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君, 赵曦冉, 王鑫龙, 吴晓亮, 郭嘉鑫, 胡钟月, 褚贵新, 陶瑞. 氯甲基吡啶对不同施肥下红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1, 40(4): 1081-1090. |
[2] |
黄桥明, 黄俊, 吕茂奎, 熊小玲, 张世良, 谢锦升.
恢复年限、林下植被及季节对马尾松林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 2556-2564. |
[3] |
吉春阳,冯竞仙,何云华,孙小飞,李守中,尹云锋.
退化设施蔬菜地修复过程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无机氮动态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5): 1575-1582. |
[4] |
温馨,陈效民,郭碧林,景峰,胡世民,李恋卿.
生物质炭添加对红壤性水稻土重金属有效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4): 1183-1190. |
[5] |
马寰菲,解梦怡,胡汗,郭垚鑫,任成杰,赵发珠.
秦岭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植物-凋落物化学计量特征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3): 749-757. |
[6] |
王兴萌,陈志豪,李永春,吴家森,李永夫,钟斌,梁辰飞,徐秋芳.
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毛竹和青冈实生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9): 2655-2661. |
[7] |
宋莉群,王义东,李冬初,张会民,娄翼来,窦渤凯,尚云涛,王中良.
长期退耕对红壤团聚体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6): 1707-1715. |
[8] |
张志龙,陈效民,曲成闯,陈粲,张俊,黄春燕,刘云梅.
生物质炭对黄瓜连作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5): 1384-1391. |
[9] |
彭术,张文钊,侯海军,王华,陈安磊,魏文学.
氮肥减量深施对双季稻产量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9, 38(1): 153-160. |
[10] |
杨文亭,王晓维,徐健程,焦琪琪,鲁美娟,黄国勤.
施氮量和土壤含水量对红壤区黑麦草腐解和氮素释放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9): 2589-2595. |
[11] |
唐佐芯,赵静,孙筱璐,尤业明.
氮添加和凋落物处理对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土壤氮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8, 37(1): 75-81. |
[12] |
胡亚林1,刘杰2,范志平3*,涂志华3,卢聪3,刘建治3.
大伙房水库流域水源涵养林植被类型对土壤NH4+-N和NO3--N淋溶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8): 2103-2110. |
[13] |
车荣晓1, 2,邓永翠3,吴伊波4,张静1,王芳1,唐立1,2,李林峰1,马双1,刘瀚科1,赵星1,王艳芬1,郝彦宾1,崔骁勇1*.
生物固氮与有效氮的关系:从分子到群落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 224-232. |
[14] |
苏渝钦1,2,刘何铭1,2,郑泽梅1,2*,林莉1,2,李彬彬1,2,王希华1,2.
氮磷添加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效氮和pH值的影响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9): 2279-2285. |
[15] |
李阳1,2,景元书1,2,3*,李根1,2,景梽淏1,2.
低丘红壤区集水区和田块尺度农田能量平衡特征比较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9): 2393-2403. |