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1-10
    目录
    目录
    2017, 36(1):  0. 
    摘要 ( 259 )   PDF (478KB) ( 150 )  
    研究报告
    山西太岳山白桦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
    田慧霞1,李钧敏2,毕润成1,闫明1,乔秀红3*
    2017, 36(1):  1-10. 
    摘要 ( 728 )   PDF (1106KB) ( 217 )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是山西太岳山地区的常见植被类型之一。根据太岳山白桦林不同林龄结构设置3个典型样地,采用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运用点格局和分形分析(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对太岳山白桦种群结构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太岳山白桦种群径级结构呈典型的“纺锤”型,属于衰退型种群;在0~25 m内白桦种群以幼树、中龄树为主时呈聚集分布,而成熟树占多数时呈随机分布,即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加,呈现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的转变;白桦种群空间占据程度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白桦种群格局强度尺度变化程度为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白桦种群个体空间关联程度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种群径级结构分析、点格局分析和分形分析结果一致,揭示了地带性顶极群落破坏后兴起的次生先锋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祁连山中部金露梅种群生长过程中的植被光谱特征
    乔雨1,赵传燕2*,戎占磊2,解欢欢1,高婵婵1,高云飞1,王方圆1
    2017, 36(1):  11-20. 
    摘要 ( 455 )   PDF (1814KB) ( 37 )  
    金露梅灌丛是祁连山最具代表性的高寒落叶灌丛,其生长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重要影响。2015年生长季对其叶功能性状进行了观测,并利用地物光谱仪(ASD)对金露梅灌丛不同物候期的高光谱反射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金露梅灌丛的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绿色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以SPAD值表示)从生长初期开始呈现先增大,到生长后期开始下降的规律;不同物候期金露梅灌丛的反射光谱波形曲线变化规律基本相似;植被指数NDVI、EVI、CIred edge与LAI、叶片SPAD值均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01);EVILAI的相关性最好,NDVI与叶片SPAD值的相关性在整个生长阶段最为稳定。根据相关性分析,建立了不同物候期金露梅灌丛LAI、SPAD预测模型,为金露梅植被生长过程的遥感监测提供了方法。
    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特征与生物量分配
    贾呈鑫卓1,2,李帅锋1,2,苏建荣1,2*,童清3
    2017, 36(1):  21-28. 
    摘要 ( 520 )   PDF (532KB) ( 24 )  
    通过研究不同径级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特征、地上部分各器官以及根系生物量分配特征,构建以胸径和树高为变量的思茅松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方程,为思茅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准确测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思茅松的粗根(根径>2.0 cm)、大根(1.0~2.0 cm)、中根(0.5~1.0 cm)和小根(0.2~0.5 cm)的根长和比根长随径级增加而增大,细根(<0.2 cm)的比根长降低;中根、小根和细根在根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随径级增大先减小后增加,粗根和大根先增加后减小;同一径级中,细根的比根长远高于其他根系类型;思茅松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大小比例为干>枝>根>叶>果,树干生物量均占全株生物量50%以上,各器官生物量随着径级的增大而增加,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思茅松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在2.23~324.95 kg,根生物量在0.52~41.80 kg,根颈、主根和侧根的生物量随径级增加而增加,根颈/主根、根颈/总根、侧根/主根与胸径和树高呈显著正相关,主根/总根与胸径和树高呈显著负相关;思茅松人工林各器官和总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的非线性回归与对数转换后的线性回归的AIC差值都大于2,误差为相乘型,选用线性模型更合适。各器官和总生物量线性模型的R2adj为0.661~0.992,除球果外,加入树高的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各器官与全株生物量。
    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年限杨柴根系分布特征
    张雷1,2,王晓江2,洪光宇2,武永智2,李卓凡2,海龙2,王平平2,高孝威2,杨劼1
    2017, 36(1):  29-34. 
    摘要 ( 459 )   PDF (445KB) ( 50 )  
    以毛乌素沙地不同飞播年限杨柴(Hedysarum laeve)灌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挖掘法分坡位获得不同深度的杨柴根系生物量和根茎数量,分析了不同飞播年限和不同坡位杨柴的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飞播年限的增加,杨柴的重要值降低,油蒿(Artenisia ordosica)的重要值持续增加,杨柴有被油蒿取代的趋势,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随着飞播年限的增加,杨柴根冠比逐渐降低,飞播13、29和37 a样地分别为3.24、1.87和1.32;杨柴的根系生物量和根茎数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和飞播年限的增加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杨柴根系生物量和根茎数量随着坡位的下降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坡下显著高于坡上和坡中;杨柴根系绝大部分分布在0~40 cm,并且随着飞播年限的增加和坡位的下降,根茎分布更趋于表面化。
    北京市常见绿化树种叶片秋季滞纳不同粒径颗粒物能力
    赵云阁1,鲁笑颖2,鲁绍伟3,4,谷建才1,陈波3,李少宁3,4*
    2017, 36(1):  35-42. 
