  1071-1080. 
    摘要 ( 544 )   PDF (2477KB) ( 281 )  
    目前,国内尚无亚热带森林地区生物土壤结皮-土壤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特征的研究,给区域尺度上温室气体通量的估算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选择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中地面广布的苔藓覆盖形成的结皮层及其下覆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气体排放速率影响较小的等压取样法,探究去除苔藓土壤(BG)和苔藓覆盖土壤(BSCs)在光照和暗处理下其温室气体通量的变化特征,来模拟自然环境下白昼和黑夜时段苔藓覆盖的影响,同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来衡量光照与苔藓覆盖对温室气体通量的重要度。结果表明:苔藓覆盖、光照处理及其互作对CO2通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苔藓覆盖和光照处理对CH4的吸收通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光照及光照与苔藓覆盖交互作用对N2O通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暗处理下,与BG土壤相比,苔藓覆盖具有抑制土壤CO2排放的趋势,苔藓覆盖略微增加N2O的排放通量,但显著增加CH4的吸收通量(P<0.01);光照处理下BSCs的CO2、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均出现负通量,苔藓覆盖显著降低CO2、CH4和N2O的排放通量(P<0.01),表明光照条件下苔藓-土壤系统是这三种温室气体重要的汇;由光照导致的BSCs的CO2和N2O的吸收通量显著高于BG土壤温室气体的吸收量(P<0.01),但光照对CH4吸收通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随机森林分析表明,光照对于CO2和N2O通量的影响的重要性大于苔藓覆盖,而苔藓覆盖对CH4通量的影响的重要性大于光照,表明CO2和N2O的通量与苔藓中的光能自养生物的代谢活性关联更大,CH4通量与苔藓中的化能自养生物代谢活性有关联。
    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氨挥发及累积特性的影响
    周旋,吴良欢,董春华
    2018, 37(4):  1081-1088. 
    摘要 ( 422 )   PDF (764KB) ( 151 )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通过不同剂量和配比试验,研究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及其两者组合对黄泥田土壤氨(NH3)挥发速率、累积特征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施用于黄泥田土壤后3天NH3挥发速率逐渐到达峰值,随后下降趋于平稳;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不同剂量CP处理会加剧土壤中NH3挥发,增加NH3挥发速率峰值10.9%;不同剂量NBPT处理延缓土壤中NH3挥发出峰时间,显著降低NH3挥发速率峰值35.0%;培养第24天,NBPT处理土壤NH3挥发累积量较单施尿素处理降低37.2%,而CP处理增加2.1%;NBPT抑制黄泥田土壤NH3挥发效果显著;与仅添加CP处理相比,两者组合表现出有效地对NH3挥发损失的协同抑制效应;NBPT+CP组合可以有效延缓施肥初期尿素水解,从而减少NH3挥发损失;土壤NH3挥发累积量(第24天)较单施尿素处理降低14.2%,而随着CP剂量的增加,损失量增大;NH3挥发累积量随时间(t)变化的动力学特性可用Elovich方程(qt=a+blnt)进行定量描述,且拟合值显著相关;其中,CP处理增加斜率b值,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NBPT处理降低斜率b值,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减小;NBPT+CP组合可以有效降低斜率b值。相关性分析表明,黄泥田土壤中NH3挥发速率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总体认为,在黄泥田土壤中施用NBPT,或与CP配施可以显著减少土壤NH3挥发损失量,降低土壤氮素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紫花苜蓿和羊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
    杨焜,马红媛,魏继平,杨帆,赵丹丹,董李勤,李景玉
    2018, 37(4):  1089-1094. 
    摘要 ( 559 )   PDF (553KB) ( 191 )  
    土壤含水量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的关键环境因子。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2.5%、5%、7.5%、10%、20%和30%)对紫花苜蓿和羊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和羊草种子的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均显著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苜蓿和羊草的出苗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苜蓿种子在土壤含水量为10%~20%时出苗率最高(93%),土壤含水量为30%时最低(2%);在5%土壤含水量时羊草出苗率最大(76%),在30%含水量时最低(9%);随着含水量增加,紫花苜蓿和羊草幼苗根苗长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量7.5%~10%更适宜于紫花苜蓿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羊草种子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5%~7.5%;综合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情况,适宜苜蓿和羊草播种和幼苗生长的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7.5%~10%和5%~7.5%。
    张掖湿地芦苇蒸腾速率与叶性状关系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李群,赵成章,姚文秀,王建良,张伟涛
    2018, 37(4):  1095-1101. 
