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生态学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2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8-10
    目录
    目录
    2013, 32(8):  0. 
    摘要 ( 735 )   PDF (487KB) ( 273 )  
    研究报告
    深切怀念孙铁珩院士
    2013, 32(8):  1945-1946. 
    摘要 ( 1000 )   PDF (1046KB) ( 340 )  
    施氮和降水格局改变对土壤CH4和CO2通量的影响
    李伟1,2,白娥1**,李善龙1,2,孙建飞1,2,彭勃1,2,姜萍1
    2013, 32(8):  1947-1958. 
    摘要 ( 2490 )   PDF (839KB) ( 423 )  
    氮沉降增加和降水格局改变是全球变化的两项重要内容,但是同时考虑上述两因素对温室气体CH4和CO2通量影响的原位双因子模拟研究还相当有限。本研究以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外施氮源(50 kg N·hm-2·a-1)和增减30%降水对土壤CH4和CO2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抑制土壤CH4吸收,有时甚至能将土壤对CH4的吸收转为释放,但这种抑制效应只能维持5 d左右,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CH4通量和环境因子(温度、土壤pH、粘粒含量)的相关关系。降水改变未能显著影响土壤CH4通量。对CO2通量而言,施氮能降低土壤CO2排放,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连续施氮第4年的平均抑制效应为27.4%。长期连续施氮的平均抑制效应随施氮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一定年限后达到最大值。单次施氮的抑制效应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并在1个月的施氮周期末期基本消失。施氮的抑制效应和土壤充水孔隙度(WFPS)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升温能增强施氮对CO2释放的抑制效应并延长抑制时间。施氮、降水有可能改变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本研究表明,长白山森林土壤氮素尚未达到一定阈值,未来氮沉降增加将抑制CO2的释放和CH4的吸收,因此总体来看施氮抑制土壤碳排放。
     
    元谋干热河谷实生印楝人工林产量和品质与叶片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
    郑益兴,吴疆翀,彭兴民,张燕平**
    2013, 32(8):  1959-1966. 
    摘要 ( 1958 )   PDF (533KB) ( 304 )  
    应用临界值浓度法、DRIS图解法和指数法等叶片营养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的实生印楝人工林产量和品质与叶片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月份所采集的印楝叶片其养分含量与印楝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获得印楝高产的叶片全N、全P和全K的临界值分别为15.09、1.22和7.68 g·kg-1,相应的最适范围分别为15.09~22.68、1.22~1.59和7.68~9.17 g·kg-1;低产印楝人工林的叶片养分的DRIS图解法和DRIS指数法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它们对N、P、K的需求次序均为P>N>K,并且这一结果与当地土壤本底肥分检测结果相印证。此外,叶片养分含量与印楝素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可能与印楝素本身的遗传因素有关,故不能在印楝实生群体中采用叶片营养诊断技术来进行种仁印楝素含量的诊断分析。
     
    基于区域植被类型评估的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宁攸凉1,吴水荣1**,李智勇1,刘世荣2,陈绍志1
    2013, 32(8):  1967-1972. 
    摘要 ( 2216 )   PDF (437KB) ( 448 )  
    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学术Google主题词为“气候变化”与“森林”的科技文献,根据全国范围的不同区域植被类型,运用整合分析方法就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在观测到的影响中,各个区域植被类型的树木物候、森林生产力与森林火灾方面的影响趋势大体相同,但森林地理分布影响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预计的可能影响中,各个区域植被类型的树木物候、森林生产力、森林碳储量、森林火灾方面的影响趋势大体相同,但森林地理分布、森林结构方面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Cu胁迫对拟南芥幼苗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
    孙晓霞1,宋有涛3,李照令2,刘宛2**,台培东2,李培军2
    2013, 32(8):  1973-1979. 
    摘要 ( 1617 )   PDF (1279KB) ( 310 )  
    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以18S rRNA为内参基因,研究了Cu胁迫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幼苗错配修复相关基因(MLH1、MSH2、MSH3、MSH6、MSH7)表达的影响,并结合幼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选取Cu胁迫敏感的生物标记物。结果表明,Cu处理10 d后,对拟南芥种子发芽率、地上部鲜重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大; 根的长度明显受到抑制; 拟南芥幼苗地上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Cu浓度增加明显降低; 5个错配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Cu浓度与拟南芥幼苗上述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以上结果表明,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上述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改变趋势一致,且均对Cu胁迫较敏感,可以作为检测Cu污染对植物遗传毒性效应的生物标记物。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
    牛存洋1,2,阿拉木萨1**,宗芹2,骆永明1,押田敏雄3,孙贵凡4,刘谦4
    2013, 32(8):  1980-1986. 
    摘要 ( 2609 )   PDF (702KB) ( 455 )  
    以科尔沁沙地18年生(成龄)和4年生(幼龄)人工小叶锦鸡儿以及天然小叶锦鸡儿灌丛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挖取根系法调查不同植被区小叶锦鸡儿的根系分布特点,研究其在生物量分配、根冠比、根系分布等方面对干旱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1)小叶锦鸡儿倾向于把更多的生物量分配于地下,其中天然植被地下生物量比重最大,4年生植被地下生物量比重最小。2)小叶锦鸡儿灌丛根系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100 cm土层中。3)4年生小叶锦鸡儿吸收根呈现浅层分布特性,在地下0~50 cm吸收根生物量显著高于18年生和天然植被(P<0.05);18年生和天然植被吸收根更多分布于50~100 cm土层中。天然小叶锦鸡儿输导根生物量在50~100 cm土层中显著高于4年生和18年生植被(P<0.05)。4)小叶锦鸡儿灌丛地上-地下生物量符合异速生长模型的幂函数。
    羊草种群对遮荫的适应性生长对策
    王洪义1,王正文2**
    2013, 32(8):  1987-1993. 