    摘要 ( 452 )   PDF (660KB) ( 46 )  
    选择不同区域典型园林区,于秋季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QRJZFSQ-I)测定北京市常绿化树种叶片单位面积滞纳不同粒径颗粒物能力,并推算单位面积林地滞纳颗粒物的物质量。结果表明:针叶树种对各粒径颗粒物(PM10、PM2.5和PM1.0)的滞纳能力均高于阔叶树;针叶树种间对不同粒径颗粒物滞纳量没有显著差异,不同阔叶树在南海子公园(城区)差异显著,其中,对PM10滞纳力强的树种为杨树(1.256 kg·hm-2·a-1)和柳树(1.153 kg·hm-2·a-1),对PM2.5和PM1.0滞纳力强的树种为白蜡(0.367和0.107 kg·hm-2·a-1);相同树种在不同地点对总悬浮颗粒物(TSP)和PM10的滞纳规律相同,对PM2.5和PM1.0的滞纳规律与前两种类型颗粒物略有不同,桧柏对这两种颗粒物的最大值出现在南海子公园(11.043 kg·hm-2·a-1),是最小值北京植物园的15倍;树种滞纳的各种颗粒物以PM10比例较大,且其比例变化按“城区-近郊-远郊”呈渐降的趋势。
    科尔沁沙地“生境岛屿”面积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
    武晶1,2,余新春3,刘志民1*,侯宪章2,钱建强1,2,邢宝振2
    2017, 36(1):  43-53. 
    摘要 ( 624 )   PDF (949KB) ( 68 )  
    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加剧景观破碎化进程,导致产生一系列相互隔绝的“生境岛屿”。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18个不同大小丘间低地为研究对象,将丘间低地视为“生境岛屿”,探讨“生境岛屿”面积对植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物种多样性保护方案。结果表明:物种对生境破碎化的敏感性不同,第I类物种主要分布在小面积岛屿(如乌丹蒿、芦苇、野豌豆);第II类物种主要分布在大面积岛屿(如胡枝子、画眉);第III类物种主要分布在中面积岛屿(如刺藜、苦参);第IV类物种在大岛、中岛、小岛均有分布(如黄柳);在累加岛屿面积相同时,总物种数为中岛组合>组合岛>大岛组合>小岛组合;沙生植物物种数为组合岛>中岛组合>大岛组合>小岛组合;草甸植物物种数为中岛组合>组合岛>大岛组合>小岛组合;草原植物物种数为组合岛>中岛组合>大岛组合>小岛组合。探讨“生境岛屿”面积对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将为半干旱沙区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细叶小羽藓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
    毛俐慧1,2,李垚1,2,刘畅1,2,方炎明1,2*
    2017, 36(1):  54-60. 
    摘要 ( 545 )   PDF (3398KB) ( 74 )  
    应用MaxEnt模型、ArcGIS 10.0和DIVAGIS 7.5软件,基于96个地理分布记录,预测了细叶小羽藓在末次盛冰期、当代和2070年的潜在分布区。MaxEnt模型模拟当代潜在分布区准确度极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达0.94。当代细叶小羽藓的最适分布区在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较于当代的分布,末次盛冰期时该物种的适生区局限在35° N以南,而未来(2070年)的分布范围呈现西进北扩的趋势。Jackknife检验表明,影响细叶小羽藓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因子(阈值)是年均温(-0.97~22.86 ℃)、年均降水量(445~2238 mm)和最干月降水量(1~93 mm)。
    杭州市树附生苔藓植物的附生专一性
    官飞荣,茹雅璐,胡忠健,陈尊委,吴玉环
    2017, 36(1):  61-66. 
    摘要 ( 786 )   PDF (519KB) ( 54 )  
    树附生苔藓植物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是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及森林完整性等研究的良好生物指示物之一,研究其多样性及附生专一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调查杭州市区内21个样点213棵胸径大于15 cm的37个树种,发现树附生苔藓植物21科38属48种。其中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为最常见的附生树种。DCA排序结果发现:树附生苔藓植物种类与附生树种的相关性不明显,不同附生树种其附生苔藓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仅发现橙色锦藓(Sematophyllum phoeniceum)与香樟联系紧密;此外,华东附干藓(Schwetschkea courtoisii)与枫杨和柱蒴绢藓(Entodon challengeri)与柿树(Diospyros kaki)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其他树附生苔藓植物与附生树种呈散点状分布,专一倾向性极低。
    缺氮和高光对集球藻光合生理与油脂积累的影响
    石琦,刘腾子,黄建,张成军,梅洪,吴红艳*
    2017, 36(1):  67-71. 
    摘要 ( 517 )   PDF (601KB) ( 44 )  
    微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理想的生物资源,对产油微藻的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一种耐碱性产油微藻集球藻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两种光强水平(100和600 μmol photons·m-2·s-1)下培养,探讨缺氮对集球藻光合生理及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氮培养下,集球藻光系统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电子从QA-到QB的电子传递受阻,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生长表现缓慢,蛋白质含量降低,而油脂含量增加;在高光的耦合作用下,其光合作用进一步受到抑制,蛋白质含量下降,但油脂含量与低光缺氮条件下相比,没有显著变化。研究表明,缺氮使集球藻碳同化进入油脂合成代谢,增加其油脂含量,而光强对油脂积累的诱导效应不明显。
    荒漠草原土壤氮素和克氏针茅根系对不同放牧处理的响应
    金净1,王占义1*,朱国栋1,姚鸿云1,娜娜1,候伟峰1,于泽民2,王成杰1
    2017, 36(1):  72-79. 