    摘要 ( 476 )   PDF (737KB) ( 163 )  
    了解植物蒸腾速率与叶性状关系对环境因子响应,对于探索植物碳水代谢关系和叶性状构建模式之间耦合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沼泽湿地为实验地,按湿地中心向边缘土壤水分依次递减的规律设置Ⅰ(95.70%)、Ⅱ(67.50%)、Ⅲ (50.70%)、Ⅳ(30.17%) 4个土壤含水量样地,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影响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蒸腾速率与叶面积、叶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下降,湿地植被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芦苇的叶面积(LA)、叶片蒸腾速率(Tr)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叶厚度呈增加趋势;芦苇的Tr与LA关系在样地Ⅰ和样地Ⅳ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Tr与叶厚度关系在样地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在样地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样地Ⅱ和Ⅲ,芦苇的Tr与LA、叶厚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土壤水分饱和与土壤水分胁迫的样地,芦苇分别采取了小而薄和小而厚的叶片构建模式,实现了低Tr;而在土壤水分适中的样地芦苇采取了大而薄的叶片资源投资策略,实现了较高的Tr,反映了植物种群适应异质生境的表型可塑性机制。
    闽江口典型芦苇湿地与短叶茳芏湿地土壤碳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王华,孙志高,李家兵,何涛,高会,王杰,林朋左,吴欣桐
    2018, 37(4):  1102-1110. 
    摘要 ( 523 )   PDF (816KB) ( 177 )  
    以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的芦苇湿地、短叶茳芏湿地以及二者交错带湿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碳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总氮(TN)和有机碳(SOC)含量在水平方向上整体表现为交错带湿地>芦苇湿地>短叶茳芏湿地,而在垂直方向上其在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中的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与芦苇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相比,交错带湿地表层土壤的无机氮含量分别降低了15.78%、0.84%(NH4+-N)和13.04%、44.00%(NO3--N),而在下层土壤分别增加了30.00%、6.06%(NH4+-N)和43.75%、23.91%(NO3--N);芦苇湿地土壤NH4+-N含量主要受到有机质含量控制,短叶茳芏湿地土壤TN含量受到土壤盐分的重要影响,而土壤颗粒组成和水分是影响交错带湿地土壤的NH4+-N和NO3--N关键因子。研究发现,芦苇与短叶茳芏种群的竞争作用不但明显增加了交错带湿地土壤SOC和TN含量,而且也深刻改变了NH4+-N和NO3--N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其可能通过改变土壤的细颗粒组成、氮矿化与硝化作用来影响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布。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mun)种植年限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拟合及化学分离稳定性碳的影响
    龙健,廖洪凯,李娟,张文娟,赵畅,张明江
    2018, 37(4):  1111-1119. 
    摘要 ( 436 )   PDF (527KB) ( 126 )  
    以贵州西南部典型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内5、17、30年生花椒(Zanthoxylum bungeamun)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乔木林(约60年)土壤为对照,采用方程拟合的方法研究土壤有机碳矿化动态变化,并探讨种植花椒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拟合和化学分离稳定性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矿化数据与双指数方程的拟合效果良好,相关系数均达到0.95以上,土壤缓效性碳含量(Cs)与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Cmin)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R=0.792,P<0.01);Na2S2O8残留物有机碳含量在各土层均以乔木林最高,约24.5±0.7 g·kg-1,占土壤总有机碳(SOC)的79.5%;H2O2残留物有机碳含量及其占SOC百分比在0~15 cm和30~50 cm层分别以30年生花椒林(PO30)和17年生花椒林(PO17)最高,分别为7.59±0.8 g·kg-1、26.6%和6.41 g·kg-1、40.1%;HF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占SOC的百分比在各土层均以PO17最高;4种林型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仅占缓效性碳含量的1.6%~29.3%,且缓效性碳含量与培养92天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相接近,但缓效性有机碳矿化速率(ks)的变化波动较小(0.013~0.025),且以30年生花椒林土壤的0~15 cm、15~30 cm层最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缓效性有机碳含量整体分别表现出递增和递减的趋势。因此,合理的花椒种植年限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及固碳能力,为石漠化土壤的修复提供一定参照。
    不同复垦年限煤矸山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及其影响因子
    于亚军,王继萍
    2018, 37(4):  1120-1126. 