    摘要 ( 1649 )   PDF (612KB) ( 268 )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太阳到达整个地球的短波光能辐射量每10年减少2.7%,即“全球变暗”,这会对植物及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关于这种影响的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不同程度的遮荫(0、30%、50%和70%)模拟全球变暗的效应,研究了我国北方草原优势植物羊草的种群密度、形态指标和光合生理等对遮荫的响应。结果表明:遮荫使羊草枝条密度有所降低,枝条高度明显增加,叶面积显著扩大,抽穗枝条比例即抽穗率升高;遮荫使羊草接受到的光合有效辐射显著下降,在0、30%、50%遮荫强度下羊草的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仍表现出“午休”现象,而遮荫70%的处理下气孔导度、光合和蒸腾速率在11:00—16:00时间段均高于其他处理,而且光合和蒸腾速率未出现“午休”现象。这种“午休”现象的消失可能是一定程度遮荫或全球变暗导致某些植被系统生产力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更加准确预测各类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暗的响应,必须针对更多地域、更多生境、更多类群和更多生育期植物对遮荫的响应开展实验研究,并加以整合和模拟。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非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年度贡献
    王广帅1, 2,杨晓霞1,2,任飞1, 2,张振华1,贺金生1**
    2013, 32(8):  1994-2001. 
    摘要 ( 2225 )   PDF (829KB) ( 539 )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目前对其温室气体研究多集中于生长季。本文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非生长季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生长季高寒草甸表现为CO2和N2O的源、CH4的汇。其中非生长季CO2通量平均值为89.33 mg·m-2·h-1,累积排放通量为280.01 g·m-2;CH4通量平均值为-11.35 μg·m-2·h-1,累积吸收通量为124.74 mg·m-2;N2O通量平均值为8.02 μg·m-2·h-1,累积排放通量为39.51 mg·m-2。非生长季CO2、CH4和N2O累积排放通量分别占全年的13.33%、53.47%和62.67%。冻融期(2012年4月)CH4累积吸收通量较小,只占非生长季的4.5%;而CO2和N2O累积排放通量较大,分别占非生长季的25.8%和20.8%。非生长季CO2通量与温度(气温、5和10 cm土壤温度)和5 cm土壤湿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CH4和N2O通量仅与5 cm土壤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冻融期CH4累积吸收通量在非生长季累积量中比重较小,但非生长季CH4和N2O累积排放量却占全年累积排放量的1/2以上,在温室气体累积通量评估中不容-忽视。
    氮过量吸收对地肤暗呼吸速率及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曹勋1,2,郑新军1**,李彦1,唐立松1
    2013, 32(8):  2002-2007. 
    摘要 ( 1980 )   PDF (608KB) ( 409 )  
    为研究N过量吸收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以耐盐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作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不同的施N处理,测量了不同生长时期的N含量、暗呼吸速率、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速率(RGR)。结果表明:在N过量吸收的情况下,多余的N对暗呼吸速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导致了暗呼吸中N的利用效率变低;单位质量暗呼吸速率与相对生长速率(RGR)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并且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并不受氮素过量吸收的影响,表明单位质量暗呼吸速率与RGR的关系不受施氮水平的影响;暗呼吸速率与总N的异速关系中,幂指数的大小与施N量相关,施N量越大对应的幂指数越小。

     
    氮素和刈割对桂牧1号杂交象草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梁志霞1,2,3,宋同清2,3,曾馥平1,2,3**,彭晚霞2,3,杨钙仁1,谭秋锦1,2,3
    2013, 32(8):  2008-2014. 
    摘要 ( 1909 )   PDF (535KB) ( 353 )  
    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桂牧1号杂交象草光合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对不同施氮水平、刈割次数、刈割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叶绿素a、b和叶绿素总含量、净光合速率、产量及营养成分含量,肥效最佳水平是1000 kg·hm-2·a-1。刈割次数显著影响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牧草营养成分含量,刈割过2~3次,桂牧1号光合作用能力显著提高,而每年刈割3~4次,牧草的营养品质最优。刈割强度对粗蛋白含量影响显著,对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以5或20 cm刈割强度为最优。综合各指标结果,提出了喀斯特地区栽培桂牧1号杂交象草获得高产优质的最优方案,即施氮1000 kg·hm-2·a-1,刈割牧草3次,刈割强度为5或20 cm。
    淹水对三峡库区消落带香附子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泽彬1,程瑞梅1**,肖文发1,郭泉水1,王晓荣2,封晓辉3
    2013, 32(8):  2015-2022. 
