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23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2-10-18
    目录
    目录
    2012, 23(10):  0. 
    摘要 ( 931 )   PDF (508KB) ( 349 )  
    研究报告
    光质对东北次生林生态系统主要树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张敏1,2,3,朱教君1,2**,闫巧玲1,2,3
    2012, 23(10):  2625-2631. 
    摘要 ( 1647 )   PDF (685KB) ( 622 )  
    以东北次生林生态系统5个主要树种(日本落叶松、黄檗、色木槭、水曲柳和红松)种子为对象,采取室内控制(5个主要树种)和野外模拟(红松和日本落叶松)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光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室内和实际林分下分别设置了4种不同光质类型处理(以黑暗为对照)和3个红光/远红光比值(R/FR)梯度.结果表明: 不同光质类型除对日本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他4个树种种子萌发影响均显著.其中,黄檗种子萌发率在白光下达到最高,色木槭、水曲柳和红松种子萌发率在红光-远红光-红光照射下达到最高.林分内试验结果与室内一致,红松种子萌发率随林内R/FR下降而明显下降,落叶松种子萌发则不受光质的影响.在自然林分条件下,R/FR随着光斑活动不断变化,色木槭、水曲柳和红松种子萌发格局可能是对森林光斑环境适应的结果.大粒种子萌发显著受光质的影响.  
    重庆酸雨区受害马尾松林土壤水分与针叶凋落的关系
    王轶浩1,2,王彦辉1**,李振华1,于澎涛1,熊伟1,郝佳1,段健3
    2012, 23(10):  2632-2640. 
    摘要 ( 1372 )   PDF (781KB) ( 459 )  
    2009年3月—2011年11月,研究了重庆铁山坪酸雨区马尾松林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及其对针叶凋落的影响,并确定了其相应的土壤水分阈值.结果表明: 无论是丰水年、平水年还是少水年,马尾松林土壤水分年内变化均明显分为丰富期(5月前)、下降期(6—7月)、伏旱期(8—9月)和恢复期(10—11月);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先减少后增加,各土层间土壤含水量的差异随年降水量的下降而减小;生长季中马尾松林的月针叶凋落量与0~60 cm(尤其是20~50 cm)的蓄水量显著相关;土壤田间持水量(或毛管孔隙度)和82%的田间持水量(或80%的毛管孔隙度)是影响针叶凋落的重要土壤水分阈值.酸雨区马尾松林极易遭受缺水胁迫,特别是在伏旱期.其与酸害共同构成了酸雨区森林健康的多重胁迫.  
    南方红豆杉人工引种及野生植株活性成分含量与分布
    于少帅1,孙启武2**,张小平1,田胜尼3,柏培磊1
    2012, 23(10):  2641-2647. 
    摘要 ( 1396 )   PDF (463KB) ( 423 )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因其具有抗癌药用价值而被过度采集,导致现存种群减少.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和HPLC检测人工引种及野生南方红豆杉植株中紫杉醇、7-木糖紫杉醇、三尖杉宁碱等活性成分含量,分析其在不同部位、年限和坡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南方红豆杉人工引种后,植株中的紫杉醇、7-木糖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变化明显,野生植株中紫杉醇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栽培植株,约为栽培植株的1.8倍,其他2种物质含量以人工栽培略高.不同部位、冠层样品中3种活性物质含量差异显著,以茎皮、高冠层枝叶含量较高.不同年限南方红豆杉植株中紫杉醇、7-木糖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以4年生植株较高,分别为0.08、0.91和0.32 mg·g-1.不同坡向植株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以阳坡植株较高,紫杉醇和7-木糖紫杉醇含量差异显著,三尖杉宁碱含量差异不显著.南方红豆杉中3种活性成分的积累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栽培过程中适当增加光照有利于3种活性成分的积累.
    刈割对克氏针茅草原群落优势与亚优势植物的影响
    李鑫1,2,3,石凤翎1**,高艳2,赵明旭3,李凌浩2
    2012, 23(10):  2648-2654. 
    摘要 ( 1538 )   PDF (1032KB) ( 399 )  
    基于内蒙古中部克氏针茅草原长期刈割试验,分析了不同留茬高度下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中5个优势及亚优势种地上生物量和群落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留茬高度在10 cm以上时对5种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较小.留茬高度为10 cm适于冷蒿生长,而不利于克氏针茅的生长.糙隐子草在留茬高度为2 cm时表现最佳.黄囊苔草对群落的贡献在留茬高度为5 cm时最大,此时其生物量与刈割年限呈正相关.留茬高度为2和15 cm不利于星毛委陵菜生长.植株较高、竞争力强的多年生植物对干扰的耐受能力较强,刈割的留茬高度不低于10 cm时,有益于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抗侵蚀植物叶表皮的生态适应性
    苗芳1**,杜华栋2,秦翠萍1,焦菊英2
    2012, 23(10):  2655-2665. 
