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应用生态学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2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1-11-18
    研究论文
    开敞度调控对次生林林冠下红松径高生长量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沈海龙,丛健,张鹏,张群,范少辉,杨文化,刘世荣
    2011, 22(11):  2781-2791. 
    摘要 ( 2123 )   PDF (716KB) ( 833 )  
    以同处于演替层15年生(龄级Ⅰ)和22年生(龄级Ⅱ)的人工红松-天然阔叶混交林为对象,对林下栽植红松个体的开敞度(K)进行调整(K=1.0, 1.5, 2.0),研究调整后4年间林下红松直径和树高生长量及第4年的红松生物量状况.结果表明: 2个龄级红松地径/胸径和树高定期生长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以K=1.0处理最大;随时间的延伸,K=1.5和K=2.0处理对年生长量的促进效果不断增强,接近或超过K=1.0处理.龄级I的K=1.0处理的树干生物量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而龄级Ⅱ各处理的差异不明显;龄级I各处理的枝叶生物量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而龄级Ⅱ则差异不显著;两个龄级不同年龄针叶的比例及分布状态不同.开敞度为1.0~2.0时有利于次生林林冠下栽植的15~22年生红松的生长发育.
    天然杨-桦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
    邵芳丽,余新晓,宋思铭,赵阳
    2011, 22(11):  2792-2798. 
    摘要 ( 1979 )   PDF (506KB) ( 709 )  
    运用直径分布和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分析了木兰围场4 hm2天然杨-桦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 天然杨-桦次生林林分径级结构呈反“J”型曲线;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其弱度和零度混交比例达51.6%,山杨、白桦的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25和0.39;以胸径、树高为参数的大小比数基本一致,显示山杨、白桦处于亚优势向中庸的过渡状态;林分水平分布格局与树木起测直径密切相关,当起测直径为1 cm≤DBH<6 cm时,林分呈聚集分布,当起测直径DBH≥6 cm时,林分呈随机分布.
    天山中部天山云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张毓涛,李吉玫,常顺利,李翔,芦建江
    2011, 22(11):  2799-2806. 
    摘要 ( 2169 )   PDF (674KB) ( 831 )  
    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天山云杉不同龄级个体的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地形变化对天山云杉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天山云杉种群随胸径的增加,各径级植株密度呈下降趋势.除老龄个体在较小尺度(0~12 m)下表现为随机分布外,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在所有尺度下均表现为聚集分布,并随着树龄的增加,各种群出现最大聚集度的尺度逐渐增加,聚集强度不断降低.在小尺度(0~16 m)范围内,各龄级间均表现为负关联性,且树龄差别越大,负相关性越显著.海拔与中树、大树和老树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幼树和小树个体数量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坡度与幼树、小树和中树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老树数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大树数量的负相关性不显著;凹凸度与幼树、小树和中树数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老树和大树数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秦岭北坡不同生境栓皮栎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动态
    吴敏,张文辉,周建云,马闯,马莉薇
    2011, 22(11):  2807-2814. 
    摘要 ( 2332 )   PDF (566KB) ( 778 )  
    为了阐明栓皮栎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以秦岭北坡林下、林窗、林缘3种生境栓皮栎天然林为对象,采用离地和地面收集种子的方法,连续定位观测了栓皮栎种子雨、种子库的数量、质量动态,以及幼苗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栓皮栎种子雨从8月中旬开始,9月中旬到10月上旬达到高峰期,11月上旬结束;3种生境种子雨降落历程、发生时间和组成不同;林下种子雨强度最大,为(39.55±5.56)粒·m-2,林窗种子雨降落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种子活力最高,而林缘成熟种子占其种子雨的比例最大,达58.7%.从种子雨降落结束到翌年8月,土壤种子库总储量均以林下最大,林缘最小;各生境的土壤种子库中成熟、未成熟、被啃食种子数量和种子活力均随时间变化呈递减趋势,而霉烂种子数量则相反.各生境的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均主要集中在枯落物层,其次为0~2 cm土层,2~5 cm土层中只有极少量种子存在.3种生境中栓皮栎幼苗的密度差异显著,林窗幼苗最多,林缘次之,林下最少.说明林窗更适合栓皮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在栓皮栎林的经营中,通过适当间伐、增加林窗数量,可以促进栓皮栎林的天然更新.
    杉木、马尾松及其混交林根际土壤磷素特征
    张鼎华,林开淼,李宝福
    2011, 22(11):  2815-2821. 
    摘要 ( 2231 )   PDF (423KB) ( 845 )  
    2007—2010年,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太平试验林场比较分析了杉木、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根际土壤的磷素特征.结果表明: 在杉木、马尾松纯林中,根际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均大于非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相比,杉木、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的根际土壤pH值均出现下降趋势;根际土O-P的数量低于非根际土,而Al-P和Fe-P则高于非根际土;3种林型中,根际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小于非根际土壤;而根际土壤磷解吸量和解吸率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杉木、马尾松纯林中,马尾松根际土壤的有效磷、Fe-P、Al-P、解吸量和解吸率均高于杉木,而O-P、磷吸附量则低于杉木.杉木与马尾松混交后,二者根际土壤磷的活化作用进一步加强,且杉木的增幅更大.杉木与马尾松混交有利于杉木根系磷素营养的改善.
    巴郎山高山及亚高山草甸花卉植物生物量海拔梯度格局
    蔡蕾,刘兴良,何飞,樊华,潘红丽,潘远智
    2011, 22(11):  2822-2828. 