    摘要 ( 1992 )   PDF (756KB) ( 352 )  
    为了阐明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对香附子实生幼苗的影响,本研究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环境,设置对照(CK)、根淹(T1)、半淹(T2)、全淹(T3)4个处理组,揭示香附子对库区消落带水位变化引起的不同水淹环境的光合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经过45 d的水淹后,所有处理香附子植株的基径、茎高和非光化学淬灭都有所增加,说明香附子植株对不同水淹环境都做出了积极的响应;植株叶长、叶宽及地上生物量在不同水淹环境中有不同的响应,与对照相比,半淹处理植株叶长、叶宽及地上生物量有所增加,而根淹、全淹处理植株叶长、叶宽及地上生物量有所下降;随着水淹时间的增加,所有水淹处理植株叶片比叶面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以及光化学淬灭都显著低于对照,根淹和半淹植株虽有下降,但仍能保持较高的水平,而全淹植株则下降明显。研究表明,香附子能很好地适应水淹环境(尤其是部分水淹环境),未来可以应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植被重建,特别是针对长期遭受水位涨落的低海拔区域(145~160 m),同时,香附子响应水淹的特性也为未来三峡库区消落带耐淹植物的筛选提供了依据。
     
    北京周边山地苔草属和委陵菜属植物功能性状
    李丹**
    2013, 32(8):  2023-2028. 
    摘要 ( 1874 )   PDF (1092KB) ( 338 )  
    植物功能性状可有效反映植物代谢活动、生物化学组成以及养分吸收等特征。本研究通过分析北京周边山地苔草属和委陵菜属植物的功能性状数据,得出结论如下:(1)植株高度、叶长度、叶宽度、花长度、比叶面积和叶片氮、磷含量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叶厚度、叶干重与其他性状呈负相关。(2)系统进化因素是导致植株高度、叶长度和叶片总氮含量产生差异性的内在因素。(3)随着海拔升高,植株变矮小,花朵变小,叶片变窄,比叶面积更小,叶片总氮、总磷也变少,叶片变得更厚更重。综合来看,海拔和系统进化对苔草属和委陵菜属功能性状的影响基本相同,只有比叶面积与系统进化的关系在两属中出现差异。
    海南岛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彭宗波1.2,蒋英1,蒋菊生1**
    2013, 32(8):  2029-2034. 
    摘要 ( 2122 )   PDF (522KB) ( 525 )  
    基于海南岛生物入侵防控及外来物种管理的需求,对海南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和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目前海南受外来植物入侵影响较重,外来入侵植物共约160种,隶属于38个科。构建了适应于海南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外来植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分3级,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相应的12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对海南50种常见的主要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风险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将外来入侵植物划分为不同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体系可被作为管理部门制定早期预警和决策措施的重要工具,通过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建立一套应对海南外来生物入侵的快速反应体系,为外来生物入侵的防范和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不同强度的连续触摸式机械刺激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梁开明1,2,章家恩1,2,3**,黄兆祥1,全国明1,4,赵本良1,2,3
    2013, 32(8):  2035-2042. 
    摘要 ( 2082 )   PDF (745KB) ( 333 )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触摸式机械刺激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刺激能降低水稻叶片的质膜透性,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以及刺激强度的增加,质膜透性呈上升趋势;各强度的机械刺激处理均能提高水稻叶绿素a含量,并不同程度地降低叶绿素b含量;轻度机械刺激提高了水稻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强度的机械刺激处理均能降低叶片吲哚乙酸(IAA)含量,提高脱落酸(ABA)含量及水稻的根系活力。结果表明,机械刺激可能是引起水稻生理特性及形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结论可为深入研究鸭稻共作系统中鸭子机械刺激对水稻生长性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不同类型茄对镉的富集及嫁接对镉富集特性的影响
    秦秦1,4,李雪梅3,台培东1**,刘宛1,冯倩5,邓鑫1,4,马俊2,4
    2013, 32(8):  2043-2048. 
    摘要 ( 1737 )   PDF (568KB) ( 255 )  
    以普通茄(Solanum melongena,绿健)和野生茄(S. torvum,托鲁巴姆)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嫁接处理前后7叶龄植株开展7 d含Cd水培实验(Cd浓度为0.1 mg·L-1),研究Cd在不同类型茄体内的富集特征以及嫁接对茄体内Cd运输途径和富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健对Cd的富集能力强于托鲁巴姆。不同部位器官中Cd的分布特征为根>叶>茎,其中植株吸收的Cd 80.0%左右富集于根部;不同部位叶片,Cd优先富集于植株顶端幼叶中。嫁接使得Cd在茄地上部的富集量明显减少,接穗Cd的富集量均显著低于砧木:以绿健为对照,正向嫁接减少了48.4%,反向嫁接减少了34.2%,托鲁巴姆自嫁接减少了88.5%;以托鲁巴姆为对照,仅自嫁接地上部Cd富集量减少了58.0%。嫁接减少Cd在茄体内富集的原因可能是嫁接使接穗与砧木植物韧皮部结构产生了差异,由此推断Cd在茄体内的长距离运输过程中韧皮部起到了关键作用。
    东北地区玉米出苗速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及出苗期气象评估
    马树庆1,王琪2,于海3,徐丽萍3,张铁林3,纪玲玲1**
    2013, 32(8):  2049-2055. 
    摘要 ( 1958 )   PDF (726KB) ( 271 )  
    2010—2011年,开展了田间水分胁迫和分期播种双因子组合试验,以揭示土壤水分和气温对东北地区春玉米(Zea mays)出苗速度的影响,建立基于土壤水分和气温的玉米出苗期评估指标和模式。结果表明:玉米出苗速度与土壤水分和气温的关系密切,在土壤水分较充足和气温偏高条件下,玉米出苗快,干旱和低温均推迟出苗期;播种出苗期间0~20 cm厚度的土壤湿度为(S)21%~25%、土壤有效水量为(H)50~70 mm、平均气温为(T)18~20℃玉米出苗快,播种后10 d左右出苗;0~20 cm厚度的土壤湿度为18%~21%、土壤有效水量为30~50 mm、平均气温为16.5~18 ℃,出苗速度下降,播种后18 d左右出苗;0~20 cm厚度的土壤湿度<18%、土壤有效水量<30 mm、平均气温 <16.5 ℃出苗缓慢,播种后25 d左右出苗,甚至不出苗;玉米播种至出苗间隔日数(D)与S/HT的关系方程为D=78.017-1.746S-1.642TD=60.776-0.288H-1.937T。这些上指标和模式可评估和预测出苗期,指导抗旱生产活动和气象服务。
     
    海洋微生物ZD02信号降解酶基因aiiA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丁贤1**,孙威文2,张殿昌1,翁雄1,林黑着1,周世宁2
    2013, 32(8):  2056-2061. 