    摘要 ( 1464 )   PDF (1083KB) ( 375 )  
    采用叶表皮临时装片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壤侵蚀环境沟间地、沟谷地和沟间人工刺槐林地6种抗侵蚀植物叶表皮组成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沟间地抗侵蚀植物叶的上表皮气孔开度、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器长宽比可塑性、气孔器面积可塑性、表皮毛〖JP2〗密度和表皮细胞密度分别比沟谷地提高93.8%、66.8%、17.9%、36.4%、42.3%、199.4%和46.5%,下表皮分别提高90.4%、76.6%、9.8%、47.1%、43.9%、98.2%和50.1%;沟间人工刺槐林地叶上表皮各形态指标分别比沟谷地提高66.7%、20.5%、11.9%、37.9%、19.8%、113.1%和10.8%,叶下表皮分别提高106.7%、45.8%、11.9%、41.3%、21.2%、52.2%和28.1%.沟间地植物叶上、下叶表皮毛长度分别比沟谷地缩短58.8%和29.7%,表皮细胞面积分别比沟谷地减少40.3%和37.0%.沟间人工刺槐林地叶上、下表皮毛长度分别比沟谷地缩短25.0%和23.6%,表皮细胞面积分别比沟谷地减少22.2%和19.2%.抗侵蚀植物通过增加叶表皮气孔开度、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器长宽比可塑性、气孔器面积可塑性、表皮毛密度、表皮细胞密度和减少表皮毛长度、表皮细胞面积来适应较强的土壤侵蚀环境.
    土壤含水量、pH及有机质对DMPP硝化抑制效果的影响
    薛妍1,2,武志杰1**,张丽莉1,宫平1,2,董欣欣1,2,聂彦霞1,2
    2012, 23(10):  2663-2669. 
    摘要 ( 1846 )   PDF (979KB) ( 479 )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含水量(40%、60%和80%田间最大持水量)、pH(4、7、10)及有机质(原土和去除有机质)对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在潮棕壤中硝化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DMPP的降解趋于缓慢,硝化抑制效应增强.不同土壤pH处理下,以pH为10的处理硝化抑制效果最好,DMPP的存留量最高,pH为7和4处理硝化抑制效果较低,DMPP存留量较少.去除有机质可延长DMPP的存留时间,显著降低土壤表观硝化率.
    土地利用方式和培养温度对土壤氮转化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郎漫1,2**,李平1,2,张小川3
    2012, 23(10):  2670-2676. 
    摘要 ( 1997 )   PDF (788KB) ( 459 )  
    在好氧条件下研究土地利用方式(林地、草地)及培养温度(10、15 ℃)对加拿大和中国土壤的硝化作用、氮矿化作用以及N2O和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草地土壤中的硝化作用和N2O排放量大于林地土壤,中国草地土硝化作用最强.10和15 ℃下中国草地土硝化速率分别为2.10和2.86 mg N·kg-1·d-1,15 d的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0.2和15.4 μg N2ON·kg-1.pH是影响土壤硝化作用强度和N2O排放的主要因素,与两者均呈显著正相关.林地土壤的矿化作用和CO2排放量高于草地,中国林地土壤的矿化作用最强,其平均矿化速率在10和15 ℃时分别为3.08和2.87 mg N·kg-1·d-1.加拿大林地土壤CO2排放量最高,其15 d的累积排放量在10和15 ℃时分别为314和370 mg CO2C·kg-1,土壤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与有机氮矿化作用和CO2排放量呈显著正相关.温度增加促进草地土壤硝化作用及林地和草地土壤中N2O的排放,也显著促进林地土壤中CO2的排放.
    土地利用方式对滇池流域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陈春瑜,和树庄**,胡斌,吕文龙
    2012, 23(10):  2677-2684. 
    摘要 ( 1557 )   PDF (941KB) ( 540 )  
    选择滇池流域6种土地利用方式(废弃大棚区、林地、坡耕地、台地、平坝菜地和设施大棚菜地)逐月定点测定表层土壤pH以及氮、磷和有机质含量,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滇池流域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pH、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C/N均存在显著差异.pH值依次为废弃大棚>平坝菜地>设施大棚>台地>坡耕地>林地;有机质含量依次为废弃大棚>平坝菜地>设施大棚>坡耕地>林地>台地;总氮含量依次为设施大棚>平坝菜地>废弃大棚>坡耕地>台地>林地;总磷含量依次为平坝菜地>设施大棚>废弃大棚>坡耕地>台地>林地;C/N值依次为林地>坡耕地>平坝菜地>台地>废弃大棚>设施大棚.土壤中有机质、氮、磷含量受施肥、灌溉、田间耕作及季节因素等影响.不同样点各指标的高值均出现在雨季,可能与当地追肥习惯有关.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高强度利用的设施大棚和废弃大棚的土壤pH以及氮、磷、有机质含量明显异于人为扰动较小的林地和台地.
    秦岭太白山区6种中草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及酶活性
    孟令军1,耿增超1,2**,殷金岩1,王海涛1,吉鹏飞1
    2012, 23(10):  2685-2692. 
    摘要 ( 1852 )   PDF (638KB) ( 437 )  
    以秦岭太白山区不同生境下鹿蹄草、三尖杉、玉竹、银露梅、珠芽蓼和金露梅6种中草药为对象,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化学性质及酶活性.结果表明: 6种中草药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磷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呈现明显的根际聚集现象;土壤酶活性总体上表现出根际较强的特性;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与中性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土壤CEC与中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均呈显著正相关.6种中草药非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全氮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CEC与脲酶、过氧化氢酶、中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均呈显著正相关.根际土壤肥力水平综合得分总体上大于非根际土壤.其中,金露梅、珠芽蓼和银露梅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肥力水平综合得分较高,而鹿蹄草、玉竹和三尖杉得分较低.土壤有机质和CEC在评价6种中草药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肥力中起重要作用,而中性磷酸酶是首选土壤酶指标.