    摘要 ( 2081 )   PDF (907KB) ( 597 )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卧龙巴郎山高山及亚高山草甸不同海拔梯度下花卉植物生物量的变化格局,并进行土壤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花卉植物地上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呈单峰曲线变化,在3500 m处达到峰值,花-果、茎、叶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地上生物量一致;地下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呈U型曲线变化.随海拔的升高,土壤酸性增强,水解氮和全钾含量显著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的含量显著降低.花卉植物地上生物量随土壤pH值及全氮、速效钾含量的升高显著增大;地下生物量随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的升高显著增大,随全钾、水解氮含量的升高显著减小.
    三峡库区消落带狗牙根种群对水陆生境变化的响应
    洪明,郭泉水,聂必红,康义,裴顺祥,金江群,王祥福
    2011, 22(11):  2829-2835. 
    摘要 ( 2266 )   PDF (470KB) ( 675 )  
    基于定位观测,研究了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海拔区段狗牙根的种群密度、形态性状和生物量及其分配.结果表明: 在3个海拔区段,狗牙根种群密度的大小为浅水位区段(海拔165~170 m)>未经水淹区段(海拔>172 m)>深水位区段(海拔145~150 m);根径和根系长度的大小为深水位区段>浅水位区段>未经水淹区段;种群总生物量和根、茎、叶生物量及茎生物量分配比率为浅水位区段>未经水淹区段和深水位区段,根、叶生物量分配比率和地下/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为深水位区段>浅水位区段和未经水淹区段.浅水位区段的狗牙根种群应对水陆生境变化特有的适应策略是加速伸长生长,增加茎生物量分配;深水位区段的策略是增加分枝节间数量、分枝数量和叶生物量分配;二者共有的适应策略是加速根系生长、增加分蘖数量和地下生物量分配,为在陆地环境中的快速生长提供营养和能量储备.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喀斯特地区柏木幼苗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刘锦春,钟章成,何跃军
    2011, 22(11):  2836-2840. 
    摘要 ( 1962 )   PDF (508KB) ( 607 )  
    为了解喀斯特地区适生物种柏木对“干旱-复水”环境的适应机制,以柏木实生苗为材料,研究干旱条件下其活性氧清除系统及复水后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 随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柏木幼苗相对含水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胁迫初期(2周)复水后,MDA含量下降到对照水平,而胁迫中期(4周)和末期(6周)的严重干旱复水后不能降至对照水平;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均持续上升,复水后,SOD活性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POD和CAT在轻度干旱下复水降至对照水平,而重度干旱后复水则下降幅度较小.轻度胁迫能够提高柏木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抑制膜脂过氧化,抵抗水分胁迫,且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但严重干旱会使其膜结构严重受损,无法完成自我修复.
    海拔梯度对巴郎山奇花柳叶片δ13C的影响
    冯秋红,程瑞梅,史作民,刘世荣,刘兴良,何飞,曹慧明
    2011, 22(11):  2841-2848. 
    摘要 ( 1918 )   PDF (722KB) ( 687 )  
    2010年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选择海拔为2350、2700、3150和3530 m的4个分布地点,研究了巴郎山海拔梯度对奇花柳叶片13C、光合、CO2扩散导度、氮含量、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和比叶面积(SLA)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海拔的升高,目标树种叶片氮含量(尤其是单位面积氮含量)及PNUE增加,叶片13C值也随之显著增加,且海拔每升高1000 m,13C增加1.4‰;CO2扩散导度(气孔导度和叶肉细胞导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叶片13C值随海拔升高,但不足以改变13C值随海拔升高的趋势;羧化能力是羧化位点与外界CO2分压比(Pc/Pa),甚至13C的限制因子.在海拔2350~2700 m,奇花柳光合系统内部氮素分配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2700~3530 m的光照作用可能更大.奇花柳的SLA随海拔无显著变化.
    短日照对休眠诱导期油桃花芽两条电子传递途径的调控
    李冬梅,张海森,谭秋平,李玲,于芹,高东升
    2011, 22(11):  2849-2854. 
    摘要 ( 1678 )   PDF (565KB) ( 730 )  
    以油桃品种“曙光”为试材,采用呼吸抑制剂法研究了短日照处理下花芽在休眠诱导期两条电子传递途径的发生和运行情况.结果表明: 花芽总呼吸速率(Vt)和细胞色素电子传递途径呼吸速率(ρ’Vcyt)均呈双峰曲线变化,短日照可同步诱导两者的一次峰前移、二次峰后延,抑制ρ’Vcyt,但对Vt无显著影响.交替途径容量(Valt)和实际运行活性(ρValt)亦呈双峰曲线,两者基本同步变化,短日照可以显著诱导ValtρValt的前期高峰期提前,提高ValtρValt,对后期高峰期无明显作用.细胞色素电子传递途径呼吸速率下降和交替途径呼吸速率上升是油桃花芽休眠诱导期的重要特点.从两条电子传递途径的呼吸速率对总呼吸速率的贡献率来看,细胞色素电子传递途径仍是主要电子传递途径,交替途径起辅助与分流作用.
    桃花芽自然休眠期间水孔蛋白基因的转录表达
    李玲,谭钺,王慧,冷传远,李冬梅,陈修德,高东升
    2011, 22(11):  2855-2860. 