    摘要 ( 474 )   PDF (2261KB) ( 28 )  
    通过设置不同放牧处理(羊单牧、牛单牧、牛羊混合放牧和不放牧),研究土壤氮素和优势种克氏针茅根系构型对不同放牧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放牧14个月后(约2个生长季),牛单牧和牛羊混合放牧显著提高了10~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其中牛单牧提高了硝态氮含量,而牛羊混合放牧则以提高有机氮为主;不放牧区的克氏针茅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羊单牧、牛单牧和混合放牧区,而地下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在放牧处理14个月后,克氏针茅6项根系构型参数5项没有差异,但根系径级分级显示,不放牧区根系直径为2.5~3.5及4.0~4.5 mm的根系长度、体积和表面积显著高于其他放牧区。整体上看,放牧处理14个月,土壤和优势种植物的根系构型参数变化尚不明显,有待于继续观测。
    氮磷添加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4种优势植物根系和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高宗宝1,2,王洪义1,3,吕晓涛1,4,王正文1*
    2017, 36(1):  80-88. 
    摘要 ( 536 )   PDF (940KB) ( 116 )  
    近年来大量的氮添加实验表明,持续氮沉降往往会造成植物生长由氮限制转变为磷限制或氮磷共限制,但目前还很少有报道涉及磷添加或氮磷共同添加以研究氮磷元素之间的平衡/失衡的生态后果。本研究依托额尔古纳氮磷添加平台,研究了草甸草原4种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和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根系及叶片碳(C)、氮(N)、磷(P)含量与计量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氮添加或磷添加对4种植物根、叶部的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磷添加对羊草、贝加尔针茅和狭叶柴胡的根、叶部N含量和C∶N无显著影响,对羊草根部、狭叶柴胡叶部的P含量和C∶P也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羊草叶、狭叶柴胡根以及贝加尔针茅根和叶部的P含量,降低了其C∶P;氮添加显著提高了羊草、贝加尔针茅和狭叶柴胡根、叶部的N含量,降低了其C∶N,对羊草和狭叶柴胡根、叶部的P含量和C∶P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贝加尔针茅根、叶部的P含量和降低其C∶P,同时显著提高了羊草、贝加尔针茅和狭叶柴胡根、叶部的N∶P;氮添加和磷添加对豆科植物披针叶黄华根、叶部的养分含量与计量特征均无显著影响;氮磷添加对4种植物根、叶部养分含量与计量特征的影响均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说明,物种属性在决定植物养分和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富集的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物种养分含量和计量特征发生的改变对于预测未来养分富集情况下植物群落组成的改变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中杜鹃捕食比氏鹟莺的卵
    粟通萍1,2,邵玲2,霍娟2,杨灿朝2,梁伟2*
    2017, 36(1):  89-93. 
    摘要 ( 424 )   PDF (1657KB) ( 30 )  
    许多杜鹃在产下寄生卵之前通常会先叼走或吃掉宿主的1~2枚卵,这说明杜鹃不仅是寄生性繁殖的鸟类,同时可能也是潜在的捕食者。关于杜鹃对其宿主巢捕食的动机,一般认为一是由于杜鹃发现宿主巢时,已不适合寄生,将其捕食或毁坏可迫使宿主重新筑巢,从而杜鹃会获得寄生机会;二则可能由于宿主识别并拒绝了寄生卵,一些杜鹃会通过捕食或破坏宿主的巢,作为对宿主的一种惩罚性报复。2015年6月,在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通过录像首次记录到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捕食整巢比氏鹟莺(Seicercus latouchei)卵的行为,表明中杜鹃不仅是许多宿主鸟类的巢寄生者,同时也可能是其巢捕食者。
    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梁晨霞1,李波1,张雨薇1,杨帆1,杨贵生1*,王志恒2,潘斌1
    2017, 36(1):  94-103. 
    摘要 ( 506 )   PDF (1222KB) ( 94 )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地区的鸟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带法对该地区6种生境类型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目45科153种,其中夏候鸟76种,旅鸟38种,留鸟34种,冬候鸟5种。春、夏、秋季均以夏候鸟为主,冬季则留鸟占优势。非雀形目鸟类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雀形目。鸟类多样性指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均匀性指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聚类分析表明,春季和秋季鸟类群落结构最为相似。不同季节各生境鸟类群落结构亦存在差异,春、夏、秋季的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均最高,而农田和居民区的鸟类群落较为相似。栖息地类型、食物资源及候鸟迁徙是该地区鸟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辽宁省二代亚洲玉米螟为害防治的经济阈值
    李帅强,张统书,刘宁,刘超,韩永旭,董辉*,丛斌*
    2017, 36(1):  104-109. 
    摘要 ( 398 )   PDF (511KB) ( 15 )  
    为探明二代亚洲玉米螟发生量对玉米产量损失的影响,本试验在田间采用人工密度梯度接卵法(0、20、50、100和200块·百株-1),模拟自然情况亚洲玉米螟发生量,研究辽宁地区二代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对玉米的经济阈值。结果表明:百株接卵量与虫孔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百株虫孔数与产量损失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回归方程分别为y=3.1999x+24.8416(R2=0.953,P<0.01),y=0.0234x-1.6167(R2=0.988,P<0.01),推导出百株接卵量与玉米产量损失率的方程为z=0.0749x-1.0354,即落卵量每增加1块,虫孔数增加约3.2个,产量损失率增加7.49%;隧道长度与雌穗长度、穗粗及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产量损失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玉米茎秆隧道长度每增加10 cm,玉米平均减产7.02 g,产量损失率平均增加4.38%;根据经济阈值定义,在产量8411 kg·hm-2的玉米田,使用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进行单次防治时,辽宁地区防治二代亚洲玉米螟的经济阈值为百株玉米累计落卵量17.39块。
    东北黑土农田跳虫对植物叶片还田的响应
    李久佳1,2,常亮2,朱新玉2,3,刘洁1,2,孙新2,吴东辉1,2*
    2017, 36(1):  110-117. 