    施加内生真菌对花生连作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王宏伟1,王兴祥2,3,4,吕立新1,肖逸1,戴传超1**
    2012, 23(10):  2693-2700. 
    摘要 ( 1870 )   PDF (693KB) ( 549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土壤中施加植物内生真菌拟茎点霉NJ4.1菌株、B3菌株和角担子菌B6菌株在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B3处理显著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为对照的1.2倍;施加内生菌NJ4.1、B3和B6能显著增加花生根瘤数量,分别为对照的12、1.3和1.3倍.3个加菌处理全生育期平均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高于对照,萌发期和苗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显著高于对照,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在花生萌发期升高,开花期降低.花生开花期土壤DGGE图谱表明,B3处理土壤细菌和真菌条带数量以及多样性最高.从萌发期到成熟期,与对照相比,3个加菌处理的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脲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表明施加内生菌对连作花生土壤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施用B3效果最好.
    施用污泥对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宋琳琳,铁梅**,张朝红,惠秀娟,景逵,陈忠林,张莹
    2012, 23(10):  2701-2707. 
    摘要 ( 2104 )   PDF (488KB) ( 341 )  
    采用盆栽技术和BCR连续浸提法研究了污泥的添加对土壤Cd、Pb、Cu和Zn形态分布的影响及重金属在黑麦草施污泥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 污泥的添加使土壤中生物有效态的Cd和Zn含量显著增加,生物有效态Pb含量显著降低,残渣态Pb的比例较CK增加了33.3%~74.5%,而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Cu含量在污泥与土壤添加比为1∶1时,仅占总量的0.7%和0.2%.污泥的添加能促进黑麦草对Cd、Cu和Zn的吸收,抑制对Pb的吸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黑麦草体内Cd、Zn和Cu含量分别与土壤中可还原态Cd、Zn和可氧化态Cu含量存在正相关,草体中Pb的含量则受土壤中可交换态和可氧化态Pb含量共同影响.种植黑麦草后根际土中可氧化态Cd和Cu分别向可交换态Cd和残渣态Cu转化,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Zn向可氧化态Zn转化,Pb的生物有效性基本未受影响.
    土壤-蔬菜系统中环丙沙星的降解与生物累积特征
    肖秋美1,2,3,王建武1,2,3**,唐艺玲1,2,3
    2012, 23(10):  2708-2714. 
    摘要 ( 1420 )   PDF (521KB) ( 412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环丙沙星对菜心、萝卜、番茄和豆角生长的影响及其累积特征和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 3种不同添加浓度(5、30和75 mg·kg-1)的环丙沙星处理对菜心、番茄和豆角的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而高浓度(≥30 mg·kg-1)环丙沙星处理显著抑制萝卜生长;环丙沙星在土壤中的降解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缓,豆角盆栽土壤中环丙沙星的降解半衰期(DT50)为18.3~43.9 d,降解90%所需要的时间(DT90)为260~738 d;土壤中的环丙沙星均能被4种蔬菜的根系吸收并转移至茎叶部分,而且吸收环丙沙星的量随着土壤中环丙沙星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菜心地下部环丙沙星的含量高于地上部;而萝卜地上部环丙沙星的含量高于地下部,番茄和豆角的叶、茎、根的环丙沙星含量均为根>茎>叶.
    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水溶性有机碳特征
    黄宗胜1,2,符裕红1,喻理飞1**
    2012, 23(10):  2715-2720. 
    摘要 ( 1749 )   PDF (607KB) ( 422 )  
    2011年9月,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特征.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基础呼吸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随自然恢复的进程而增加;微生物熵随土壤深度增加和恢复的进程增加;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随自然恢复的进程表层土增加,下层先增加后减少;水溶性有机碳与有机碳的比值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随自然恢复的进程而减少;土壤质量、有机碳的质与量随自然恢复的进程而提高,其中微生物量碳变化最大,而水溶性有机碳变化不显著.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张金1,许明祥2,3**,王征2,马昕昕3,邱宇洁2
    2012, 23(10):  2721-2727. 
    摘要 ( 2656 )   PDF (803KB) ( 487 )  
    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年限的人工刺槐林、人工柠条林和自然撂荒地为对象,以0~100 cm(浅层)土壤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下100~400 cm(深层)土壤有机碳(SOC)储量的剖面分布特征和累积动态.结果表明: 随土壤深度增加,浅层SOC储量显著降低,深层SOC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储量很高,约占0~400 cm 剖面SOC的60%.80~100 cm土层的SOC储量与深层100~200和200~400 cm的SOC储量呈显著线性相关,是0~100 cm 5个土层中与深层SOC储量变化相关性最强的一层,可用以估算深层SOC储量.人工刺槐林、柠条林、撂荒地表层(0~20 cm)SOC储量显著高于坡耕地,而深层SOC储量在不同利用类型间差异不显著.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深层SOC储量呈上升趋势,人工刺槐林和人工柠条林100~400 cm SOC平均累积速率分别为0.14和0.19 t·hm-2·a-1,人工柠条林与浅层SOC累积速率相当.在估算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的土壤固碳效应时,应考虑深层土壤有机碳累积量,否则会严重低估植被恢复的土壤固碳效应.
    链霉菌6803菌株对植物的化感作用
    宋圆圆1,2,3,黄珂3,4,石木标4,陈敏1,2,3,曾任森1,2,3**
    2012, 23(10):  2728-2736. 