    摘要 ( 1608 )   PDF (1658KB) ( 362 )  
    根据细菌群体感应信号降解酶(AiiA)基因设计简并引物,从海洋微生物ZD02基因组中扩增编码AiiA的基因aiiA,筛选其阳性克隆,测序后分析其基因序列。结果表明:筛选到的阳性克隆ZD02aiiA序列全长753 bp(Genbank登录号:KC756214),存在一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由2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预测分子量为28.1 kDa,蛋白等电点为4.78。由该序列推导得到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含有一个保守结构域(Lactamase-B) (34AA~235AA),并预测了AiiA的三级结构。以上研究为该序列的重组表达及其相关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椒江口海域春秋季虾类资源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齐海明1,2,徐兆礼1**
    2013, 32(8):  2062-2069. 
    摘要 ( 2443 )   PDF (890KB) ( 355 )  
    利用2010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椒江口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椒江口虾类资源密度的分布,优势种和水团、水深等环境因子对虾类数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椒江口海域春季和秋季虾类平均重量密度分别为7.89和86.20 kg·km-2,尾数密度均值分别为11.04×103和34.41×103 ind·km-2;虾类密度平面分布特征,在春季,调查海域虾类密度西部高于东部,高密度区出现在椒江河口沿岸区域,尤其是受椒江径流影响明显的北部沿海海域;在秋季,东部明显高于西部,尤其是大陈岛东南部受台湾暖流和浙江上升流影响的海域。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椒江口表层温度与虾类重量密度和尾数密度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PW=0.004,PN=0.01),但水深与资源密度相关关系不显著;春季,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对虾类尾数密度贡献率最大,对重量密度贡献率也较大,为春季最重要的优势种;秋季,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对尾数和重量密度贡献率均最大,为秋季最重要的优势种。
     
    香溪河流域梯级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李斌1,2,申恒伦1,2,张敏3,蔡庆华1**,邵美玲4
    2013, 32(8):  2070-2076. 
    摘要 ( 1997 )   PDF (1041KB) ( 338 )  
    分别于2005年10月和2011年10月对香溪河流域3个梯级水库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与2005年相比,2011年古洞口一级水库仍以寡毛类占优势,大型底栖动物总密度升高;古洞口二级水库中,摇蚊的优势度降低,前突摇蚊相对丰度由94.5%降低至35.5%,霍甫水丝蚓的相对丰度升至36.0%,总密度增加;香溪河库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发生很大变化,前突摇蚊取代颤蚓科种类成为绝对优势类群,相对丰度达到89.0%,而总密度降低,三峡水库水位剧烈波动对这一变化有推动作用。各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浊度较大的水体,前突摇蚊容易占优势,而颤蚓科的霍甫水丝蚓和正颤蚓则在水柱稳定性较高、底层水温较低的水体中更易占优势。
     
     
    饥饿胁迫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的影响
    何杰1,2,王春1,2,邵路畅1,2,洪宇航1,2,卢义1,2,杨筱珍1,2,成永旭1,2**
    2013, 32(8):  2077-2084. 
    摘要 ( 1525 )   PDF (718KB) ( 283 )  
    在26.2~28.4 ℃水温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的形态、行为、存活及体重损失的影响,同时确定了仔Ⅱ的营养饱和储存点(PRS)和不可恢复点(PNR)。结果表明:饥饿胁迫下中华绒螯蟹仔Ⅰ、仔Ⅱ、仔Ⅲ的初次死亡时间(T1)分别为8.0、14.0和20.3 d,50%死亡时间(T50)分别为11.4、16.0和25.5 d,100%死亡时间(T100)分别为15.0、22.0和32.3 d,耐饥饿能力为仔Ⅲ>仔Ⅱ>仔Ⅰ;饥饿期间中华绒螯蟹体内水分含量持续升高,干重量降低显著,干重损失速率也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先饱食后饥饿的给饵模式中仔Ⅱ蜕皮率随初始饱食时间延长而升高,50%个体完成蜕皮所需饱食时间(PRS50)为2.10 d,各处理组仔Ⅱ的蜕皮周期与持续饱食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只有饱食3 d以上才能达到持续饱食饲养蟹的增重率;先饥饿后饱食的给饵模式中,仔Ⅱ的蜕皮率随着初始饥饿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中仔Ⅱ 50%不能蜕皮的初始饥饿时间(PNR50)和100%不能蜕皮的初始饥饿时间(PNR100)分别为10 d和14 d,并且蜕皮周期相对延长,延长时间约等于初始饥饿时间,不存在额外的摄食时间来弥补饥饿期间损失的能量,各处理组蜕皮后仔蟹与对照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
    草鱼、鲢和瓦氏黄颡鱼幼鱼感应流速的比较
    白艳勤1,路波1,罗佳1,梁园园1,刘德富1,陈求稳1,石小涛1,2**
    2013, 32(8):  2085-2089. 