    摘要 ( 406 )   PDF (704KB) ( 30 )  
    杂草管理是农田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影响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土壤动物为农田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不同类型叶片还田的响应值得关注。本研究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内的实验田中开展,利用放置凋落物袋的方式,研究2种杂草(旱稗、苋菜)叶片和2种玉米叶片(新鲜叶片及老熟叶片)的分解对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旨在为农田杂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共获得6269只跳虫,隶属于5科9属11种,优势种为Thalassaphorura encarpata、Heteroisotoma sp. 1和Folsomia sp. 1。叶片添加增加了跳虫优势种的绝对数量,改变了跳虫群落结构,其中玉米新鲜叶片对跳虫群落结构影响最为显著(P<0.01),但对类群丰富度无影响,对多样性指数影响较小。与玉米老熟叶片相比,新鲜叶片对跳虫有更高的吸引作用,并持续时间更长。苋菜叶片分解速率最快,其次是玉米新鲜叶片,旱稗叶片和玉米老熟叶片分解较慢。表明叶片的基质质量对分解速率有重要影响。叶片添加增加了跳虫数量,但不同的叶片种类和分解时期对跳虫影响不同。叶片分解速率与跳虫数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这可能与跳虫食性有关。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王邵军1,2*,王红1,李霁航1
    2017, 36(1):  118-123. 
    摘要 ( 580 )   PDF (523KB) ( 69 )  
    为探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生物量时空动态的影响,选择昆明城市森林、疏林及苗圃等3种土地利用类型为对象,研究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并分析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引起土壤理化环境变化对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蚯蚓密度,总密度大小顺序城市森林(59 ind·m-2)>城市苗圃(24.7 ind·m-2)>城市疏林(15 ind·m-2),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生物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蚯蚓密度及生物量湿季显著大于干季,这种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动态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不同土层蚯蚓密度及生物量均表现为城市森林>城市疏林>城市苗圃;0~5 cm土层蚯蚓密度及生物量显著高于5~10及10~15 cm土层,这种垂直变化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及全氮沿土层的变化紧密相关;蚯蚓密度与土壤含水率、pH及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蚯蚓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改变蚯蚓栖息的土壤环境,从而显著影响蚯蚓数量及分布,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城市森林能够维持较高的蚯蚓数量。
    一个年龄序列巨桉人工林土壤对赤子爱胜蚓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余俊里,张健,汤智群,王春子,钱丽芝,张丹桔*
    2017, 36(1):  124-131. 
    摘要 ( 526 )   PDF (624KB) ( 33 )  
    以四川省退耕还林营造的一个年龄序列巨桉人工林(2、4、6、8和10年生)为对象,研究其林下土壤对赤子爱胜蚓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巨桉人工林林下土壤处理下蚯蚓存活率随林龄和处理时间均无显著变化;各林龄巨桉人工林林下土壤处理下对蚯蚓体重的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强,但6年生林下土壤对蚯蚓的体重抑制率呈现7~14 d上升此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林龄的增长,在第7和14天时蚯蚓体重抑制率呈先上升(2~6年生)后下降(6~10年生)的变化趋势,而在第21和28天时蚯蚓体重抑制率随林龄无显著变化;随着林龄的增长,巨桉人工林林下土壤处理赤子爱胜蚓没有显著的回避行为。处理第28天后,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和AChE活性在2~8年生林下土壤无显著变化,10年生时显著升高;SOD活性在4、10年生比其他林龄显著降低,其余各林龄无显著差异;GST活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6~8年生时上升显著,其余林龄则较为稳定;MDA含量在2~4年生时较为稳定,6年生时显著上升,之后又较为稳定的趋势。
    广东古田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多样性
    翁锦泅1,吕文龙1,胡诗佳2,郑基焕2,李志刚2*
    2017, 36(1):  132-136. 
    摘要 ( 489 )   PDF (425KB) ( 48 )  
    2014—2015年对广东省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开展调查,对蝶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共调查到蝶类8科39属54种,优势种为宽边黄粉蝶\[Eurema hecabe (Linnaeus)\]、绢斑蝶\[Parantica aglea (Stoll)\]、中环蛱蝶\[Neptis hylas (Linnaeus)\]、异型紫斑蝶\[Euploea mulciber (Cramer)\]和虎斑蝶\[Danaus genutia (Cramer)\]。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蛱蝶科的Margalef物种丰度最高,其次为凤蝶科和眼蝶科,斑蝶科和蚬蝶科最低;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蛱蝶科、凤蝶科、眼蝶科、弄蝶科、灰蝶科、粉蝶科、斑蝶科和蚬蝶科;斑蝶科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其次为蚬蝶科和眼蝶科;Simpson生态优势度最高的是蚬蝶科,其次是粉蝶科和斑蝶科。
    华南地区外来鱼类革胡子鲶的繁殖生物学
    朱赟杰1,2,顾党恩1,韦慧1,牟希东1,罗渡1,徐猛1,罗建仁1,胡隐昌1*
    2017, 36(1):  137-143. 