    摘要 ( 1362 )   PDF (1155KB) ( 335 )  
    链霉菌属是绝大多数已知抗生素和一些重要活性物质的产生菌,它对高等植物是否具有化感作用尚缺乏研究. 从土壤中分离获得7个放线菌菌株,研究其对植物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链霉菌6803菌株在固体和液体发酵培养时均强烈抑制油菜根和稗草根的生长, 其液体发酵液的5倍稀释液对油菜和稗草苗生长的抑制分别达到60.7%和61.3%. 常规形态与生理生化试验表明,该菌株属于链霉菌属金色类群;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沙场链霉菌,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99.28%. 此菌株经过80~100 s紫外线照射筛选出的正突变菌株UV8024和UV100-2的10倍稀释发酵液对油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比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37.5%和38.1%, 经过1%硫酸二乙酯诱变50 min筛选出的正突变菌株D507的10倍稀释发酵液对油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9.8%. 链霉菌6803菌株对高等植物具有化感作用, 并可通过诱变育种提高其化感潜力.
    不同播期和抽穗期弱光胁迫对杂交稻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园园1,2,孙永健2,3,陈林4,徐徽2,3,马均2,3**
    2012, 23(10):  2734-2744. 
    摘要 ( 1768 )   PDF (841KB) ( 469 )  
    以耐阴性中等的杂交稻川香9838为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和抽穗期弱光胁迫对杂交稻抽穗期光合特征、渗透调节物质、保护性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播期和抽穗期弱光胁迫对水稻抽穗期干物质积累、剑叶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随播期的推迟,全生育期明显缩短,稻谷产量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抽穗期轻度弱光胁迫(遮光20%)能缓解水稻生育过程中面临的高温及强光照危害,进而能缓解剑叶光合速率和抽穗期干物质累积的降低,调节抗氧化酶活性,适度提高结实率;而抽穗期中度(遮光40%)、重度(遮光60%)弱光胁迫均不利于水稻生长.剑叶光合速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播期和抽穗期弱光胁迫较为敏感.水稻始穗1~5 d剑叶光合速率与稻谷产量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显著相关.
    灌水时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党建友,裴雪霞,王姣爱,张晶,曹勇,张定一**
    2012, 23(10):  2745-2750. 
    摘要 ( 1732 )   PDF (415KB) ( 383 )  
    研究秸秆还田后不同越冬前灌水时间(11月10日、11月25日、12月10日)和春季灌水时间(3月5日,返青期;4月5日,拔节期)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运转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越冬前灌水时间主要影响冬前和拔节期群体大小,而春灌时间对冬小麦成穗数、产量、干物质运转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而且越冬前灌水时间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与春灌时间密切相关.在春季返青期灌水条件下,越冬前灌水时间越早,成穗数和产量越高;在拔节期灌水条件下,随越冬前灌水时间的推迟,成穗数和产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而穗粒数逐渐增加,千粒重受影响较小.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均随越冬前灌水时间的推迟而降低,随春季灌水时间的推迟而升高.因此,在秸秆还田足墒播种条件下,将越冬前灌水时间适当提前,可以塌实土壤,促进冬小麦冬前分蘖,增加群体大小;配合拔节期增量灌水,可以控制早春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稳定粒重,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实现节水高产高效栽培.
    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棉田氮肥利用率及损失的影响
    王肖娟,危常州**,张君,董鹏,王娟,朱齐超,王金鑫
    2012, 23(10):  2751-2758. 
    摘要 ( 1522 )   PDF (510KB) ( 381 )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滴灌和漫灌)和不同施氮水平(0、240、360、480 kg N·hm-2)对棉田氮肥利用率及损失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氮肥被植株吸收、土壤硝态氮残留,以及氨挥发、硝态氮淋溶损失、硝化反硝化损失等氮素循环转化途径.结果表明: 滴灌棉花籽棉产量、植株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显著大于漫灌.漫灌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显著高于滴灌;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中滴灌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占肥料氮施用量的比例为0.06%~0.14%,且显著高于漫灌;滴灌和漫灌硝态氮淋溶损失量占肥料氮施用量的比例分别为4.4%和8.8%,与漫灌相比,滴灌能显著降低淋溶水中硝态氮淋失量;滴灌和漫灌肥料氮的硝化-反硝化损失量分别占肥料氮施用量的17.9%和16.8%.硝态氮淋溶和硝化-反硝化损失是新疆棉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
    控释配方肥氮素在芥菜连作期的去向和平衡
    张盼盼,樊小林**
    2012, 23(10):  2759-2765. 
    摘要 ( 1324 )   PDF (851KB) ( 346 )  
    采用小型渗漏计,在施用水溶性肥料及其与控释肥料组成的控释配方肥条件下,研究了3个生长季连作芥菜的吸氮量、N2O排放损失、氮素淋溶损失、氮素残留和其他损失量.结果表明: 在含25%控释氮素的控释配方肥处理下,芥菜的吸氮量逐季增加,后期显著高于水溶性肥料处理.水溶性肥料处理的N2O累积排放量和氮素淋溶损失量明显高于控释配方肥处理,各肥料处理氮素淋失的形态均以NO3--N为主.相对于水溶性肥料,控释配方肥能改变氮素的去向,氮素吸收利用率提高75.4%,土壤残留增加76.0%,淋溶损失和其他表观损失分别减少27.1%和66.3%.施用控释配方肥是减少氮素各种形式损失、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控释肥料是氮素养分高效利用的环保型肥料.
    氮沉降对乌药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王强1,2,金则新2**,彭礼琼2,3
    2012, 23(10):  2766-2772. 