    摘要 ( 1687 )   PDF (575KB) ( 705 )  
    以10年生大田栽培及3年生盆栽曙光油桃花芽为试材,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了油桃休眠及休眠解除期间(2009年9月15日—2010年1月15日)曙光油桃水孔蛋白基因δTIP1、PIP1;1的表达量,以及低温胁迫下的转录表达.结果表明: 在油桃休眠及休眠解除期间,曙光油桃PIP1;1的转录水平呈现持续增高趋势,且1月的高水平表达使水分通过液泡膜和细胞质膜流出,减少了芽体水分含量,阻止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抵御冻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达到最高,防止细胞的脱水伤害.低温处理2周后高水平表达说明PIP1;1为冷诱导基因.δTIP1的转录水平在休眠期间呈现波动性变化,至休眠解除时大幅度增高, 这可能与休眠解除时,其上调表达被休眠解除信号及植物活性的增强所诱导有关.低温处理2周后,其表达没有升高,说明δTIP1并非冷诱导基因.
    水稻生产能力核算及其在生产管理分区中的应用——以浙江省富阳市为例
    吴豪翔,蒋玉根,陈建明,戴勇毅,何旭华,裘希雅
    2011, 22(11):  2861-2867. 
    摘要 ( 1625 )   PDF (1124KB) ( 636 )  
    水稻生产能力是影响水稻生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耕地质量分级的基础上,对浙江省富阳市水稻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抽样调查分等单元的可实现生产力和依据水田质量的地力指数建立可实现产能的核算模型,对区域水稻的生产能力和可实现的增长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区水田地力指数与水稻产量的关系密切,水稻产量随着地力指数的升高而提高;单季水稻种植制度下,全市水稻可实现产能1.70×105 t,是单季水稻实际产能(1.04×105 t)的1.6倍;2009年,单季水稻实际单产7676 kg·hm-2,可实现单产8831kg·hm-2,单产增长潜力为15%,表明该市水稻生产能力存在很大的提升潜力.通过对各乡镇水稻生产能力、生产规模的比较优势和可提升潜力的分析,将该市水稻生产划分为重点提升区、优化建设区和发展保护区.
    苏南地区稻麦轮作系统对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响应
    田亨达,张丽,张坚超,王秋君,徐大兵,哈丽哈什·依巴提,徐佳乐,黄启为
    2011, 22(11):  2868-2874. 
    摘要 ( 1708 )   PDF (876KB) ( 612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苏南地区2006—2007年稻麦轮作体系下,施用菜粕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RCC)、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PMC)、中药渣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CMC)和化肥(CF)对小麦和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施肥处理的小麦和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RCC、PMC和CMC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比化肥处理(6760kg·hm-2)减少了13.1%、32.2%和39.3%;而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水稻产量(8504~9449 kg·hm-2)则显著高于化肥处理(7919 kg·hm-2),增产率达7.4%~19.3%.在小麦季,RCC、PMC和CMC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率普遍低于化肥处理,而水稻季则显著高于化肥处理或与之相当.综上,在苏南稻麦轮作体系下,3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其中菜粕堆肥处理提高效果最为显著.
    盐碱胁迫下燕麦生长及阳离子吸收特征
    范远,任长忠,李品芳,任图生
    2011, 22(11):  2875-2882. 
    摘要 ( 1698 )   PDF (686KB) ( 608 )  
    在吉林白城地区盐碱土上监测了3个盐分胁迫水平下燕麦的生长动态及对土壤阳离子的吸收特征.结果表明: 在低度、中度和高度3个胁迫水平下燕麦地上部生长和产量构成因素没有显著差异,但根部干质量和根冠比随盐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显著降低,在成熟期,中度和高度胁迫下的根冠比分别是低度胁迫下的77.2%和64.5%.3个胁迫水平下燕麦的K+/Na+和Ca2+/Na+在三叶期差异最大,而在抽穗期无显著差异.随着盐分胁迫程度的加重,燕麦的离子吸收选择性系数在灌浆期显著降低,而运输选择性系数无显著变化.因此,燕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苏打碱土的盐碱胁迫,适应能力随着胁迫水平的增加而降低;燕麦根部生物量的减少和抽穗期较强的离子选择吸收能力可能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和产量构成.
    NaCl胁迫对菜用大豆种子多胺代谢的影响
    王聪,朱月林,杨立飞,杨恒山
    2011, 22(11):  2883-2893. 
    摘要 ( 1730 )   PDF (1059KB) ( 563 )  
    采用蛭石栽培,在100 mmol·L-1NaCl胁迫下,对耐盐性不同的两个品种菜用大豆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和多胺(PAs)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NaCl胁迫显著增加了菜用大豆种子的MDA含量,但耐盐品种‘绿领特早’(LL)的增幅低于盐敏感品种‘理想高产95-1’(LX).与LX相比,LL种子在整个NaCl胁迫期间均维持了相对较高的游离态精胺(Spm)、结合态Spm、结合态亚精胺(Spd)、束缚态Spd和束缚态腐胺(Put)含量,较高的(Spd+Spm)/Put和(cPAs+bPAs)/fPAs值及较低的Put/PAs值,在胁迫中、后期(9~15 d)维持了相对较高的游离态Spd含量;胁迫期间,LL的精胺酸脱羧酶(ADC)长时期(6~15 d)保持相对较高的活性,而多胺氧化酶(PAO)则长时期(6~15 d)维持相对较低的活性.综上,LL具有较强的多胺合成能力及较强的Put向Spd和Spm以及游离态多胺向结合态和束缚态多胺转化的能力,进而有效抑制了细胞的膜脂过氧化,这可能是其耐盐性较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亚适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毕焕改,王美玲,姜振升,董绪兵,艾希珍
    2011, 22(11):  2894-2900. 