    摘要 ( 430 )   PDF (715KB) ( 40 )  
    2011年8月—2015年8月在华南地区主要河流收集255尾革胡子鲶(Clarias gariepinus)样本,对其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革胡子鲶繁殖季节为5—8月,繁殖旺季为6—7月,卵径分布呈现明显的多峰型;成熟系数与脂肪系数和肥满度的周年变化存在相反的趋势;绝对繁殖力为2850~605720粒,均值234232±175498粒,与体长、体重和年龄呈正相关;相对繁殖力为20~445粒·g-1,均值165 ± 99粒·g-1,随体长、体重和年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趋势;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均大于常见的鲶科鱼类。繁殖群体性比为1∶1.12,符合1∶1比例;雌、雄鱼最小性成熟个体均为1龄,Ⅳ期性腺;雌鱼体长174 mm,体重119.5 g,成熟系数为8.50%;雄鱼体长205 mm,体重116.2 g,成熟系数为0.45%;繁殖群体以1和2龄鱼为主,分别占繁殖群体总数的42.28%和51.68%,以补充群体占优势;华南地区革胡子鲶野生种群具有分批产卵、相对繁殖力高、卵径小、性成熟年龄低的特征,有利于其迅速建立稳定的种群,应加强对革胡子鲶野生种群动态的监测力度,并进一步采取防控措施。
     
    海洋酸化对日本虎斑猛水蚤抗氧化性指标和繁殖发育的影响
    陈瑶*,董炜峰,戴红,杨毕铖,陈章飞
    2017, 36(1):  144-149. 
    摘要 ( 391 )   PDF (635KB) ( 47 )  
    本文选取海洋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模式生物,采用生化测定和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不同酸化胁迫对桡足类体内抗氧化性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脂质过氧化(LPO)\]、幼体发育时间、世代发育时间和产后代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酸化可显著诱导桡足类的抗氧化性酶(SOD和CAT)的活性,而GST活性不受酸化影响,同时酸化可显著提高桡足类的LPO水平,可见该桡足类可通过SOD和CAT活性的提高来抵抗酸化胁迫引起的氧化胁迫;另外,酸化显著缩短桡足类的幼体发育时间和世代发育时间,并显著抑制其产后代数,提示酸化可以影响海洋桡足类的种群补充和动态;酸化引起该桡足类氧化胁迫的出现,继而对细胞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造成氧化损伤,最终影响到该动物的个体水平和种群动态(如缩短发育时间和抑制繁殖力)。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安婉丽1,谢海云1,王维奇1,2,曾从盛1,2*
    2017, 36(1):  150-156. 
    摘要 ( 479 )   PDF (800KB) ( 57 )  
    以福州平原早、晚稻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秸秆还田对早、晚稻田土壤不同粒级水稳性团聚中TC、TN、T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之后,早稻土壤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TC、TN、TP含量以及TC∶TN均不同程度增加,且在1~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TC、TP含量及TC∶TN分别增加42.3%、22.2%和29.1%(P<0.05);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TN∶TP均不同程度减小,TC∶TP则无明显变化规律;秸秆还田后,晚稻土壤1~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TC、TP显著降低(P<0.05),而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TC∶TN基本无变化,TC∶TP和TN∶TP则在1~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增大,其余粒级团聚体中减小;从团聚体粒级角度看,早、晚稻土壤中TC、TN、TP主要分布在水稳性大团聚体中(0.25~2 mm粒级),团聚体粒级越小,养分含量越少;秸秆还田后,晚稻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对土壤养分贡献率增大,水稳性微团聚体(<0.25 mm粒级)养分贡献率则降低;总体上,早、晚稻田中,1~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对秸秆还田响应显著;秸秆还田对福州稻田水稳性团聚体中养分含量有影响,对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则不明显。
    科尔沁沙地沙丘-丘间低地降雨前后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周学雅1,2,杨婷婷1,2,王安志1,关德新1*,袁凤辉1,吴家兵1,金昌杰1
    2017, 36(1):  157-163. 
    摘要 ( 338 )   PDF (631KB) ( 46 )  
    以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丘间低地景观单元为研究对象,在植被生长旺盛期且长时间干旱条件下,对中等降雨(22.6 mm)前后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和降雨补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水平方向上,降雨前后不同部位0~90 cm深度平均土壤水分有显著差异,雨前其大小顺序为丘间低地(10.30%)>沙丘下部(1.18%)>沙丘顶部>(0.98%)>沙丘上部(0.75%);雨后沙丘顶部、上部、下部和丘间低地土壤水分分别增加了2.33、3.50、1.77和0.34个百分点;垂直方向上,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的深度分布与水平位置有关;雨前表层土壤水分均很小,沙丘顶部、上部分别在40~100、20~50和120~200 cm深度有较弱的高值区,沙丘下部和丘间低地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大,直至饱和含水量;雨后沙丘顶部、上部、下部、丘间低地土壤储水量增加的深度范围分别是0~110、0~110、0~50和0~90 cm,其储水量增量分别占降雨的12.4%、13.3%、9.7%和14.6%,其中丘间低地0~10 cm土层储水量增量显著高于沙丘顶部和上部,其他深度不同部位储水量增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长时间无降雨条件下,沙丘顶部和上部土壤水分状况趋于恶化,有必要采取一定间伐措施,使土壤水分维持动态平衡,才有利于植被恢复和沙漠化逆转。
    基于不同受益者的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主导服务功能
    孙宝娣1,2,崔丽娟1,2*,李伟1,2,康晓明1,2
    2017, 36(1):  164-171. 