    摘要 ( 1659 )   PDF (683KB) ( 461 )  
    2010年6月—2011年7月,采用盆栽模拟氮沉降试验,比较了不同氮浓度处理(CK 0 g·m-2·a-1、低氮 2 g·m-2·a-1、中氮8 g·m-2·a-1、高氮32 g·m-2·a-1)下乌药幼苗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差异,探讨氮沉降对乌药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1年的低氮、中氮和高氮处理,乌药幼苗叶片的日均净光合速率(Pn)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7.0%、117.8%、41.2%和82.6%、191.3%、152.2%;3种氮处理的乌药幼苗叶片日均PnPn max均以中氮处理最高.不同氮浓度处理后乌药幼苗叶片的日均胞间CO2浓度、日均气孔导度、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高于对照,暗呼吸速率以高氮处理最高.乌药幼苗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以中氮处理最高,其次是高氮处理,低氮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氮处理使乌药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改变,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活性均以高氮处理最低.3种氮处理的乌药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膜透性均以高氮处理最高.氮沉降提高了乌药幼苗的光合能力,以中氮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对其他生理指标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的生育期模拟模型
    苟芳,张立祯**,董宛麟,于洋,邸万通,沈姣姣
    2012, 23(10):  2773-2778. 
    摘要 ( 1489 )   PDF (494KB) ( 381 )  
    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一种重要种植方式,准确模拟其间套作的发育时期对评价和优化间套作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基础建立了向日葵和马铃薯单作、间作的生育期模拟模型,并利用2010—2011年的大田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 生育期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播种—出苗期、出苗—开花期、开花—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的均方差根(RMSE)分别为1.2、2.9、2.4和2.6 d,误差<5%.模型既有较强的机理性,又有较好的适用性,为探索间套作条件下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了良好工具.
    丹参壮苗指数及其模拟模型
    黄淑华1,徐福利2,王渭玲1**,杜俊波1,汝梅1,王静1,曹鲜艳1
    2012, 23(10):  2779-2785. 
    摘要 ( 1993 )   PDF (538KB) ( 396 )  
    通过对丹参幼苗各数量性状及比值与幼苗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确定有代表性的可以反映幼苗质量的数量性状指标,同时结合关联度分析确定适于丹参幼苗的壮苗指数,并依据丹参壮苗指数与气温、光辐射和空气湿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环境影响因子积的丹参幼苗壮苗指数模拟模型,再利用不同播期和试验地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 根粗、茎粗、地上部干质量、根干质量和全株干质量等数量性状与其他性状相关性显著,而且性状稳定,容易测量,可以作为衡量壮苗的指标性状.丹参幼苗的壮苗指数=(茎粗/根粗+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全株干质量.其中,全株干质量、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茎粗与壮苗指数的关联度较大,该壮苗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丹参幼苗质量.壮苗指数模型对丹参壮苗指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基于1∶1直线的R2=0.95,RMSE=0.15,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壮苗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热量资源及玉米温度适宜度
    冶明珠1,2,郭建平2**,袁彬2,赵俊芳2
    2012, 23(10):  2786-2794. 
    摘要 ( 1734 )   PDF (3086KB) ( 363 )  
    利用RegCM3模式输出的东北三省1951—2100年日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分析了东北三省热量资源和玉米不同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1951—2100年,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显著增加,稳定通过10 ℃初日不断提前,初日在4月25日之前的区域北界向东向北扩展,2071—2100年辽宁部分地区初日已提前至3月26日;≥10 ℃活动积温大于3000 ℃·d的区域面积不断增加,玉米的生长季长度不断增加,适宜种植晚熟玉米的区域面积不断增加.与1981—2010年相比,2011—2100年,东北三省年均温度将平均升高3.34 ℃.1951—2100年,玉米播种-出苗期以及出苗-抽雄期的温度适宜度随时间逐渐升高;1951—2040年,辽宁省玉米抽雄-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较高,而黑龙江省较低;2041—2100年,辽宁省玉米抽雄成熟期以及全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逐渐降低,吉林省东部和黑龙江省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适应气候变化的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播种期
    靳英华1,周道玮2 **,秦丽杰1
    2012, 23(10):  2795-2802. 
    摘要 ( 1524 )   PDF (999KB) ( 358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气候发生明显变化,对该区域的玉米生产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于2008年进行了3个早播和传统播种试验,早播的玉米种子分别进行3种处理(10 ℃催芽、25 ℃催芽和干种子),考察早播不同种子处理对玉米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比较早播与传统播期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961—2010年,研究区玉米生长季初日提前,气温显著升高,降水呈减少趋势;目前,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播种可提前至4月11日;采用10 ℃水温浸种催芽播种、直接播种干种子、坐水种等方式,均有利于早播的出苗和抗寒;早播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显著高于传统播期,产量比传统播期高35%~48%.
    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王明田1,2,张玉芳2,马均1**,刘娟3,李金建2,陈东东2
    2012, 23(10):  2803-2811. 
    摘要 ( 1646 )   PDF (1557KB) ( 390 )  
    利用四川省盆地区玉米产量资料、生育期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风险评估的气候干旱风险模型、作物干旱风险模型、产量灾损风险模型、抗灾性能模型和相应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四川省盆地区玉米旱灾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确定了综合风险区划指标.结果表明: 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各项风险评估指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一定的连片性;玉米旱灾综合风险评价指标,可将四川省盆地区玉米种植区划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区,其中,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盆西北大部、盆中及盆南部分地区,风险中值区主要分布在盆北及盆南部分地区,风险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盆东北、盆西南及盆东南部分地区.