    摘要 ( 2165 )   PDF (933KB) ( 629 )  
    以‘津优3号’为试材,研究亚适温弱光(18 ℃/12 ℃,100 μmol·m-2·s-1)下黄瓜幼苗叶片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转酮醇酶(TK) mRNA表达量及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亚适温弱光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量均明显减小.处理初期,Rubisco大亚基(rbcL)、小亚基(rbcS)、FBPase、GAPDH、FBA及TK的基因表达量大幅度下降,多数酶活性明显减弱(TK变化不明显),光合速率(Pn)快速降低;处理3 d后,亚适温弱光处理的rbcLrbcS基因表达量和Rubisco初始活性持续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Rubisco总活性及FBPase、GAPDH、FBA和TK基因表达与活性均呈上升趋势,Pn同步回升;处理时间超过6 d时,Rubisco和FBPase基因表达与活性趋于平稳,其他酶和Pn呈下降趋势.可见,亚适温弱光下黄瓜光合酶基因表达量和活性的降低是Pn降低的重要原因,光合机构对亚适温弱光的适应与光合酶的活化机制有关.
    NaCl胁迫下苯丙烯酸在黄瓜幼苗-土壤系统内的积累
    王颖,吴凤芝,王玉彦
    2011, 22(11):  2901-2906. 
    摘要 ( 1698 )   PDF (713KB) ( 543 )  
    采用盆栽试验,以耐盐黄瓜品种‘津绿5号’和盐敏感品种‘津优1号’为试材,研究了NaCl(585 mg·kg-1土)胁迫下不同浓度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土壤系统内苯丙烯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苯丙烯酸施用浓度是影响土壤和黄瓜植株中苯丙烯酸含量的主要因子;除最高浓度(200 mg·kg-1土)外,其他处理的黄瓜植株苯丙烯酸含量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盐分胁迫使苯丙烯酸的毒性作用增强,在中低浓度处理下,黄瓜植株中苯丙烯酸含量升高;在高浓度处理下,黄瓜幼苗生长量下降并导致植株中苯丙烯酸含量降低;‘津绿5号’在最高浓度(200 mg·kg-1土)处理时苯丙烯酸含量下降,而‘津优1号’从100 mg·kg-1土浓度就开始下降,反映出两个黄瓜品种的耐盐性差异.在黄瓜植株各部位中,苯丙烯酸主要在叶片中积累;而在黄瓜植株-土壤系统内,苯丙烯酸主要在土壤中积累.
    钙对镉胁迫下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高芳,张佳蕾,杨传婷,张凤,杨晓康,林英杰,李向东
    2011, 22(11):  2907-2912. 
    摘要 ( 1957 )   PDF (538KB) ( 623 )  
    通过盆栽试验,选用高油品种豫花15和高蛋白品种XB023,研究了不同浓度钙对镉胁迫下不同类型花生品种营养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钙可以缓解镉胁迫对花生植株主茎高和侧枝长的抑制作用,增加花生植株干物质量,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丙二醛(MDA)的积累量,减轻镉胁迫对花生叶片的伤害;施钙可以缓解镉胁迫对花生的减产作用,增加花生荚果和籽仁产量,其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株结荚数和出仁率;施钙可以促使籽仁中可溶性糖向粗脂肪和蛋白质转化,增加籽仁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改善镉胁迫下花生籽仁品质.施钙可以降低两花生品种籽仁中镉含量,对豫花15的降低效果好于XB023.
    免耕与秸秆高留茬还田对抛秧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任万军,黄云,吴锦秀,刘代银,杨文钰
    2011, 22(11):  2913-2918. 
    摘要 ( 1708 )   PDF (704KB) ( 604 )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免耕+秸秆还田、免耕、常耕+秸秆还田、常耕4种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剖面不同层次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4种耕作方式的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上表现为上层高于下层,其中免耕+秸秆处理上、下土层间的差异大于其他处理.上层土壤的脲酶、酸性磷酸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为免耕处理大于常耕处理,有秸秆还田处理大于无秸秆还田处理,以免耕+秸秆处理最高,常耕处理最低;下层土壤4种酶活性以常耕+秸秆处理最高,免耕+秸秆处理次之,免耕和常耕处理较低.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脲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在分蘖期较低,增加至孕穗期达到峰值,至成熟时又降至低值;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分蘖期较高,拔节期较低;蛋白酶活性在分蘖期和抽穗期分别出现峰值.
    长期种植蔬菜后土壤中氮、磷有效养分和重金属含量变化
    全智,吴金水,魏文学,秦红灵,朱亦君,刘新亮,舒荣波,李明德
    2011, 22(11):  2919-2929. 
    摘要 ( 1961 )   PDF (736KB) ( 645 )  
    利用区域采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长沙市郊3类不同种植年限菜地土壤有效态氮、磷和重金属的累积差异,并对其累积风险和可能来源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长沙市郊菜地土壤硝态氮(NO3--N)、有效磷(Olsen-P)和重金属累积量均显著增加,蔬菜种植1~2年(宁乡县)、10~15年(长沙县)和30年(开福区)后土壤NO3--N平均含量分别达21.1、42.0和49.5 mg·kg-1;Olsen-P平均含量分别达31.9、146.9和219.9 mg·kg-1;重金属以Cd累积最明显,平均含量分别达0.33、0.52和1.40 mg·kg-1.重金属按累积指数排序为:Cd>>Cu>Pb>Ni>Zn.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速效钾、pH、有机质、铵态氮等主要由自然因素决定,而Olsen-P和NO3--N等与重金属具有相似的累积特征,主要受人为施肥影响.长沙市郊菜地土壤环境和健康质量不容乐观,种植年限越长,氮、磷和重金属累积量越高,菜地土壤重金属与氮、磷来源相似,可能与菜地长期施肥活动有关.