    摘要 ( 360 )   PDF (787KB) ( 141 )  
    土壤微生物和酶能对土壤生态机制变化和环境胁迫做出反应,对土壤生态功能恢复具有指示意义。为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对煤矸山复垦土壤质量变化的指示作用,以山西省霍州市曹村矿区煤矸山复垦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复垦年限为3、5和7 a果园的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利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脲酶(URE)、过氧化氢酶(CAT)、脱氢酶(DH)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情况,并运用通径分析法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复垦年限果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均随复垦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含水量与黏粒含量仅在复垦7 a果园中增加,与当地原地貌普通果园(CK)相比,3种复垦果园土壤性质均明显较差。(2)3种复垦果园不同群落微生物PLFAs浓度和酶活性随复垦年限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细菌、真菌、ALP和URE活性在0~10和10~20 cm土层均表现为随复垦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革兰氏阴性菌(G-)和DH活性在0~10 cm土层、放线菌和CAT活性在10~20 cm土层有显著增加。3种复垦果园土壤不同群落微生物PLFAs浓度和酶活性均低于CK样地。(3)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革兰氏阳性菌(G+)群落PLFAs浓度和CAT、ALP、URE和DH活性对土壤性质变化具有指示作用,可作为煤矸山复垦土壤质量变化的微生物学指标。
    不同淋洗水量下胶州湾养殖池塘土壤盐分淋洗规律
    李奇霏,孔范龙,郗敏,李悦
    2018, 37(4):  1127-1134. 
    摘要 ( 404 )   PDF (701KB) ( 141 )  
    针对养殖池塘严重盐渍化现象,为确保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室内土柱试验探讨不同淋洗水量下胶州湾养殖池塘土壤盐分淋洗规律,并确定最佳用水量。结果表明:随着淋洗水量的增加,土壤及其淋滤液的含盐量均以指数形式下降,为兼顾淋洗效果和节约用水,接近1∶1的水土比可以达到较好的改良效果;在脱盐过程中,土壤中Ca2+、Mg2+、K+、Na+、Cl-含量均呈下降趋势,SO42-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O32-、HCO3-含量呈上升趋势;淋滤液中各盐离子浓度与土壤各盐离子变化规律类似;土壤各盐离子脱盐率大小大致表现为Cl->Na+>K+>Ca2+>Mg2+>SO42->HCO3-;随着淋洗水量的增加,土壤中离子组成由原来的Cl-和Na+为主先转变为以Na+、K+和SO42-为主,最后转变为Na+、HCO3-和K+为主。土壤脱盐过程伴随着土壤碱化现象,因此需要对盐渍土脱盐过程中的碱化现象进行进一步研究。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构建与优化——以秦岭地区为例
    付梦娣,罗建武,田瑜,赵志平,李俊生
    2018, 37(4):  1135-1143. 
    摘要 ( 562 )   PDF (8560KB) ( 222 )  
    构建自然保护区网络并探讨保护成效最大化,逐渐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秦岭为研究区域,通过生态脆弱性、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和气候变化评价划分生态源地,选取海拔、坡度、土地利用等8个阻力因子作为生态约束条件建立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生态源地的最小累积阻力面,并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进行保护空缺分析、确定生态廊道、辨识生态节点,构建和优化一个空间明晰的自然保护区网络。结果表明:秦岭地区生态源地面积为25088.84 km2,占总面积的24.66%,较低阻力区面积最大,占区域总面积的25.06%。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区体系进行保护空缺分析,构建出由点、线、面交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包括38个生态节点、40条生态廊道、1个较大的生态源区和若干个小面积源区。以期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蒲河水质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对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范志平,刘建治,赵悦,冯凯斌,王琼,李法云,涂志华
    2018, 37(4):  1144-1151. 