    区域地表水体、归一化植被指数与热环境多样性格局的关联分析
    段金龙1,2,张学雷1,2**
    2012, 23(10):  2812-2820. 
    摘要 ( 1645 )   PDF (5441KB) ( 369 )  
    以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为研究区域,在2 km×2 km网格尺度下将多样性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区域地表水体、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分布的离散性评价,将NDVI和LST各分为4个等级,计算了其空间分布多样性指数,并探索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 将多样性理论与研究方法应用于区域热环境的空间分布离散性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研究意义;地表水体分布与最低温区分布具有较高的区位重叠性,高的植被覆盖度往往伴随低的地表温度;1988—2009年,郑州市地表水体分布离散性呈明显降低趋势;地表水体分布离散性与区域内各温度区分布离散性存在紧密联系;NDVI分级分布离散性与各温度区分布离散性之间关系复杂,需引入其他环境影响因素参与评价.
    基于MODIS NDVI的东北虎分布区植被变化趋势
    王化儒,王天明**,葛剑平
    2012, 23(10):  2821-2828. 
    摘要 ( 2109 )   PDF (2073KB) ( 371 )  
    基于2000—2010年MODIS NDVI(分辨率250 m)生长季均值数据,采用普通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东北虎分布区——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北东部地区植被的变化趋势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显著下降像元面积占当前东北虎分布区面积的比例为9.6%,NDVI显著上升像元所占面积比例仅0.5%;NDVI显著下降像元散布于整个研究区,NDVI显著上升像元则集中在俄罗斯远东的北部中间区域;东北虎分布区内NDVI显著下降像元的面积比例稍高于其在整个研究区域的面积比例.当前东北虎分布区内土地覆盖类型的变化以渐变形式为主.NDVI显著下降的像元主要分布在海拔低、坡度缓以及距公路和铁路较近的区域;NDVI显著下降的像元先随着与居民点最近距离的增加而增多,而后持续下降,NDVI显著下降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可遏制该地区植被退化,进而为东北虎保护和维护该区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可持续的-基础.
    中国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驱动力分析——以沈阳市为例
    任婉侠**,耿涌,薛冰
    2012, 23(10):  2829-2835. 
    摘要 ( 1730 )   PDF (516KB) ( 480 )  
    开展人为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作用的量化分析,是国际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典型的老工业城市——沈阳市为例,基于IPCC能源消费碳排放计算方法,对1978—2009年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核算,并应用基于Kaya等式和岭回归的STIRPAT模型,对影响碳排放量的人文驱动因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沈阳市碳排放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先缓升再略降随后快速增加,2009年的碳排放总量是1978年的46倍;人口规模是影响沈阳市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碳排放量与人口数量呈同比例变化;城市化显著影响碳排放量,是仅次于人口数量的另一个主要驱动因子;人均GDP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不存在Kuznets曲线假说;能源强度降低即技术进步因素是碳排放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基于DEMATEL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分析——以沈阳市为例
    李春荣1,2,耿涌1**,薛冰1,任婉侠1,董会娟1,2 
    2012, 23(10):  2836-2842. 
    摘要 ( 2119 )   PDF (511KB) ( 553 )  
    科学识别现阶段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查阅、实际调研以及结构式访谈等归纳总结出影响沈阳市可持续发展的21个障碍因素,基于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筛选出12个主要因素,并通过DEMATEL方法对这些主要障碍因素进行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沈阳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是领导不重视、偏重经济的政府考核体系、公众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足、对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缺乏科学认识以及缺乏关键项目.建议政府要提高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力度,改革政府考核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奖惩制度,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体制,强化各部门的执行力度;企业要投入资金研发关键支撑技术、引入关键项目;公众要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间作与MeSA释放对麦长管蚜及其优势天敌的生态效应
    董洁1,刘英杰1,李佩玲1,林芳静1,陈巨莲2,刘勇1**
    2012, 23(10):  2843-2848. 
    摘要 ( 1390 )   PDF (688KB) ( 397 )  
    为探索小麦-油菜(麦-油)间作田释放水杨酸甲酯(MeSA)对麦长管蚜及其优势天敌时序动态的影响和对麦长管蚜的生态控制效应,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在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实验站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麦-油间作与MeSA协同处理区的麦长管蚜无翅蚜种群数量比对照约提前12 d达到高峰,但峰值显著低于小麦单作区.百株小麦麦长管蚜无翅蚜年平均总量:小麦单作区>麦-油间作区>MeSA处理区>间作和MeSA协同处理区,而且间作和MeSA协同处理区瓢虫总量最高;蚜茧蜂发生高峰期比对照提前约10 d,对小麦灌浆期的蚜虫能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以生物控制指数(BCI)作为定量指标、把瓢虫和蚜茧蜂作为优势控制因子进行分析发现,从小麦抽穗到灌浆期,2种因素协同处理能更有效地抑制麦长管蚜无翅蚜的种群增长.
    不同种植年限的巨菌草对植物和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林兴生1,林占熺1**,林冬梅1,林辉1,罗海凌1,胡应平1,林春梅1,朱朝枝2
    2012, 23(10):  2849-2854. 