    摘要 ( 1630 )   PDF (449KB) ( 362 )  
    在21±1 ℃水温下,使用自行制作的鱼类游泳行为测试槽,采用流速递增的方法测定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长9.64±3.12 cm,体重20.97±16.71 g)、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体长10.60±3.45 cm,体重24.37±18.61 g)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体长11.54±1.46 cm,体重20.98±6.94 g)幼鱼个体的感应流速。结果表明:草鱼、鲢和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感应流速分别是(8.21±0.68)、(6.74±0.84)和(33.11±3.06) cm·s-1,相对感应流速分别是(0.91±0.22)、(0.67±0.15)和(2.9±0.29) BL·s-1;鲢和草鱼幼鱼的感应流速差异不显著(P>0.05),但瓦氏黄颡鱼比草鱼和鲢幼鱼感应流速大近4倍,差异显著(P<0.05);因此,草鱼和鲢幼鱼较瓦氏黄颡鱼幼鱼对流速的感应更敏感。本实验结果可为设计鱼道、确定拖网速度等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广西两种能源植物种植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胡理乐1,娄雪冬1,2,刘文慧1,康冰2,李俊生1**
    2013, 32(8):  2090-2096. 
    摘要 ( 1672 )   PDF (652KB) ( 449 )  
    在广西武鸣地区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平地为参照,于2012年7月从能源植物种类筛选(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与木薯)、种植模式(套作与单作)和地形选择(坡地与平地)等方面,对主要能源植物甘蔗和木薯种植地进行了土壤动物和土壤环境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在甘蔗种植地,土壤动物的数量、多样性、生物学质量均出现了显著下降,特别是生物学质量下降幅度达53%(P=0.032);在木薯平地上套种花生(Arachis hypogaea)对土壤动物的数量、群落组成及生物学质量无明显影响,但生物多样性显著上升;地形选择对土壤动物的效果明显,坡地的土壤动物数量、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学质量均出现普遍下降。这些结果表明,木薯比甘蔗更适合长期种植,且通过优化种植模式,选择适当地形还可以缓冲木薯种植过程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质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可初步断定在广西可以优先选择木薯作为一种长期发展的能源植物。
    悬浮物对四角蛤蜊生存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杨国军1,宋伦2,王年斌2**,刘庆明3,陈伟强4,陈之桥1
    2013, 32(8):  2097-2103. 
    摘要 ( 1648 )   PDF (515KB) ( 777 )  
    为了了解悬浮物对四角蛤蜊的生存、生长和生理状况的影响,在实验模拟条件下,设置100 mg·L-1(B组)、1000 mg·L-1(C组)和10000 mg·L-1(D组)3个悬浮物梯度作为实验组,以不添加悬浮物的处理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酶试剂盒方法,研究了不同悬浮物浓度对四角蛤蜊鳃丝、内脏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物胁迫条件下四角蛤蜊会出现慢性毒性效应,对其生存和生长产生一定影响;100和1000 mg·L-1鳃丝SOD活力会产生适应性诱导反应,而10000 mg·L-1鳃丝SOD活力先被显著抑制后又被显著诱导;内脏团SOD活力未随时间和悬浮物浓度发生明显变化(P>0.05),悬浮物胁迫没有对内脏团SOD活力产生显著影响;1000和10000 mg·L-1鳃丝CAT活力呈现诱导-正常-诱导的变化趋势,100 mg·L-1鳃丝CAT活力在实验后期才被显著诱导(P<0.05);内脏团CAT活力未随时间和悬浮物浓度发生明显的变化;悬浮物胁迫对内脏团抗氧化酶系统没有产生显著诱导和影响,鳃丝抗氧化酶活力会对悬浮物胁迫做出快速应激诱导反应,其对悬浮物胁迫反应更加灵敏。
    廉州湾滨海湿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次级生产力
    何斌源1,2**,赖廷和1,2,王欣1,2,潘良浩1,2
    2013, 32(8):  2104-2112. 
    摘要 ( 2006 )   PDF (1046KB) ( 234 )  
    于2011年1月、4月、7月和10月开展广西廉州湾的裸滩、红树林和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盐沼3种湿地生境类型的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动态调查,采用Brey经验公式估算各生境次级生产力。结果表明:共采集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8门156种,其中裸滩生境有136种,红树林生境85种,盐沼生境29种;站位平均种数为裸滩9.5 ±4.8种,红树林9.5±3.9种,盐沼5.9±1.9种,同时,各类群占总种数比例大小规律一致,为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其他;盐沼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较小,宁波泥蟹(Ilyoplax ningpoensis)优势很明显,随着水体盐度上升,红树林和裸滩优势种由适应低盐环境向适应高盐环境的种类变化;廉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级生产力平均为15.88 g·m-2·a-1,裸滩、红树林和盐沼生境分别为16.16、9.97、3.88  g·m-2·a-1;P/B值平均为0.70,3种生境分别为盐沼1.02,裸滩0.70,红树林0.65;廉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年湿质量生产量为14623 t。水体盐度和植被类型是影响廉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优势种群以致次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基于mtCoI基因序列分析秦岭地区耶屁步甲(鞘翅目:步甲科)的谱系地理结构
    阴环**
    2013, 32(8):  2113-2119. 