    摘要 ( 462 )   PDF (2131KB) ( 132 )  
    河流水质空间变化特征是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关键指标,是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及综合反映人类活动强度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复合作用,研究河流水质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对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关系对流域生态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水质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机制研究仍不清楚。本文以辽河流域支流蒲河子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蒲河流域水质指标TN、TP、NH4+-N、CODcr、pH、DO和TDS空间变异特征,探讨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空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蒲河流域水质指标NH4+-N、DO和TDS受结构性因素影响显著,表现出较强空间变异性;TP、CODcr和pH的空间异质性较弱,主要由随机性因素引起;TN受到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表现出较弱空间变异特征;TN和NH4+-N含量与林地所占比例呈显著负相关,与耕地和建设用地所占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H和DO与水域面积和未利用地所占比例呈负相关;表明蒲河流域TN和NH4+-N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素为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pH和DO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素为水域和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类型,该研究可为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基于RSEDI的石羊河流域绿洲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
    石三娥,魏伟,杨东,胡鑫,周俊菊,张强
    2018, 37(4):  1152-1163. 
    摘要 ( 501 )   PDF (7282KB) ( 274 )  
    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和民勤两大绿洲为研究区,分别选取1995年、2006年和2016年LandsatTM/OLI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提取沙漠化指数(DI)、概括差值植被指数(GI)、盐渍化指数(MSI)、湿度指数(WI)等评价指标,构建用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的遥感生态距离指数(RSEDI),对石羊河流域两大绿洲区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来看,1995—2016年,石羊河流域两大绿洲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逐年变好,RSEDI均值由1995年的5.3上升到2016年的14.8,生态恢复面积大于生态退化面积;从空间变化来看,1995—2016年,民勤绿洲生态质量整体处于恢复状态,武威绿洲区在西北方向呈恢复状态,而在东南方向以退化为主;从剖面图的变化来看,两大绿洲1995年生态质量较差且绿洲内部空间分布差异显著,2006年生态质量最差但内部差异最小,2016年生态质量最好,绿洲内部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差异也较为明显;总体来看,石羊河流域两大绿洲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较差,但经过多年治理,尤其近10年来生态环境质量向好趋势明显,说明流域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句容水库农田小流域N2O浓度特征
    卞航,胡正华,冯芳,肖启涛,谢燕红,徐足飞,李旭辉
    2018, 37(4):  1164-1171. 
    摘要 ( 469 )   PDF (861KB) ( 139 )  
    为了解句容水库农田小流域N2O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进行为期1年的流域水样采集,采用顶空平衡气相色谱仪法检测顶空气体中N2O浓度,计算出水体N2O浓度,并结合水质参数,分析水体N2O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句容水库小流域水体N2O浓度的变化范围为5.04~61.83 nmol·L-1;河流、池塘、水库3类水体的N2O浓度在冬季出现峰值,分别是(30.26±12.33)、(21.28±5.98)、(18.56±2.27)nmol·L-1;不同类型水体N2O平均浓度从高到底依次是河流(25.93±11.60) nmol·L-1、池塘(20.03±9.57) nmol·L-1、水库(16.17 ± 4.72) nmol·L-1;水体N2O的浓度与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溶解性无机氮(DIN)呈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负相关。
    基于植被状态指数的陕西省农业干旱时空动态
    李新尧,杨联安,聂红梅,任丽,胡胜,杨煜岑
    2018, 37(4):  1172-1180. 
    摘要 ( 465 )   PDF (2984KB) ( 169 )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决定了陕西省是旱灾多发区和重发区,利用遥感技术进行高效的农业干旱监测和旱情影响分析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植被状态指数(VCI)作为农业生长季节干旱监测指标,探讨了VCI在陕西省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以及与降水的相关性,并利用VCI对陕西省2002年3月—2016年5月农业干旱进行识别与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VCI指数在监测陕西省农业干旱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月尺度VCI与降水量并未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表明降水只是影响植被覆盖度和长势的因素之一;VCI相对于降水变化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性,其中关中和陕南地区约为1个月,陕北地区小于1个月;近15年来,陕西省全域性农业干旱事件多发生在3月,其次为10月和11月,连续性农业干旱多发生在春季或秋季,其总体干旱状况有所减轻;秋季农业干旱面积占比最大,频率最高;夏季农业干旱面积占比最小,频率最低;春季农业干旱面积处于夏季和秋季之间;空间分布上,陕北大部分区域易发生春旱和秋旱,关中和陕南仅局部地区发生春旱和秋旱,农业干旱频率总体上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大凌河、鸭绿江近岸海域春季主要生物种类的营养级
    田甲申,李多慧,王摆,周遵春,鹿志创,尤广然,吴英超
    2018, 37(4):  1181-1186. 