    摘要 ( 1346 )   PDF (424KB) ( 411 )  
    以未种植巨菌草的荒山坡地为对照(CK),研究种植年限为1、2、3年的巨菌草群落的植物和昆虫多样性.结果表明: 种植巨菌草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比CK低,但盖度比CK高,种植3年的盖度最高为91.6%,比CK高75.8%;种植3、2、1年的巨菌草群落昆虫物种丰富度分别为CK的5.6、5.3和3.6倍;不同种植年限巨菌草群落植物和昆虫的Simpson、Shannon、均匀度、Brillouin、McIntosh等指数均显著高于CK,说明种植巨菌草可明显影响群落的植物和昆虫多样性;群落的植物和昆虫多样性随种植年限的增长逐渐趋于稳定.
    铜和镉对多刺裸腹溞的联合毒性效应
    沈鹏,席贻龙**,张烨,周彬,王敏
    2012, 23(10):  2855-2862. 
    摘要 ( 1526 )   PDF (633KB) ( 385 )  
    采用48 h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Cu2+、Cd2+和Cu2++Cd2+对多刺裸腹溞的48 h LC50值,采用生命表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Cd2+和Cu2++Cd2+对多刺裸腹溞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Cu2+、Cd2+和Cu2++Cd2+对多刺裸腹溞的48 h LC50值分别为0.106、0.117和0.212 mg·L-1,Cu2++Cd2+的联合急性毒性表现为拮抗作用.Cu2+对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总生殖率、净生殖率、世代时间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没有显著影响.Cd2+和Cu2++Cd2+对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总生殖率、净生殖率和世代时间均有显著影响,但对种群内禀增长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浓度为0.004和0.005 mg·L-1的Cd2+以及浓度为0.006~0.010 mg·L-1(Cu2+∶Cd2+=1∶1,下同)的Cu2++Cd2+均显著缩短了多刺裸腹溞的生命期望,降低了其总生殖率;浓度为0.004和0.005 mg·L-1的Cd2+以及浓度为0.008~0.010 mg·L-1的Cu2++Cd2+均显著降低了多刺裸腹溞的净生殖率,缩短了其世代时间.Cu2+和Cd2+对多刺裸腹溞的慢性联合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Cd2+和Cu2++Cd2+浓度与多刺裸腹溞出生时的生命期望、总生殖率、净生殖率和世代时间之间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周年动态
    陈立婧1,吴艳芳1,景钰湘1,王聪
    2012, 23(10):  2863-2870. 
    摘要 ( 1390 )   PDF (845KB) ( 428 )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区的重点项目.于2009年9月—2010年8月对后滩湿地枝角类群落结构的组成和现存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共鉴定枝角类36种,隶属于5科13属.优势种12种,主要为圆形盘肠溞、卵形盘肠溞、长肢秀体溞和晶莹仙达溞等.枝角类年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7 ind·L-1和0.3559 mg·L-1;现存量的周年变化模式均呈双峰型,密度和生物量的主高峰分别出现在4月和7月,次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5月.枝角类的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elf指数均呈现夏秋季高、春冬季低的格局.枝角类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表明,水温、pH、DO和NO-2-N是世博园后滩湿地枝角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生态约束下的湖泊旅游用地布局
    王建英1,李江风1,2**,邹利林2,刘世斌2
    2012, 23(10):  2871-2877. 
    摘要 ( 1510 )   PDF (2197KB) ( 391 )  
    为防止不合理的湖泊旅游开发引起湖滨湿地的侵占与破坏、湖泊水体污染等生态问题,以梁子湖旅游开发用地布局为例,采用GIS构建了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湖泊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提出优先生态安全格局的湖泊旅游用地空间布局.研究区被划分为4类生态功能区.其中,核心保护区为“源地”景观区域,区内禁止新增旅游用地,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用地应大部分拆除,其余需进行升级改造;生态缓冲区的阻力值在0~4562,区内禁止新增旅游用地,原有旅游用地需缩减规模,并尽可能将区内人文环境转换为自然环境,实现人类活动和“源地”保护的隔离;生态过渡区的阻力值在4562~30797,区内现有旅游用地呈片状分布,可适度增加旅游用地,重点发展沿湖生态农林观光旅游;人类活动区的阻力值在30797~97334,可作为湖泊旅游用地布局的重点区域.优先考虑景观安全格局的旅游用地布局是湖泊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基于Ecopath模型的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评价
    吴忠鑫1,张秀梅1**,张磊1,佟飞1,刘洪军2
    2012, 23(10):  2878-2886. 
    摘要 ( 1926 )   PDF (1015KB) ( 460 )  
    基于2009年在荣成俚岛人工鱼礁区进行的周年生物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系统分析了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系统结构特征.该模型由19个功能组构成,基本涵盖了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根据礁区调查出现的鱼类与鱼礁的对应位置关系划分功能组,并引入浮游异养细菌功能组.结果表明: 礁区调查出现的鱼类可划分成7个功能组,系统中各功能组的营养级在1.00~3.72级,其中,礁区I型鱼类处于最高营养级;系统总流量为10786.68 t·km-2·a-1,其中,27%流向碎屑,17%以捕捞和沉积的形式流出系统;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为4131.97 t·km-2·a-1;系统的总能量转换效率为10.5%,流量中来自碎屑的比例为39%,61%直接来源于初级生产者,能流通道以牧食食物链为主导;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1.84,系统连接指数为0.20,Finn循环指数为4.5%,能流平均路径为2.62.俚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当前的成熟度和稳定性较低,是一个正处于发育阶段的生态系统,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鱼礁区的生态环境和渔业产出在年际间会出现一定波动,人工鱼礁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作用需要继续养护才能得以实现.