    施用生物炭对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和颗粒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陈红霞,杜章留,郭伟,张庆忠
    2011, 22(11):  2930-2934. 
    摘要 ( 3408 )   PDF (528KB) ( 1327 )  
    以华北平原高产农田3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生物炭与矿质肥配施对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和颗粒有机质组分中碳、氮含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单施氮磷钾肥(CK);氮磷钾肥+2250 kg·hm-2生物炭(C1);氮磷钾肥+4500 kg·hm-2生物炭(C2);炭基缓释肥(750 kg·hm-2,CN).结果表明: 与CK相比,C1和C2处理显著降低了0~7.5 cm土层容重,降低幅度分别为4.5%和6.0%;施用生物炭增加了0~15 cm土层的阳离子交换量,其中C2处理增加了24.5%;在0~7.5 cm土层,C1处理土壤颗粒有机质组分中的碳、氮浓度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250%和85%,C2处理分别增加了260%和120%.施用生物炭3年后土壤理化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并在碳增汇和温室减排方面具有潜在积极效应.
    基于小波变换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
    陈红艳,赵庚星,李希灿,朱西存,隋龙,王银娟
    2011, 22(11):  2935-2942. 
    摘要 ( 2088 )   PDF (1163KB) ( 649 )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了土壤N、P、K元素含量近似而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的样本60个,通过高光谱探测分析获得样本反射率对数的一阶导数光谱,采用Bior 1.3函数进行多层离散小波分解,剔除低频近似信号和高频噪声信号,得到反映土壤理化参数的特征光谱曲线;采用相关分析筛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显著相关波段,基于显著相关波段和特征光谱曲线分别构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多元回归估测模型;通过比较分析,确定了提取土壤有机质特征光谱的最佳小波分解尺度并构建了最佳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提取土壤有机质特征光谱的最佳小波分解层数是9层,其次是8层和10层;基于小波9层分解特征光谱曲线的有机质含量估测模型最佳,其决定系数(R2)为0.89,比基于显著相关波段构建模型的R2增加了0.31,比基于原始光谱所构建模型的R2增加了0.10.
    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的农田土壤水分模拟
    刘昭,周艳莲,居为民,高苹
    2011, 22(11):  2943-2953. 
    摘要 ( 2018 )   PDF (1236KB) ( 564 )  
    引入实际土壤水分观测数据,运用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数据同化方法,利用改进的生态机理模型BEPS(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模拟了江苏省徐州农业试验站2000—2004年冬小麦生长季的根层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 经过引入观测数据进行同化后由BEPS模型得到的土壤水分模拟结果与观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626~0.943、0.018~0.042和0.021~0.041,模拟精度较同化前有显著提高,验证了利用数据同化算法提高模型对土壤水分模拟精度的可行性.单点试验结果表明,输入变量的误差、观测值的误差、引入观测数据的频率以及引入观测数据的深度等因素对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进行同化后得到的土壤水分模拟结果有较大影响.
    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长期观测中的仪器性能衰变和数据校正
    朱治林,孙晓敏,于贵瑞,温学发,张一平,韩士杰,闫俊华,王辉民
    2011, 22(11):  2954-2962. 
    摘要 ( 2174 )   PDF (1245KB) ( 603 )  
    利用中国通量网(ChinaFLUX)4个森林台站(长白山、千烟洲、鼎湖山和西双版纳)2003—2008年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PAR)观测资料,研究了CNR1总辐射表和Li-190SB 光量子仪在长期观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和仪器性能变化等问题.结果表明: 98%以上的CNR1总辐射观测精度满足技术标准,但在西双版纳站,CNR1观测的总辐射(QCNR1)比高精度短波辐射仪CM11观测的总辐射(QCM11)平均低7%;虽然温度对CNR1观测的总辐射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大都在仪器允许的精度范围内,在西双版纳站,CNR1除了受温度影响外,还受到热带雨林特有的季节性雾的影响;通过分析光合有效辐射数据(特别是其与总辐射比值)的长期变化发现,光量子仪Li-190SB的性能衰减较明显,平均年衰减率达4%左右.为了校正PAR仪器性能衰减产生的系统误差,本文尝试给出了PAR的后期补偿校正方法,该方法可基本消除由于野外长期使用所造成的Li-190SB性能衰减.
    基于随机效应的兴安落叶松材积生长模拟
    姜立春,杜书立,李凤日
    2011, 22(11):  2963-2969. 
    摘要 ( 2059 )   PDF (744KB) ( 608 )  
    基于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大青川林场80株人工兴安落叶松解析木数据和Logistic生长模型,分别考虑单木效应和样地效应,利用S-PLUS软件中的NLME过程拟合非线性材积生长模型,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对数似然值和似然比检验等模型评价指标对不同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考虑单木效应影响时,b1b2b3(分别代表Logistic模型中的渐进、尺度和形状的随机参数)同时作为随机参数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当考虑样地效应影响时,b1作为随机参数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基于单木效应和样地效应的混合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基本模型(Logistic生长模型),考虑单木效应影响的混合模型的精度高于考虑样地效应影响的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随机效应模型不但能反映单木材积的总体平均变化趋势,还能反映个体之间的差异;随机效应模型通过校正随机参数值能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基于最大熵生态位元模型的入侵杂草春飞蓬在中国潜在分布区的预测
    张颖,李君,林蔚,强胜
    2011, 22(11):  2970-2976. 