    摘要 ( 489 )   PDF (731KB) ( 28 )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多样性、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以及人类使用的选择性等特性,在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服务功能之间会出现权衡或者相互增益的变化特征。明确不同受益者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注程度,对制定区域发展与湿地生态保护“双赢”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滨海湿地辽宁省双台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当地受益者、省域受益者、全国受益者和全球受益者四个层次对双台河口湿地的物质生产、调蓄洪水、固碳、气候调节、大气调节、促於造陆、消浪护岸和休闲旅游等8项服务进行两两比较,并运用专家打分法进行打分。结果表明:当地受益者关注的主导服务功能为物质生产和消浪护岸两项,其权重值分别为0.2234和0.2154;省域受益者主要关注休闲旅游和气候调节,其权重值分别为0.2740和0.2230;全国受益者主要关注气候调节和大气调节,其权重值分别为0.2155和0.2150;全球受益者主要关注固碳和大气调节,其权重值分别为0.2939和0.2161。针对不同受访者社会属性特征包括年龄、收入、教育背景和职业4个方面进行分析,表明不同社会特征的受益者关注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主导服务功能并不相同。本研究为今后不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取舍及不同受益者之间的权衡提供理论支撑。
    黑河流域潜在蒸散及其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分析
    汪精海1,齐广平1*,康燕霞1,2,朱璇浩1,马彦麟1,史晓巍1
    2017, 36(1):  172-180. 
    摘要 ( 400 )   PDF (2188KB) ( 29 )  
    基于黑河流域及周边地区17个气象站1951—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依靠处理定性概念与定量描述不确定性转换的云模型对潜在蒸散量(ET0)及其影响因子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同时采用通径分析对ET0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黑河流域年均ET0呈较小幅度增长趋势;ET0在时间尺度上的熵值和超熵比空间尺度小,说明ET0的时间变化较为连续,空间分布较为模糊、随机;气象因子的熵值和超熵变化范围较小,说明气象因子的空间分布较为均匀、稳定,熵值、超熵值的空间分布和均值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ET0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由南向北递增,与日照时数、风速和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与相对湿度相反;ET0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相对湿度,其次为风速和气温;其中直接作用中风速>相对湿度>气温,间接作用中相对湿度>气温>风速,气温和相对湿度通过风速对ET0的负向作用较为明显。
    西北干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及时空差异原因
    焦伟1,2,陈亚宁1*,李稚1
    2017, 36(1):  181-189. 
    摘要 ( 668 )   PDF (7112KB) ( 186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本文基于2000—2014年的MODIS NDVI数据,结合西北干旱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从土地覆盖类型、分类的精度、辐射数据的选取、计算公式的选择等方面对CASA模型进行改进和率定,进一步估算了西北干旱区的NPP,并分析了NP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验证改进的CASA模型对于干旱半干旱区植被NPP的模拟效果较好,可以反映研究区的植被生长及分布状况,西北干旱区多年平均植被NPP为191.63 g C·m-2·a-1;西北干旱区植被NPP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总体上呈现出西北、东南高,中间低的特征;在年际变化上,NPP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线性增长率为2.98 g C·m-2·a-1,且不同植被类型的NPP增长率不同,耕地增长最快,其次是灌丛,最低的是林地;对西北干旱区不同植被类型的NPP与气候因子(气温、降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总体上植被生物量与降水的相关系数为0.538(P<0.05),与气温的相关系数为0.394,说明研究区植被NPP与降水的相关性高于气温;且不同植被类型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具有差异性。
    基于SPEI指数的辽宁省生长季干旱时空特征
    张运福1*,房一禾2,龚强3
    2017, 36(1):  190-197. 
    摘要 ( 573 )   PDF (1164KB) ( 45 )  
    根据辽宁省50个气象站1961—2015年温度和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SPEI)、线性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等方法,研究了辽宁省生长季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来,辽宁省生长季干旱指数以0.13 10 a-1的速率显著下降,干旱整体呈现加剧趋势;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干旱强度呈减弱趋势;80年代初、90年后期代初到2015年,干旱强度呈加剧趋势;1996年全省SPEI指数发生了突变性下降,干旱程度发生了突变性增强,其中,2000年全省有47个站点发生了干旱,干旱率高达94%,是近55年来干旱发生范围最大的年份,其次是1999和2014年,干旱率分别为92%和88%;全省SPEI指数的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全区一致型、东南与西北反向型、中部与其他地区反向型等3个模态,其中,全区一致型高值区包括葫芦岛沿海地区、锦州地区、沈阳地区、鞍山地区等,表明这些地区对干旱的反应最为敏感。时间系数序列显示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东南与西北反向型中,空间系数0值线位于辽宁中部,呈东北西南向,0值线以西的辽西和辽北地区其空间系数为负值,而0值线以东地区的空间系数为正。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中部及渤海沿岸与其他区反向型中,东南及西部地区空间系数均为正值,而其他区为负值。时间系数序列无明显变化趋势。
    大兴安岭林火发生的时空聚集性特征
    李顺1,2,吴志伟1*,梁宇1,贺红士3,4
    2017, 36(1):  198-204. 