    摘要 ( 2602 )   PDF (668KB) ( 211 )  
    为揭示秦岭地区耶屁步甲(Pheropsophus jessoensis Morawitz)种群的谱系地理结构,对秦岭2个地理区内25个耶屁步甲地理种群的184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mtCoI)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在879 bp个碱基中,共检测到55个变异位点,定义了67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0.9550)较高,核苷酸多样性(Pi=0.0049)较低。东、西秦岭地区间和25个地理种群间的平均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都很小,介于0.0026~0.0072。分子变异(AMOVA)和嵌套进化枝谱系地理学分析(NCPA)表明,耶屁步甲的分子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个体间,而东、西两个地区间没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错配分布和中性检验分析表明,单倍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地理关联,距离隔离的限制性基因流以及快速或持续的种群扩张是造成该种目前遗传特征的主要因素。对秦岭地区的耶屁步甲进行种群动态推断,最近一次扩张时间发生0.05~0.23 Ma,处于更新世晚期,认为可能是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导致了耶屁步甲现今的遗传格局。
    牧鸡密度与取样时间对沙质草地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
    史胜南1,2,于占源1,3**,曾德慧1,3,韩兴国1
    2013, 32(8):  2120-2125. 
    摘要 ( 1856 )   PDF (661KB) ( 234 )  
    以科尔沁沙质草地为对象,设置5个牧鸡密度D1(10羽·200 m-2)、D2(10羽·400 m-2)、D3(10羽·600 m-2)、D4(10羽·800 m-2)、CK(0羽·200 m-2),研究牧鸡密度与取样时间对土壤无机氮、氮矿化与硝化、微生物生物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牧鸡密度(D1、D2)显著增加了8月、10月土壤潜在净氮矿化、硝化速率,而低牧鸡密度(D3、D4)对土壤潜在净氮矿化、硝化速率的影响均不显著;牧鸡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含量、土壤潜在净氮矿化、硝化速率,对土壤铵态氮含量影响不显著;土壤无机氮含量、潜在净氮矿化、硝化速率对取样时间的响应均达到显著水平,对牧鸡密度与取样时间交互作用的响应不显著。牧鸡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均不显著。研究认为,牧鸡可以增加土壤的供氮能力,且随牧鸡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最适牧鸡密度为250~500羽·hm-2
    南方稀土采矿恢复地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及植物吸收特征
    李小飞1,2,陈志彪1,2**,陈志强1,2
    2013, 32(8):  2126-2132. 
    摘要 ( 2007 )   PDF (554KB) ( 319 )  
    通过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ICP-MS测定,研究了福建省长汀县稀土矿治理地土壤和主要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以及转移特征。结果表明:稀土矿治理地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为507.40~841.37 mg·kg-1,高于对照地土壤的含量。稀土矿治理地土壤中稀土元素主要为交换态,其含量占总量的61%~98%。稀土矿治理地土壤中稀土元素从原来偏单一的交换态转变为多种形态共存,其中有机态含量显著升高。植物根、茎、叶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别为40.27~986.01、5.14~206.58、6.81~2364.51 mg·kg-1。稀土元素在植物各器官中含量水平除芒萁为叶>根>茎,其他植物均表现为根>叶>茎。根据不同植物吸收和积累稀土元素的差异,可将矿区治理地植物分为富集型和根部囤积型植物。芒萁属于富集型植物,桉树、高羊茅、宽叶雀稗、木荷和油茶属于根部囤积型植物。

     
    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表层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异质性
    高鹏1,2,3,付同刚1,2,3,王克林1,2**,陈洪松1,2,曾馥平1,2
    2013, 32(8):  2133-2139. 
    摘要 ( 1729 )   PDF (2173KB) ( 336 )  
    基于网格取样(80 mx80 m),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方法分析了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163个表层(0~20 cm)土壤样点微量元素(Pb、Cr、Ni、Cu、Zn、B)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及变异系数均较大,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Zn>Cr>Ni>Pb>B>Cu,平均变异程度依次为Ni>Cu>Zn>Pb>B>Cr。不同微量元素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最佳拟合模型,除Cr呈中等程度自相关、变程较长、空间连续性较好外,其他5种元素均呈强烈自相关,变程较短,空间依赖性较强。6种微量元素的Kriging等值线图较为相似,表明研究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有着相似的分布趋势,表现为东部高,南北两头低,洼地高,坡地低。人为干扰和自然条件(植被、裸岩率、坡度、坡向)是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贵州重点地区土壤和水体中汞的生态风险
    李强1,2,张瑞卿3,郭飞2,莫测辉1,廖海清2**
    2013, 32(8):  2140-2147. 
    摘要 ( 1917 )   PDF (794KB) ( 312 )  
    分析了贵州省土壤和地表水体中汞含量空间分布状况,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土壤中的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采用单因子法表征了水体总汞污染程度,应用安全阈值法对水体活性汞和甲基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汞矿区及涉汞行业毗邻区域土壤中总汞污染程度较高,涉汞区23个点位中严重污染、重污染和偏重污染水平分别占78.26%、13.04%和8.70%,且均为极度生态危害。非涉汞区除青山坡土壤中汞的生态风险极强外,其他区域土壤中汞的污染程度不高,生态风险属于可接受水平。贵州省汞开采与冶炼、铅锌冶炼、有机化工等行业已造成毗邻水体出现较严重的汞污染,且污染范围有扩大和延伸的趋势,但对水生生物有直接影响的活性汞和甲基汞的生态风险较小。
    北京市南沙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朱光旭1,2,郭庆军1**,陈同斌1,Marc Peters1,杨俊兴1,张晗芝1,2,魏荣菲1,2,王春雨1,2
    2013, 32(8):  2148-2153. 