    摘要 ( 2641 )   PDF (2033KB) ( 664 )  
    春飞蓬是源自北美的外来入侵杂草,已入侵我国的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并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危害,表现出巨大的入侵潜力.本文将最大熵生态位元(MaxEnt)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综合分析了影响春飞蓬分布的环境因素,直观和定量地预测了春飞蓬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并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春飞蓬在我国有广泛的潜在分布区,主要适生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其目前的实际分布远未达到最大潜在分布范围,仍有可能继续扩散.ROC曲线检验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春飞蓬在中国潜在分布区的预测精度较高,结果可信.春飞蓬潜在入侵区分布可能主要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应高度重视春飞蓬的危害性,采取灭除已经发生的种群、严格监控向最适分布区入侵等措施阻止春飞蓬的扩散蔓延.
    广西北部湾近岸生态系统风险评价
    陈作志,蔡文贵,徐姗楠,黄梓荣,邱永松
    2011, 22(11):  2977-2986. 
    摘要 ( 2100 )   PDF (3402KB) ( 737 )  
    根据2009年9月广西北部湾近岸的海洋生态调查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从海水水质、营养水平、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水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缓冲容量5个方面分析了秋季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环境现状,并进一步利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对广西北部湾海洋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2009年秋季,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大部分生态系统风险指标等级均处于“中低”或“较低”水平,整体处于低风险状态.生态风险综合指数结果显示,广西北部湾海域生态风险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离岸水域生态系统的风险综合指数较低,越靠近港湾内,风险状态等级越高.
    基于RS和GIS的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
    徐庆勇,黄玫,刘洪升,闫慧敏
    2011, 22(11):  2987-2995. 
    摘要 ( 1990 )   PDF (943KB) ( 731 )  
    使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珠江三角洲2004—2008年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脆弱性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生态环境极度和重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中部,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34.0%;生态环境中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东部,占25.5%;生态环境轻度和微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西部,分别占28.7%和11.8%. 中度和轻度脆弱区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54.2%,表明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属中度和轻度脆弱.影响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海拔高度、大暴雨日数、水土流失比率、易涝耕地面积比率、归一化植被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人为因素主要有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单位面积废气排放量、土地利用变化、化肥施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万人机动车拥有量、环保投资指数. 极度和重度脆弱区的主要特征是海拔低、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易涝耕地面积多、植被破坏严重、污染强度大和环保投资指数小等.
    几种农田土壤中古菌、泉古菌和细菌的数量分布特征
    沈菊培,张丽梅,贺纪正
    2011, 22(11):  2996-3002. 
    摘要 ( 3331 )   PDF (651KB) ( 711 )  
    真核生物、细菌和古菌三者共同构成了生命的三域系统.古菌作为第3种生命形式,不仅能在高温、强酸和高盐等极端环境下生存,而且在海洋、湖泊和土壤等生境中也广泛分布,预示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以2个农田剖面土壤和2个长期施肥试验站祁阳(QY)和封丘(FQ)的土壤为对象,以实时定量PCR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对土壤中古菌(包括泉古菌)和细菌的16S rRNA基因拷贝数丰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泉古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要低于古菌1~2个数量级,两者与细菌相比,16S rRNA基因拷贝数大小顺序为土壤泉古菌<古菌<细菌,而古菌和泉古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与细菌的比值均随土壤深度加深而增大.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古菌和泉古菌的数量有显著影响.QY试验站土壤古菌和细菌的数量与土壤pH值显著相关(分别为r=0.850, P<0.01和r=0.676, P<0.05).FQ古菌、泉古菌和细菌与土壤pH值相关性不显著,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分别为r=0.783, P<0.05; r=0.827, P<0.05;r=0.767, P<0.05).了解古菌包括泉古菌在农田土壤中的分布,可为评价其在生态系统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秦岭太白山北坡土壤拮抗性放线菌分布及特性
    朱文杰,薛泉宏,曹艳茹,薛磊,申光辉,来航线
    2011, 22(11):  3003-3010. 
    摘要 ( 1814 )   PDF (711KB) ( 586 )  
    以太白山北坡12个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皿内琼脂块法筛选拮抗性放线菌.结果表明: 在太白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土壤中生存着大量拮抗性放线菌,在分离出的141株放线菌中,有82.3%的放线菌对21种靶标菌有拮抗作用.其中,海拔800~1845、3488、3655和3670 m土壤中的拮抗性放线菌分别占其总数73.7%~86.8%、81.3%、78.9%及82.3%,在海拔1200~2300及3400 m以上土壤中分离到的广谱强拮抗性放线菌占其总数的42.1%.在拮抗性放线菌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拮抗性的放线菌占拮抗菌总数的24.1%,对棉花黄萎病、草莓疫霉及人参根腐病原菌等多种植物病原菌有强拮抗性的放线菌分别占拮抗菌总数的2.4%、6.9%和11.2%.土壤放线菌拮抗潜势SAAP可作为评价土壤中拮抗性放线菌资源蕴藏量的定量指标.
    哀牢山不同类型亚热带森林地表凋落物及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杨赵,杨效东
    2011, 22(11):  3011-3020. 