    摘要 ( 533 )   PDF (1063KB) ( 39 )  
    林火是大兴安岭林区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揭示其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对林火安全管理和未来气候变化下的林火预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大兴安岭1967—2006年发生的林火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完全随机的点过程。采用时间点过程方法中的变异系数和阿伦因子及空间点格局分析中的Ripley K函数和Kernel空间密度函数等估算方法,分别对大兴安岭林火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聚集性范围和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较小的时间尺度上,林火分布趋向随机过程,随着观测时间长度增大,分布的聚集性表现越显著;空间分布上,林火在一定距离尺度内表现为聚集分布,超过该尺度则为随机泊松分布;林火的分布往往聚集在某些特定区域,存在明显的林火高发区。这些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大兴安岭林火时空的内在分布规律,但对于导致这些林火时空分布格局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基于梯度分析的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扩展的景观生态效应
    崔王平1,2,李阳兵1,2*,李睿康1,2,周亚琳1,2,文雯1,2
    2017, 36(1):  205-215. 
    摘要 ( 457 )   PDF (3993KB) ( 80 )  
    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景观生态效应,有助于加强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和土地管理。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于ArcGIS 9.3和Fragstats 4.2软件,采用景观扩展指数、景观人工干扰强度模型、景观格局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城市扩展模式、人为干扰强度、景观格局梯度等3个方面对1995—2014年研究区城市扩展过程中景观组分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之后研究区受地形地貌及交通的影响,占主导优势的边缘扩展模式随时间变化呈减弱趋势,跳跃扩展模式优势却不断增强,而填充扩展模式始终处于同期最低值;1995—2014年,以林地、草地、水域等为主的低、低中强度景观人工干扰区域变化稳中略有增长,但以城乡居民点和工业用地为主高强度景观人工干扰区域却在2007年和2014年呈现出向中、中高强度区域蔓延的态势,旱地、水田空间丧失严重;南北向和东西向样带随着距城区中心越远,斑块密度、平均欧式最近邻体距离、Shannon多样性指数值越高,而靠近城区中心区域上述相关景观指数值随时间变化却呈下降趋势;且聚集度指数在时空上的变化却正好与之相反。在南北向和东西向样带局部区域景观格局梯度变化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这对城市化过程中景观组分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峡水库支流水文情势差异对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释放通量特征的影响
    程瑶1,2,3*,王雨春2,3,胡明明2,3
    2017, 36(1):  216-223. 
    摘要 ( 456 )   PDF (1319KB) ( 41 )  
    选取三峡水库支流朱衣河、草堂河及其毗邻干流为研究区域,于2015年3月开展了春季水华易发期水气界面温室气体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该时段内,三峡水库干流总体表现为释放CO2的“源”,其通量为85.01 mmol·m-2·d-1;在受干流泄水影响较小的朱衣河回水区,表现为强烈吸收CO2的“汇”,其通量变化范围为-73.26~-30.38 mmol·m-2·d-1;而因“狭管效应”受干流强烈影响的草堂河支流回水区,则表现为相对较弱的CO2释放“源”,其通量变化范围为81.43~36.72 mmol·m-2·d-1。相关分析表明,三峡水库干支流不同水域CO2释放通量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呈显著相关关系。由于受到工程调度影响,干流、支流回水区不同水域水文情势的差别,导致了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碳转换利用强度的空间差异,可能是形成三峡水库水气界面CO2“源、汇”特征分布高度异质性的重要原因。
    综述与专论
    生物固氮与有效氮的关系:从分子到群落
    车荣晓1, 2,邓永翠3,吴伊波4,张静1,王芳1,唐立1,2,李林峰1,马双1,刘瀚科1,赵星1,王艳芬1,郝彦宾1,崔骁勇1*
    2017, 36(1):  224-232. 
    摘要 ( 558 )   PDF (557KB) ( 95 )  
    在当前全球生态系统人为氮素投入激增的背景下,明确生物固氮与有效氮的关系对生态系统氮收支的估算及施肥策略的优化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关于有效氮在分子、个体和群落尺度对生物固氮影响的研究,并对3个尺度的研究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当前分子、个体尺度的相关研究更为系统,但严重受限于固氮菌的培养;群落尺度的研究虽采用非培养技术开展,研究效率相对更高,但针对固氮基因表达的研究却十分匮乏,研究体系急待完善。据此,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有效氮在群落尺度对固氮基因表达的调控,并着重于完善群落尺度生物固氮的研究体系。
    间作系统的水分竞争互补机理
    柴强*,殷文
    2017, 36(1):  233-239. 
    摘要 ( 591 )   PDF (487KB) ( 79 )  
    综合国内外间作复合群体水分高效利用的特征及其种间竞争互补机理,展望了未来间作研究的重点方向及领域。间作复合群体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有利于创造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水分环境。竞争和互补是同一种间关系的两个方面,量化间作作物对土壤资源的竞争和互补效应是间作研究的重要问题。间作作物种间竞争互补的影响因素包括:作物种类、种植密度、空间布局、环境要素等。针对种间竞争互补主导间作水分利用,但协同调控二者理论依据薄弱问题,未来研究重点领域包括:(1)研究间作作物干物质累积、分配和水分生产力时空变化,早熟作物收获后晚熟作物的恢复效应,明确水分利用效率与种间竞争互补强弱消长的相关关系;(2)检测土壤水势和有效水分的时空动态,解析土壤水分迁移与种间竞争互补的关系,形成水分供给调控竞争互补的理论依据;(3)研究间作对作物水分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揭示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对种间竞争互补的响应机制;(4)探讨根冠协同发育与群体水分利用、种间竞争互补的相关关系,阐明根冠协同调控优化种间关系、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基本机理。集成不同尺度研究成果,形成间作水分高效利用的种间竞争互补调控理论,为深化种间关系研究,推动缺水地区间作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大坝对下游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范玉龙1,2,胡楠2,丁圣彦1*
    2017, 36(1):  240-247. 