    环境因子对黄海南部春季帆张网小黄鱼和黄鮟鱇渔获分布的影响
    李增光,叶振江**,张弛,庄龙传 
    2012, 23(10):  2887-2892. 
    摘要 ( 1603 )   PDF (1348KB) ( 326 )  
    帆张网渔业是黄海南部重要的渔业捕捞方式之一.本文根据2006—2009年春季黄海南部帆张网的渔获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定量研究了年份、位置、水深和海水表层温度(SST)对小黄鱼和黄鮟鱇渔获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GAM模型较GLM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小黄鱼和黄鮟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小黄鱼和黄鮟鱇CPUE呈显著负相关,小黄鱼CPUE呈现由北向南沿纬度方向逐渐减小的趋势,尤其在长江口周围较小;黄鮟鱇CPUE在长江口附近也较小.SST对小黄鱼和黄鮟鱇CPUE的影响显著,小黄鱼和黄鮟鱇适宜表温范围分别为9~11 ℃和9~14 ℃.
    温度、盐度和pH对尼罗罗非鱼性别分化的影响
    王海贞1,王辉1**,强俊2,徐跑2,李瑞伟3
    2012, 23(10):  2893-2899. 
    摘要 ( 2127 )   PDF (930KB) ( 482 )  
    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曲面法研究了温度(20~36 ℃)、盐度(0~16)和pH(5.5~8.5)3个主要环境因子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的一次和二次效应分别对吉富罗非鱼性别分化的影响显著.盐度和pH的一次和二次效应分别对吉富罗非鱼性别分化的影响不显著,3个环境因子中任意2个因子之间的互作效应都不显著.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吉富罗非鱼的雄性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温度为36 ℃、盐度为8、pH为8.5时,吉富罗非鱼最大雄性率可达80%.建立雄性率与温度、盐度和pH三者之间关系的模型方程,并剔除相关不显著的因子后,得到雄性率与温度之间的模型方程,可用于预测吉富罗非鱼雄性率的变化.
    综合评述
    稻田硒循环转化与水稻硒营养研究进展
    张均华,朱练峰,禹盛苗,金千瑜**
    2012, 23(10):  2900-2906. 
    摘要 ( 1399 )   PDF (499KB) ( 417 )  
    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交替变化和土壤组分的特殊性决定了硒在稻田环境中的循环转化机制明显有别于旱地土壤,并且影响到土壤硒的有效性及水稻对硒的吸收与积累.深入研究稻田土壤硒的循环转化及水稻硒营养吸收对实现土壤无机硒向有机硒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稻田土壤硒的循环机制及形态转化、水稻体内硒的代谢机制及吸收积累特性进行综述,分析硒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转化及向水稻体内迁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土壤硒有效性研究及培育富硒营养稻米提供参考.
    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阶段性策略
    安玉艳,梁宗锁**
    2012, 23(10):  2907-2915. 
    摘要 ( 2847 )   PDF (504KB) ( 720 )  
    干旱是影响植物生存、生长和分布的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全球暖干化将加剧干旱胁迫.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适应机制一直是
    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综述了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生长和生理响应,在已有的研究结果基础上,提出了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阶段性响应策略.从干旱开始到干旱致死,植物经历了干旱开始—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极端干旱5个阶段,分别对应着应激响应—主动适应—被动适应3种响应方式和适应机制.不同阶段中植物抗旱机制的核心任务不同.最后提出了研究植物阶段性响应策略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方向.
    土壤CO2浓度的动态观测、模拟和应用
    盛浩1**,罗莎1,周萍2,李腾毅1,王娟1,李洁1
    2012, 23(10):  2916-2922. 
    摘要 ( 1714 )   PDF (491KB) ( 513 )  
    土壤CO2浓度不仅是地上、地下生物活动的反映,其变化对未来大气CO2浓度和气候变化也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土壤CO2浓度的原位测定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了不同时(昼夜、几天、季节、年际)空(剖面、立地、景观)尺度上土壤CO2浓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概括了现有土壤CO2浓度的模拟模型和发展态势,并总结了土壤CO2浓度梯度法在土壤呼吸研究中的应用和限制因素.最后展望了未来有待研究的4个领域:1)研发适于恶劣土壤环境(如淹水、石质土)的土壤CO2气体采集、测定技术;2)探讨土壤CO2浓度对天气变化的响应及其调控机理;3)加强土壤CO2浓度空间异质性的研究;4)扩大通量梯度法在热带、亚热带土壤呼吸测定中的应用.
    土壤宏蛋白质组学在土壤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张曦1,2,李锋1,2**,刘婷婷1,2,陈英旭2
    2012, 23(10):  2923-2930. 
    摘要 ( 2334 )   PDF (472KB) ( 640 )  
    土壤微生物指标是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应用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和宏蛋白质组学技术考察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成为土壤功能的研究热点.相对于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学,土壤宏蛋白质组学是以土壤微生物基因的功能组分——蛋白质为直接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时空点提取出来的土壤蛋白质的变化规律,更有助于揭示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及其在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在评价土壤污染方面也更具潜力.目前,土壤宏蛋白质组学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土壤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综述了蛋白质作为土壤污染评价指标的优势,重点比较了不同土壤蛋白质提取方法的优劣,结合案例分析了蛋白质作为土壤污染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土壤宏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