    摘要 ( 1973 )   PDF (948KB) ( 658 )  
    分别于2005年4月(干热季)、6月(雨季)和12月(干热季),采用样线法对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和滇山杨次生林地表凋落物及其中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凋落物现存总量、C储量和C/N在干、湿季均表现为苔藓矮林>滇山杨林>常绿阔叶林,N储量差异不大.蜱螨目和弹尾目是3林地凋落物层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双翅目幼虫、鞘翅目、蚁类和同翅目为常见类群,3林地凋落物层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系数极高.3林地凋落物层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密度(ind·m-2)没有显著差异,但相对密度(ind·g-1)呈现出常绿阔叶林和滇山杨林显著高于苔藓矮林;土壤节肢动物密度季节变化呈现干季(4月和12月)显著高于雨季(6月),群落香农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干热季(4月)3林地枯枝落叶现存量与其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和主要类群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干冷季(12月)凋落物总现存量与其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及蜱螨目相对密度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弹尾目和鞘翅目密度与地表凋落物层的N储量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哀牢山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及其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发展与森林植被结构密切相关, 其群落个体数量和多样性受森林地表凋落物的调控, 但林内其他环境因素如温湿度对森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个体数的季节变动也有明显影响.
    广西兴安转Bt水稻大田两迁害虫发生动态
    隋贺,李志毅,徐艳博,韩超,韩兰芝,陈法军
    2011, 22(11):  3021-3025. 
    摘要 ( 1750 )   PDF (757KB) ( 553 )  
    以转Bt水稻华恢1号(Cry1Ac/CryAb融合基因型, 简称HH1)及其对照亲本明恢63(简称MH63)稻田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转基因抗虫水稻种植下两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其致害力差异.结果表明: 转Bt水稻及其对照亲本上稻纵卷叶螟的落卵量和幼虫发生量无显著差异,但转Bt水稻的卷叶株率和卷叶率都显著低于对照亲本.表明转Bt水稻对靶标害虫稻纵卷叶螟具有较高抗性.转Bt水稻及对照亲本上白背飞虱若虫、成虫及整个种群的发生动态差异不显著,且转Bt水稻对长翅型和短翅型成虫的种群发生影响也不显著.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转Bt水稻上若虫及短翅型成虫发生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亲本;相反,转Bt水稻上长翅型成虫发生量明显低于对照亲本,且水稻生育后期长翅型成虫雌性比明显低于对照亲本.转Bt水稻大面积商业化种植下其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的发生危害变得更为复杂.
    几种替代杀线剂对甘薯茎线虫的毒力与活性
    高德良,于伟丽,苗建强,刘峰
    2011, 22(11):  3026-3032. 
    摘要 ( 1847 )   PDF (568KB) ( 698 )  
    采用熏蒸法和浸渍法测定了4种土壤熏蒸杀线剂和6种非熏蒸杀线剂对甘薯茎线虫的毒力,在此基础上以各药剂的致死中浓度剂量处理线虫,设置不同时间处理,观察了药剂对线虫的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熏蒸杀线剂棉隆、1,3-二氯丙烯、威百亩、氯化苦对甘薯茎线虫的LC50依次为0.49、0.89、0.91、3.60 mg·L-1,非熏蒸杀线剂甲维盐、阿维菌素、灭线磷、噻唑膦、涕灭威、丁硫克百威对甘薯茎线虫的LC50依次为31.2、48.1、224.3、288.4、632.3、823.9 mg·L-1.致死中浓度处理线虫后,各药剂校正死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有不同幅度升高,棉隆、1,3-二氯丙烯、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对线虫有较高的持续抑制效果,处理48 h脱离药剂处理后校正死亡率没有降低,而传统杀线剂品种灭线磷和涕灭威处理均出现线虫明显复苏的现象.表明棉隆、1,3-二氯丙烯、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可以替代传统杀线剂应用于甘薯茎线虫的防治.
    蓖麻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
    高倩圆,胡飞龙,祝红红,刘满强,李辉信,胡锋
    2011, 22(11):  3033-3038. 
    摘要 ( 2127 )   PDF (482KB) ( 611 )  
    通过毒力测定及盆栽试验,研究了蓖麻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杀线活性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蓖麻碱及蓖麻水提液均具有较强毒杀线虫活性,蓖麻碱浓度为2 g·L-1、处理48 h杀线虫活性最强,线虫校正死亡率达91.5%,LC50为0.6 g·L-1;蓖麻水提液浓度为100g·L-1、处理48 h杀线虫活性最强,线虫校正死亡率达83.5%,LC50为18.3 g·L-1;蓖麻碱、蓖麻水提液和蓖麻叶植物粉处理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番茄苗后,植株平均根结数分别为(17.6±1.7)、(20.6±1.5)和(22.8±3.7),均显著低于对照(37.4±2.3),根长分别比对照提高46.8%、34.5%和33.8%,株高分别比对照提高33.5%、22.6%和15.8%,植株鲜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1.4%、18.9%和10.1%.蓖麻提取物能减轻线虫危害,对盆栽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病控制效果明显.
    重要昆虫病原真菌粉棒束孢种群的遗传分化
    孙召红,栾丰刚,张大敏,陈名君,王滨,李增智
    2011, 22(11):  3039-3046. 