    摘要 ( 447 )   PDF (723KB) ( 236 )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了大凌河、鸭绿江近岸海域春季主要渔业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计算主要生物种类的营养级,构建了河口近岸海域主要生物种类的连续营养谱。结果表明:大凌河、鸭绿江近岸海域主要生物的δ15N、δ13C值范围分别为8.2‰~14.1‰、-22.9‰~-16.6‰,7.9‰~13.2‰、-20.6‰~-16.1‰;大凌河口海域主要生物资源种类营养级范围为2.8~3.9,其中,甲壳类为2.9~3.5,腹足类为2.8~3.1,双壳类为2.9~3.4,鱼类为3.4~3.9;鸭绿江口海域主要生物资源种类营养级范围为2.8~3.7,其中,甲壳类为3.0~3.6,头足类为3.4~3.5,腹足类为2.8~3.0,双壳类为2.9~3.2,鱼类为3.1~3.7;连续营养谱显示,两个河口近岸海域初级消费者主要为泥螺、四角蛤蜊,两个河口近岸海域次级消费者主要为甲壳类,高级消费者同为鱼类。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大凌河口、鸭绿江口近岸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连续营养谱,为渔业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2004—2015年春季小清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变化
    刘一霆,刘欣禹,冷宇,徐兆东,王振钟,温若冰
    2018, 37(4):  1187-1196. 
    摘要 ( 399 )   PDF (946KB) ( 186 )  
    为了解小清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及潍坊市沿海防护堤和海冰灾害对其的影响,于2004—2015年春季在该区域进行了底栖生物的逐年采样,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和生物量,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状况。结果表明:12年间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08种,依据种类组成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分为5组,防护堤建设之前的2004年和受防护堤建设及海冰灾害影响较小的2013年分别单独为一组,防护堤建设期间的2005—2008年为一组,在此期间动物群落受工程影响较大;防护堤建成之后的2009—2012年为一组,在此期间动物群落主要受海冰灾害的影响;2014年和2015年为一组,动物群落趋于稳定;丰度变化范围为218~1522 ind·m-2,生物量变化范围为31.83~123.41 g·m-2;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香农指数(H)的平均值分别为3.12、0.51和2.55;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表明,防护堤的建设和海冰灾害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造成中等到严重程度的扰动。
    军山湖、青山湖和瑶湖春夏季节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赵会,张坤,彭水秀,张萌,邓道贵
    2018, 37(4):  1197-1203. 
    摘要 ( 384 )   PDF (779KB) ( 172 )  
    于2016年3—8月,研究了江西省南昌市军山湖、青山湖和瑶湖的春夏季节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3个湖泊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14种,其中枝角类8种、桡足类6种;军山湖、青山湖和瑶湖的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变动范围分别为0.8~24.9、0.3~18.7和5.9~47.9 ind·L-1;瑶湖的浮游甲壳动物密度显著大于军山湖(P=0.003)和青山湖(P<0.001);秀体溞、微型裸腹溞和象鼻溞等富营养化种类是3个湖泊浮游甲壳动物的夏季优势种,而盔形溞是军山湖的春季优势种。冗余分析表明,水温、叶绿素a和pH是决定3个湖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相同环境因子,位于城市近郊的青山湖和瑶湖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还与氮、磷等营养盐密切相关。
    变态前后花背蟾蜍蝌蚪消化器官大小及各型白细胞百分比的适应性变化
    连丽燕,高慧清,孙嘉珞,孙思琪,张琼文,张志强
    2018, 37(4):  1204-1210. 
    摘要 ( 487 )   PDF (763KB) ( 253 )  
    以戈斯纳(Gosner, 1960)分期表为标准,测定了28、38、42、44、45和46期野生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身体和消化器官的大小,并通过断尾或心脏穿刺采血技术,测定了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及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的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体重、体全长及尾长随发育阶段先升后降,而重长比和体长则一直增加;小肠长度和湿重均在38期最高,后者显著高于42期;肝湿重从28期至45期逐渐增加,但46期时下降;嗜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45期显著高于38期,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44期显著高于42和45期;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及N/L的比值均不随发育阶段而变化。这些结果提示,花背蟾蜍蝌蚪能量获取器官和能量贮存器官的大小分别在变态高峰期和登陆前达到最大值,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变化有助于蝌蚪从水生过渡到陆地生活、完成变态发育过程。
    鳙幼鱼游泳行为与紊动强度响应关系
    宋基权,王继保,黄伟,吴欢,金志军,石小涛,陈和春,杨盼,向晨光
    2018, 37(4):  1211-1219. 