    摘要 ( 2923 )   PDF (591KB) ( 266 )  
    北京南沙河是海淀北部地区的重要排水和风景观赏性河道,为全面了解南沙河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形态,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Hakanson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南沙河表层沉积物各种重金属元素存在较好的同源性,污染程度为:Cr>Cd>Zn>Cu>Pb>Ni。基于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评价表明,该区域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由强至弱依次为:Cd>Pb>Cu≈Cr>Ni≈Zn,其中,仅Cd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除了京藏高速桥河段危害等级较高外,南沙河总体处于轻微的生态风险等级。形态分析表明,Cd的酸提取态含量高,迁移性最强,最容易对生物造成直接危害,其次是Pb和Zn,Cu和Ni具有一定程度的潜在环境危害,Cr产生环境危害的可能性较小。
     
    1962—2011年来宁夏不同等级降水的变化特征
    李菲,张明军**,李小飞,汪宝龙,王圣杰,王琼
    2013, 32(8):  2154-2162. 
    摘要 ( 1706 )   PDF (1512KB) ( 243 )  
    为了了解宁夏地区不同等级降水的结构特征,以1962—2011年宁夏地区9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运用线性趋势法、相关分析法、Hurst趋势分析法及IDW空间插值法,分析了宁夏地区不同等级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降水量、降水日数整体呈减少趋势,而年降水强度则表现为微弱增加,未来的年降水量将呈反持续性,而年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则表现为持续性;从空间变化来看,受不同因素影响,年降水量、降水日数及降水强度均表现为由南至北的减少趋势,且降水量、降水日数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从时间变化来看,夏季降水量丰、降水日数多、降水强度大,其中暴雨的降水强度最大,冬季则降水量枯、日数少、强度小;年、季不同等级降水事件气候趋势分析表明,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减小趋势,而受冬、夏、秋小雨及暴雨的影响,年降水强度呈微弱增加之势。
    基于多种方法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综合分析——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
    孙凤云1,2,刘淼1**,胡远满1,李俊英3,李春林1,2,陈探1,2
    2013, 32(8):  2163-2171. 
    摘要 ( 1819 )   PDF (1848KB) ( 373 )  
    景观格局变化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相关生态和环境过程研究的基础。本文应用3S技术,综合传统的空间统计分析、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和景观动态指数、Kappa指数系列,并引入模糊Kappa指数方法,以铁岭市2002—2011年间景观格局变化为例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铁岭市景观空间格局在研究时段内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旱地面积大幅增加,水田面积明显减少,各景观类型之间均有相互转化。景观格局总体的变化趋势是形状趋于复杂、异质性增加、破碎化加剧,人为干扰的影响较明显。研究区域2002—2007年综合景观动态度指数明显高于2007—2011年,景观动态总体呈现放缓趋势。通过Kappa指数系列可知,研究时段内研究区景观变化由景观类型之间变化为主逐渐转变为各类斑块位置上的变化为主。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更能全面有效地反映景观格局变化。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土库曼斯坦典型绿洲干旱遥感监测
    张喆,丁建丽**,鄢雪英,李鑫,王刚
    2013, 32(8):  2172-2178. 
    摘要 ( 2911 )   PDF (4334KB) ( 352 )  
    针对目前中亚地区广泛存在的农业干旱问题,选取土库曼斯坦典型绿洲为研究区,利用2幅MODIS影像和同期过境的Landsat影像,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构建NDVI-Ts特征空间,计算得到2001和2011年2种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TM和TVDI-MODIS。利用较高分辨率的Landsat TM数据对MODIS数据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001年、2011年TVDI-TM和TVDI-MODIS的绝对误差分别为0.0178和0.0228;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26和0.0279;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和0.922,说明TVDI可有效反映区域土壤干旱情况。研究区内干旱区域占总面积的60%以上,旱情由绿洲中心向外围逐步严重。近10年来,研究区内土壤湿度低值区呈现扩大趋势,湿润和正常所占比例下降了5.32%,干旱和重旱的比例上升了14%,旱情情况总体加剧。因此,利用MODIS影像的温度植被旱情指数可有效地监测中亚地区干旱情况。
    综述与专论
    动植物互惠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
    罗芳,潘扬,鲁长虎**
    2013, 32(8):  2179-2185. 
    摘要 ( 2213 )   PDF (1277KB) ( 431 )  
    植物与传粉动物或种子传播动物所形成的互惠关系对生物多样性维系具有重要意义。互惠连接通常由几十甚至几百个物种组成相互依赖的复杂网络,网络分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这一复杂生态网络的研究。互惠网络表现出以下特点:(1)互惠网络具有嵌套的结构特征。嵌套结构表现出功能性的冗余。(2)互惠网络在连接数目和连接强度上呈现不对称性,有利于加强生物多样性的续存。(3)互惠网络表现出模块化特征。模块内物种的连接较为紧密,而模块间的连接则较为松散。在影响动植物互惠网络的诸多因素中,最为明显的是生境破碎化和外来物种入侵。生境破碎阻碍动植物间互惠关系的建立,致使植物种群重建的潜力降低。外来物种入侵主要表现在外来入侵的植物与本土植物在与动物建立互惠连接上发生竞争,入侵植物往往更容易与本土的泛化动物建立连接。在群落中动物与植物的互惠连接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改变的原因及动向是未来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对南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防控对策
    陆琴燕1,2,刘永1,李纯厚1**,魏小岚1,3,刘勇1,4
    2013, 32(8):  2186-2193. 