    摘要 ( 665 )   PDF (919KB) ( 22 )  
    大坝是水资源利用和调控的有效手段,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坝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属性,是下游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大坝改变了区域水资源的时空配置,在不同尺度和不同层面产生相应的水分效应:(1)大坝引发了整个下游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流域水文、河道和物种流动等方面;(2)大坝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从而影响到河岸带、灌溉区、洪泛区及更远的横向区域。下游水源补给能力下降,使地下含水层和沿河湿地无法及时补充,干流与支流、湖泊间的互动关系被阻断,影响区域水资源的输送与交换;(3)水环境的变化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程度,使下游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发生相应的改变。生态系统服务在地理过程、生物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利用,大坝改变了水分、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过程,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带来深远的影响。河流是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网络的核心和重要通道,大坝通过河流对下游产生初级和次级影响,强烈地改变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网络的稳定和发展。
    草螟科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结构及分布特点
    王攀1,汪海洋2,单俊奇1,2,王小平2,雷朝亮2,司升云1*
    2017, 36(1):  248-257. 
    摘要 ( 433 )   PDF (541KB) ( 58 )  
    草螟科昆虫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且大多数为农林重要害虫。利用性信息素对害虫进行监测或防治具有靶标明确、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是害虫可持续综合治理的重要部分。本文对已鉴定性信息素组分的草螟科昆虫及其性信息素组分进行统计和分类,比较分析了已鉴定的草螟科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的化学结构及其在不同亚科、属以及种之间的分布特点,以期为性信息素组分尚未得到鉴定或鉴定困难的草螟科昆虫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进一步探讨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的进化提供依据。
     
    方法与技术
    不通过髓心的树木圆盘年轮直径测定方法
    张宁,刘琪璟*,孟盛旺,周华,刘文慧
    2017, 36(1):  258-266. 
    摘要 ( 487 )   PDF (2068KB) ( 184 )  
    树干解析是测树学的基础技术,在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测算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树干解析树木直径的测定方法是测量每个圆盘东西、南北两条直径线上每年(或龄阶)的直径,取两个方向同一年(或龄阶)直径的平均数作为测定结果。由于横断面为绝对圆形的树干很少,且髓心常常偏倚,使用传统方法测量的年轮直径往往小于真实直径,造成树木材积与生物量的低估。本研究对传统树干解析圆盘年轮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不通过髓心的树木圆盘几何直径测定法,并制定了测定规则,以期减少个体测定差异,使测量值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值。使用不同方法对圆盘的年轮直径进行了测定,通过比较圆形度、逼近度指数,证明了本方法较传统方法更为准确。本方法原理简明,易于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于提高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的估算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模型在农田蒸散及土壤水分模拟中的适用性评价
    张雪松1*,刘雅各2,胡正华1, 3,柳艺博1,张富存1,韩小梅1
    2017, 36(1):  267-276. 
    摘要 ( 482 )   PDF (1285KB) ( 19 )  
    为评价生态模型在农田蒸散及土壤水分运动模拟中的适用性,利用2013—2015年南京农业气象测站观测数据,评估了BEPS(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模拟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逐日蒸散及与土壤水分动态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开展了植被冠层蒸腾和农田土壤蒸发分离。模拟结果表明:BEPS适用于研究冬小麦农田蒸散量及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由于考虑了叶片聚集指数和冬小麦根系垂直分布递减系数随生育期变动的参数化改进,BEPS分别可以解释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两个生长季农田生态系统蒸渗仪实测蒸散量变化的83%和74%,参数化改进前后模型效率ME相当(前:0.8,后0.74),标准差RMSE(前:1.50,后1.05),平均偏差MBE(前:0.5,后0.35),误差减小;两个生长季中,土壤蒸发占冠层上方总蒸散的比例随生育进程而变化,全生育期发散比平均值分别为34%和29%;BEPS模拟的0~40 cm土层深度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趋势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可以解释78%以上的土壤水分实测值变化,并能快速地响应降水变化。本研究表明,生态模型可以用于模拟冬小麦农田蒸散和土壤水分变化,并有助于厘定农田冠层中难以区分的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比例关系,可为进一步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区域蒸散发评估及与之相联系的农田节水管理奠定基础。
    基于MODIS数据的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叶绿素a浓度反演
    种丹1,李浩杰1,范硕1,李姣姣1,王杰2,张世强1*
    2017, 36(1):  277-286. 
    摘要 ( 665 )   PDF (3482KB) ( 86 )  
    叶绿素a浓度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参数。本研究以MODIS卫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实现了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首先,以2010—2012年的叶绿素a浓度实测数据为基础,对MODIS不同波段的地表辐射率进行了组合试验,优选出九湖叶绿素a浓度的统计模型。其次,利用2013—2014年的叶绿素a浓度实测数据对反演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利用优选模型对九湖叶绿素a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获取的九湖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比较符合专业人员的判断,结果较为合理;滇池、洱海、程海、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和阳宗海的叶绿素a浓度周围高,中部低,抚仙湖和泸沽湖则为周围低,中部高;从年际变化看,2010—2014年期间,滇池、洱海、星云湖和异龙湖叶绿素a浓度年际波动幅度较大,抚仙湖、程海、杞麓湖和泸沽湖变化较为稳定,阳宗海呈减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