    摘要 ( 454 )   PDF (2271KB) ( 211 )  
    紊流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流态,对鱼类生存有重要影响。鱼类游泳行为与紊流密切相关,受到广泛关注。选取体长为(10.10±0.54)cm的鳙幼鱼为实验对象,通过在水槽内设置直径10 cm球体紊动扰动器制造恒定紊流场,选取表征紊流特征量紊动强度,将球体后的紊动空间分布与鳙幼鱼典型游泳轨迹相叠加,定量分析了鳙幼鱼在上溯过程中其游泳行为与紊动强度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鳙幼鱼上溯游泳行为主要受紊动强度的影响;在流速分别为14、26和34 cm·s-1的实验条件下,鳙幼鱼敏感紊动强度范围为8.5~9.2 cm·s-1;其偏好紊动强度范围为5.25~8.40 cm·s-1。该结果对研究鱼类行为与水流紊动的关系,以及鳙鱼保护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植茶品种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俞琳飞,李廷轩,王晟强,刘宣佑,余雪莲
    2018, 37(4):  1220-1226. 
    摘要 ( 493 )   PDF (558KB) ( 131 )  
    土壤动物是重要的土壤环境生物学指标之一,研究不同植茶品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可为退耕植茶地优势植茶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选取雅安市名山区中峰万亩生态茶园中4种主栽品种(福鼎大白茶、川茶3号、川沐217号、川农黄芽早)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捡法、改良干漏斗法(modified Tullgren)和湿漏斗法(Baermann)分离0~15 cm土层中的土壤动物。结果表明:捕获茶园土壤动物分属5门10纲23目;在土壤动物个体密度上,福鼎大白茶显著高于其他植茶品种;线虫门为4种茶树的共有优势类群;川沐217号和川农黄芽早土壤动物的类群数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和川茶3号;川茶3号土壤动物的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植茶品种;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与土壤有机碳、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均匀度指数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可见,适当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和有效磷含量可提高土壤动物的群落丰富度。
    广东北部森林底层地面活动鸟类物种多样性
    邹发生,卢学理,王新财,龚粤宁,宋相金,陈志红,张敏
    2018, 37(4):  1227-1232. 
    摘要 ( 424 )   PDF (981KB) ( 265 )  
    底层地面活动鸟类由于行为隐蔽,野外调查较困难。于2011年1月—2017年3月,利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广东北部3个自然保护区开展底层地面活动鸟类监测,共拍摄到54种鸟,其中在南岭、车八岭和南雄分别拍到鸟类47种、27种和21种。广东北部森林底层地面活动优势鸟种是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和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平均每台红外相机拍到鸟类4种,并且三地差异非常显著,以南岭最高、南雄最低;平均每台红外相机拍到鸟类32只,但三地差别不明显。在广东北部森林用红外相机拍到的底层地面活动鸟类种类比周边地区多,与安放的红外相机数量多、拍摄的时间长有关。依据本研究和近年来在广东北部的鸟类调查结果推断,广东可能已经没有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的分布。
    综述与专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综述
    李丽,王心源,骆磊,冀欣阳,赵燕,赵颜创,Nabil Bachagha
    2018, 37(4):  1233-1245. 
    摘要 ( 2450 )   PDF (691KB) ( 703 )  
    基于相关科学研究文献,首先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追踪与分析;其次,从评估过程的角度,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分为两类:直接评估法和间接评估法,同时进一步对这两类方法进行了分类,并对分类后的评估方法在概念内涵、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后,文章讨论了目前价值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理论、评估方法及评估结果表现形式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加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的对比验证及综合应用研究,加强植被覆盖较少或无植被覆盖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加强复合生态系统和精细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外生菌根真菌促生微生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徐漫,傅婉秋,戴传超,贾永
    2018, 37(4):  1246-1256. 
    摘要 ( 505 )   PDF (607KB) ( 277 )  
    菌根的形成及功能与菌根促生功能微生物密切相关。外生菌根不仅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部分外生菌根类大型真菌具有良好的食药用经济价值。根据已有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外生菌根真菌相关促生功能微生物对外生菌根真菌菌根化、菌丝生长及子实体形成的促进作用及机制;解析促生功能微生物对外生菌根真菌的特异定殖机制;探讨外生菌根真菌相关促生性微生物的作用条件特异性及生态功能,对外生菌根真菌和相关促生功能微生物的互作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外生菌根真菌促生微生物的研究前景。希望为外生菌根真菌生长、发育及其生态功能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鱼类社群等级及其在水产增养殖中的应用
    张宗航,郭浩宇,张雪梅,张秀梅
    2018, 37(4):  1257-1264. 