    摘要 ( 2557 )   PDF (558KB) ( 576 )  
    外来海洋物种入侵已成为继海洋栖息地破坏之后世界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第二个重大威胁。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南海外来物种的状况,本文阐述了南海主要外来物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结果表明:(1)在我国南海最主要分布和已经报道的外来物种共有35种,多为无意引进。其中,海洋外来藻类最多,为16种,占总种类数的45.7%;其次是海洋污损动物,为11种,占31.4%;外来微生物,为5种,占14.3%;潮间带滩涂植物主要有3种,占8.6%。(2)外来入侵物种主要通过4个方面危害海洋生态系统:弱化海洋生态系统群落结构,降低其物种多样性;改变海洋生态系统遗传多样性,降低其遗传变异性;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外源病害肆虐;加剧海洋生态灾害。本文对南海不同种类外来物种生物学特征分析可为南海外来物种入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防控对策的提出可为管理部门制定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保护南海海洋生态系统。
    基于SPAC系统干旱区水分循环和水分来源研究方法综述
    寿文凯1,2,飞龙1,2,拉木萨1,志民1**
    2013, 32(8):  2194-2202. 
    摘要 ( 2168 )   PDF (536KB) ( 621 )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是研究植物水分利用与循环的核心,研究其水分传输过程对干旱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土壤水分和植物蒸腾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对土壤水分的研究主要涉及热惯量法、中子仪法和时域反射仪法,植物蒸腾则从枝叶尺度、单木尺度、林分尺度和区域尺度4个层面分类总结;并重点介绍了稳定同位素方法在研究植物不同水分来源中的应用。
    细颗粒物(PM2.5)与植被关系的研究综述
    赵晨曦,王玉杰**,王云琦,张会兰
    2013, 32(8):  2203-2210. 
    摘要 ( 4314 )   PDF (552KB) ( 473 )  
    细颗粒物即PM2.5,粒径小,沉降困难,危害严重,植被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颗粒物污染。本文从阐述PM2.5的沉降机理出发,分析PM2.5与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植被的阻滞吸收作用对大气颗粒物移除存在积极影响,而过多的空气颗粒物滞留对植物生长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但以植被对大气颗粒物的移除为主导作用。以此为基础,从林分尺度环境特性、单木尺度树种特性和叶片尺度颗粒物种类和分布特性这3个角度出发,结合外界影响因素(气象学要素、空气动力学要素、大气颗粒浓度水平、植物物候变化)、气室实验以及滞留颗粒物特征等阐述植被林冠、枝干及叶片等对移除PM2.5的影响。最后,文章指出今后的研究应当向定量化方向发展,注重不同树种移除PM2.5能力的对比分析及系统研究,并针对研究区域确定防治大气PM2.5污染的优势树种。
     
    基于不同指示生物的河流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周上博1,2,袁兴中1,2**,刘红1,2,张跃伟1,2,任海庆1,2
    2013, 32(8):  2211-2219. 
    摘要 ( 2899 )   PDF (536KB) ( 430 )  
    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人为干扰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鱼类、硅藻、大型无脊椎动物等水生生物对人为干扰的生态响应,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水生生物建立了一系列能够反映当地河流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其中基于鱼类的评价仍然注重生物完整性指数(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的完善和应用; 基于藻类的河流健康评价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在所有评价方法中,基于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河流健康评价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除了在群落结构和功能层面上评价河流健康外,还建立了基于科、属、种等各级生物分类单元的评价方法。在基于各类指示生物的评价方法中,多指标评价方法是目前河流健康评价最为常见的方法,但多指标评价方法对指标之间信息冗余程度的考虑还比较欠缺,指标体系能否长期使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进展
    郭子良1,李霄宇2,崔国发1**
    2013, 32(8):  2220-2228. 
    摘要 ( 1917 )   PDF (509KB) ( 515 )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野生生物的生境丧失和生境破碎化威胁,如何构建科学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成为自然保护区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文献分类整理的情况下,具体介绍了保护空缺分析、保护优先区分析和生态区保护规划分析等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以及生境廊道规划设计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对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与趋势
    赵金龙,王泺鑫,韩海荣**,康峰峰,张彦雷
    2013, 32(8):  2229-2237. 
    摘要 ( 3578 )   PDF (603KB) ( 900 )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是当前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如何对其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建立一套全球统一、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评估的局限性,目前尚难准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首先,本文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列举了评估历史上一些重要的研究工作者及事件。其次,详细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基于市场理论的实际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和虚拟市场法3类评估方法及具体计算方法,重点分析了能有效解决生态服务功能动态评估问题的InVEST、MIMES、CITYgreen、SoIVES、GUMBO等国外一些生态模型的优缺点。最后,在总结当前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方向是模型化、精准化、服务功能过程及形成机制的研究、服务功能向服务的转化率。
     
    果实生态学的概念、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
    方伟伟1,2,于顺利1**
    2013, 32(8):  2238-2244. 
    摘要 ( 1628 )   PDF (455KB) ( 397 )  
    总结了果实生态学的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对国内外的果实生态学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这些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科学问题。迄今为止,果实生态学在果实与种子的关系、果实颜色与环境、果实化学成分与环境、群落果实构成式样的地理分布特征、果实及食果动物的协同进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若干进展。果实重量谱等物理性状的空间分异格局及机理、果实化学成分的时空变异格局、果实类型的组成式样及大尺度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机制的探讨、果实传播与食果动物的协同进化等是未来亟待开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