    摘要 ( 2207 )   PDF (718KB) ( 886 )  
    粉棒束孢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运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了安徽省6个不同地理环境的粉棒束孢种群遗传异质性.结果表明: 10个多态性引物多态位点百分率高达98.5%,但种群水平的多态位点差异较大,在59.6%~93.2%.基于Nei遗传异质性分析得出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365,基因流(Nm)为0.4931;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低于种群内的遗传分化,表明安徽省粉棒束孢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根据各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结果表明,西山种群是单系的同质种群,其余5个种群皆为多系的异质种群,其中鹞落坪种群的异质性最高,琅琊山种群异质性最低.各种群之间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无相关关系.根据6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可将它们分成3个类群,分类的结果与各种群的地理环境相符,反映出环境的异质性对种群异质性的影响.
    引进天敌莲草直胸跳甲的遗传多样性
    韩政,赵龙龙,马瑞燕,郝炯,贾栋
    2011, 22(11):  3047-3052. 
    摘要 ( 2593 )   PDF (548KB) ( 547 )  
    我国从美国引进天敌昆虫莲草直胸跳甲防治喜旱莲子草已有20多年历史.本研究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方法,对引入我国的4个莲草直胸跳甲地理种群(广州、重庆、昆明、福州)的遗传多样性情况进行分析,并以美国佛罗里达种群为参照,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种群的遗传分化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111条随机引物中选取13条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对5个种群的25个样本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2.0%,其中美国佛罗里达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显著高于我国的4个地理种群;25.5%遗传分化发生在4个群体间;对各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采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遗传距离与种群空间分布距离呈正相关.
    苹果全爪螨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时序动态
    闫文涛,仇贵生,周玉书,张怀江,陈汉杰,张平,刘池林,郑运成
    2011, 22(11):  3053-3059. 
    摘要 ( 2289 )   PDF (413KB) ( 691 )  
    苹果全爪螨是影响我国苹果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为明确其在苹果树冠上的时空格局,在2007年5—11月整个生长季节,采用不同方位、不同层面随机取样的方法调查害螨数量.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和Iwao回归测度法分析苹果全爪螨在苹果树上的分布型及其变化动态.结果表明: 苹果全爪螨在苹果树冠整体范围内前期和中期符合负二项分布,呈聚集型,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消长而波动,表现出高密度、低聚块及低密度、高聚块的规律,并且在树冠的不同方位和不同层面上存在一定差异:个体群的聚块性南部最高,西部最低;树冠中、下层高于上层,内层高于外层.
    综合评述
    海草种子休眠、萌发、幼苗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张沛东,孙燕,牛淑娜,张秀梅
    2011, 22(11):  3060-3066. 
    摘要 ( 2124 )   PDF (441KB) ( 813 )  
    海草床是沿岸海域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重要的浅海生态系统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海草种子休眠、萌发、幼苗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海草种子的休眠方式和休眠历期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盐度、温度、光、激素、溶解氧及种群等因素对海草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以多功能为目标的森林模拟优化系统(FSOS)的算法与应用前景
    刘莉,刘国良,陈绍志,田楚平
    2011, 22(11):  3067-3072. 
    摘要 ( 7937 )   PDF (557KB) ( 1090 )  
    森林模拟优化模型(forest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system, FSOS)已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中国长白山区得到广泛应用.FSOS模型基于多种资源协调平衡管理观点, 采用金属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安排森林经营作业方案, 在实现森林经营多目标长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达到森林资源的理想状态. FSOS模型中的多功能(或多目标)包括水的储存和净化、二氧化碳的截获、野生动物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可视景观质量与木材生产等,其目标的参照系“森林理想状态”由专家、环境组织和政府政策根据生态系统的多功能进行综合界定. 本文详细介绍了FSOS基本参数和理想状态的界定,及金属模拟退火优化算法在森林生态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为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多种资源的规划管理以及政府定量分析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资源并有效监督森林作业和多种资源变化、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帮助.
    水文过程的基流分割方法研究进展
    徐磊磊,刘敬林,金昌杰,王安志,关德新,吴家兵,袁凤辉
    2011, 22(11):  3073-3080. 
    摘要 ( 3633 )   PDF (581KB) ( 858 )  
    基流分割研究是水文学、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一直以来在其概念与方法上都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不同基流组成定义的基流分割理论,并分析了各基流分割方法的发展历程.对不同分割方法进行对比发现:直接分割法简单、适用,却有任意性;水量平衡法实施起来困难,但符合水文规律;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同位素法能克服手工图解分割方法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可以快速有效地得到连续基流过程.近年来,水文模拟、数字滤波、同位素法成为基流分割的主要方法.
    研究简报
    温度、盐度对强壮箭虫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刘青,朱海燕,刘芳,丁子元
    2011, 22(11):  3081-3086. 
    摘要 ( 1889 )   PDF (711KB) ( 537 )  
    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下强壮箭虫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均对强壮箭虫的耗氧率和比耗氧率有显著影响.试验温度在5 ℃~25 ℃,强壮箭虫个体耗氧率(IO)和比耗氧率(SO)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58x3-0.2956x2+4.415x-8.7816(R2=0.99,P<0.05)和y=0.0011x3-0.0546x2+0.8161x-1.6232(R2=0.99,P<0.05),数值分别为6.30~11.71 μg·ind-1·h-1和1.22~2.16 μg·mg-1·h-1,窒息点为4.18~6.87 mg·L-1.盐度10~40条件下,IO和SO随盐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68x2-0.1412x+21.702(R2=0.89,P<0.05)和y=-0.0013x2-0.0261x+4.0114(R2=0.89,P<0.05),数值分别为4.98~17.73 μg·ind-1·h-1和0.92~3.56 μg·mg-1·h-1,窒息点为4.02~6.24 mg·L-1.对强壮箭虫与其他水生动物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比较得出,强壮箭虫是一种狭氧性浮游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