    摘要 ( 564 )   PDF (599KB) ( 193 )  
    社群等级是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鱼类社群等级是指社会性鱼类通过种内竞争在群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序列,会对其生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在鱼类育苗和养殖过程中,社群等级可能导致攻击行为增加、生理压力增大、生长离散加剧,对鱼类福利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鱼类社群等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指出鱼类社群等级主要受基因、个性、代谢、个体大小、社群经验等自身条件以及群体密度、饵料丰度、隐蔽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介绍了鱼类社群等级的实验设计与判别方法,探讨了以往鱼类社群等级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社群等级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今后应聚焦的研究内容。本文旨在为中国开展该领域研究提供借鉴,并为鱼类育苗、养殖生产中合理规避社群等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鱼类福利,优化增养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白蚁唾腺及水分管理
    王怡,嵇保中,刘曙雯,徐立军,金明霞,王亚召
    2018, 37(4):  1265-1275. 
    摘要 ( 478 )   PDF (3927KB) ( 144 )  
    白蚁唾腺及其水分管理是白蚁社会行为及生态功能的基础。白蚁唾腺包括上唇腺、上颚腺和下唇腺。上唇腺仅在少数白蚁中有报道,是否普遍存在尚存疑问。上颚腺为1对小型腺体,分别位于两侧上颚基部的头腔内,在不同种类白蚁中广泛存在。其分泌物可能与防卫、品级分化及保护上颚免于磨损有关。下唇腺在不同种类白蚁的各品级个体中广泛存在,是白蚁中功能最复杂的外分泌腺体;由腺泡群、下唇腺囊及相关的导管组成;其分泌物复杂多样,行使营养、防卫及水分管理等功能。本文介绍白蚁唾腺的解剖形态、超微结构、分泌物种类与功能、水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白蚁水分管理机制的可能途径。
    方法与技术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检测
    张松,冯美臣,杨武德,王超,孙慧,贾学勤,武改红
    2018, 37(4):  1276-1281. 
    摘要 ( 537 )   PDF (587KB) ( 171 )  
    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GPC)是评价冬小麦品质的主要指标,为了研究不同建模方法对GPC检测的影响,本研究对冬小麦籽粒的近红外原始光谱进行S-G平滑、基线校正和多元散射校正等预处理,利用连续投影算法(SPA)提取冬小麦GPC的重要光谱波段,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主成分回归(PCR)、支持向量机(SVM)和多元线性回归(MLR)建立GPC的光谱预测模型,并综合比较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经过SPA提取的特征波段为1801、1010、1109、2284、2219、2239、871、1361、1925、1849和1456 nm;模型评价方面,利用特征波段建立的SVM模型效果较好,其中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和R2分别为0.2481和0.9760,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P)和R2分别为0.3587和0.9581。研究表明,SPA+SVM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冬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快速、无损检测。
    基于多重水力学因子的竖缝式鱼道中鱼类上溯轨迹模拟
    蒋永强,杨忠勇,石小涛,吴磊,聂隆锋,魏永才
    2018, 37(4):  1282-1290. 
    摘要 ( 362 )   PDF (3206KB) ( 218 )  
    为探讨鱼类在竖缝式鱼道上溯过程中对各种水力学因子的适应性特征,对其上溯轨迹的模拟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竖缝式鱼道中的流场、湍流动能场及湍动耗散率场进行计算,并根据鱼类对各种水力学因子的偏爱程度赋以相应的权重,从而模拟分析以上3种水力学因子综合影响下,鱼类个体在竖缝式鱼道中的上溯轨迹,并采用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校准。结果表明:鱼道中湍流动能场的分布结构是影响鱼类轨迹最为重要的水力学因子,鱼类上溯轨迹总是出现在某一湍流动能阙值附近;鱼类的趋流特性虽然影响较小,但不可忽略,它在鱼类洄游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是鱼类能够不断上溯的关键因子;湍动耗散率对鱼类上溯的影响非常有限,可以考虑将其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